去派出所报案流程

去派出所报案流程,第1张

派出所报案一般流程:

1、报案人可以直接到案发地辖区派出所报案,到派出所直接跟值班民警说报案就可以了。也可以通过电话打110报案。

2、派出所接受报警后,对具体情况进行询问后再分析、判断,如果是违法犯罪案件,将根据案情受理为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

3、派出所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4、派出所接受报案后,须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派出所立案后,就会进行侦查,注意保持电话通畅,以便民警随时配合侦查以及通报办案进展。如果想知道所报警情是否立案,可以到报案的部门进行询问。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第一百六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并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必要时,应当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第一百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一、110电话报警程序:

1、在接通电话之后,一般110警察会给附近派出所的电话或直接转接;

2、派出所民警会问报警人详细地址,随后在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

3、赶到现场后,一般是两到三名警察,警察会详细询问所了解或知晓的案件大致经过,以及案发现场等情况;

4、如果确有必要,警察会制作笔录并让报警人签字;

5、警察一般会留下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同时,报警人也有权利向警察索要一个电话号码,当有其他情况时可及时联系警察;案件侦破后,警方会告知结案。

二、110电话报警注意事项:

1、报警要快。遇到需报警的事情,要迅速就近打电话拨通110台,早一分报警,多一分安全。

2、听到民警接电话后,您要保持冷静,根据民警的提示,说清楚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

3、报警时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以便值班民警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应的紧急措施。因为民警将根据报警内容的性质和程度调动不同地区、不同警种的警力出警,如果报警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势必影响警情的处理。

4、报警人要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工作单位,说明报警时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便于报警台与报警人联系。需要报警台为报警人保密的,报警台会采取保密措施,切实做好保护报警人安全的工作。

扩展资料:

市民报警时需要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市民需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简明扼要的讲述案情,并配合接警员的提问完成报警;非公安部门管辖或超出上述范围的事项,请勿拨打110,可直接与有关部门联系。

骚扰110报警电话的危害:

一是侵害了广大报警群众的权益。由于大量的骚扰电话挤占了110报警电话的空间,致使一些有急事的人有时无法拨通110,不能及时得到处置,造成违法犯罪分子逃脱,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救助。

二是增加了110的工作量,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是恶意骚扰拨打110报警电话的,将依法处理。

对恶意拨打110谎报警情人员的处罚:

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款规定:恶意拨打110谎报警情、险情,扰乱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对有关人员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四川宜宾公安支招报警技巧——中国公安部

去派出所办理报案应该进行以下程序:1、应携带居民身份z,及与所报案件相关的资料和证据,去派出所向民警说明案件情况;2、填写报案申请书,并进行笔录,民警查明案件情况之后,如果达到可以立案的标准,将会给予报案人反馈,并进行立案。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如果发现犯罪事实,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查明情况属实,那么将立即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235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