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产生的?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产生的?,第1张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产生的背景是:

(1)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

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

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

风险小破坏大,

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是某些人恶作剧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2)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术原因

计算机是电子产品。数据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

易误入、篡改、丢失、作假和破坏;程序易被删除、改写;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手工方式,

效率低下且生产周期长;人们至今没有办法事先了解一个程序有没有错误,

只能在运行中发现、修改错误,

并不知道还有多少错误和缺陷隐藏在其中。这些脆弱性就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3)微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1983年11月3日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进行了验证。几年前计算机病毒就迅速蔓延,

到我国才是近年来的事。而这几年正是我国微型计算机普及应用热潮。微机的广泛普及,

*** 作系统简单明了,

软、硬件透明度高,

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措施,

能够透彻了解它内部结构的用户日益增多,

对其存在的缺点和易攻击处也了解的越来越清楚,

不同的目的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目前,

在IBM

PC系统及其兼容机上广泛流行着各种病毒就很说明这个问题。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有哪些?

(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

例如象圆点一类的良性病毒。

(2)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

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3)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例如1987年底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莱大学的犹太人病毒,

就是雇员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辞退时故意制造的。它针对性强,

破坏性大,

产生于内部,

防不胜防。

(4)用于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设计的程序,

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世界第一病毒是:“ElkCloner”病毒。

15岁学生乃世界第一病毒制造者

14:38美联社4日发表文章,回顾计算机病毒出世25周年。文章说,25年前,一名15岁的学生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起初它只是一个“小恶作剧”,但如今数以万计的病毒已成为所有电脑用户的噩梦,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

它最初只是一个九年级学生的恶作剧,为了戏弄那些对他先前圈套已怀有戒心的朋友,而这个恶作剧使得里奇·斯克伦塔成为电脑病毒第一人。

“愚蠢的小恶作剧”

接下来的25年里,尽管斯克伦塔创办了“Topix”在线新闻公司,协助开发了现在为时代华纳公司旗下的网景公司拥有的合作网页目录,但他被人们提起最多的仍是在世界上释放了“ElkCloner”病毒。

现年40岁的斯克伦塔说:“它只是个愚蠢的小恶作剧。我想,如果必须在因此出名或是不出名中做选择,我宁愿因此出名。不过,它是个奇怪的占位符号,代替了我所做的一切事。”

“ElkCloner”病毒和所有其他病毒一样会自我复制,但它与现在的恶意程序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然而,回顾过去,它是所有令人头疼的安全问题的鼻祖。这些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不断增多。斯克伦塔的朋友们当时已经不信任他了,因为在当时常见的盗版圈子里,人们常常互换电脑游戏和其他软件,斯克伦塔经常改变他交出的软盘,发布一些讥讽性屏幕信息。许多朋友开始拒绝他给的软盘。

从1到100万

他写了一种引导区病毒。当被感染软盘运行引导程序或启动时,它将病毒的复本放在计算机的内存里。一旦有人将一张没有染毒的软盘插进计算机,并输入“catalog”指令查找文件列表时,病毒复本也就写入了那张软盘。然后,刚染上病毒的软盘传到了其他人手里、其他计算机上以及其他地方。

尽管这个恶作剧对于受害者而言很讨厌,但相较于今天的病毒,它相对无害一些。第50次启动感染病毒的软盘时,将会出现斯克伦塔写的一首诗。其中写道:“它将感染你所有的软盘;它将渗入你的芯片。”

斯克伦塔于1982年初开始在学校和当地计算机俱乐部的朋友间传播这个病毒。数年后,他还会继续听到其他受害者的故事,10年后,一个水兵在海湾战争期间曾遭遇过它。

如今已有数十万种病毒,也许超过100万种,这取决于如何计算细微的变种。

首个感染微软公司 *** 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出现于1986年。据称,当时巴基斯坦的两兄弟写了一个绰号“Brain”的引导区病毒程序,以惩罚那些传播盗版软件的人。尽管该病毒没有造成严重损害,不过维修时会显示这对兄弟计算机商店的电话号码。

网络时代的病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传播病毒的新方式:电子邮件。

1999年的“梅利莎”病毒、2000年的“爱虫”病毒和2003年的“大无极”病毒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安全威胁使全球不计其数的计算机陷入混乱。其方式是诱骗人们点击电子邮件附件,启动一个自动给其他受害者发送复制文件的程序。

有些早期病毒破坏网络,其后的病毒则是毁坏文件或具有其他毁灭性特征。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计算机教授理查德·福特说,与早期安全威胁相比,“它们背后的基础技术非常相似,不过一旦病毒控制计算机后,它能做的事情就有了显著变化”。

后期病毒通过即时通讯和文件共享软件传播,还有一些通过Windows联网功能的漏洞而传播得更快。

最近,人们设计病毒窃取等个人数据,或者创建转发站使垃圾邮件更难追踪。不过,病毒传播突然没那么快了。病毒作者们现在在乎收益甚于名气。他们正试图保持低调,以免他们的作品被发现和清除,也避免他们获取收入的机制被清除。

最近的许多恶意程序从技术上讲并非病毒,因为它们不会自我复制,不过使用者在浏览恶意网站时会很容易感染。这些网站可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任何安全弱点。

迈克菲公司旗下的避险实验室Avert研究部经理戴夫·马库斯说,尽管病毒最近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不那么常见了,“不论你相不相信,如今(旨在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恶意程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我们每天会发现150到175个新的恶意程序。而5年前,每周可能有100个。”

催生反病毒产业

赛门铁克公司成立于斯克伦塔释放“ElkCloner”病毒的同一年,不过在1989年为苹果公司的Mac计算机推出杀毒产品之前,该公司涉足过非安全领域的软件。如今,全球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形成了一个价值380亿美元的行业,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计,201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670亿美元。

公司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建立了防护系统,病毒编写者们又看上了新兴平台,包括移动设备和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如社交网站。

赛门铁克公司安全响应中心主管戴夫·科尔说:“恶意程序的编写者们不会认为你只用电脑,也不愿将他们的目标仅仅局限于电脑。”

这并不是说,任何时候当有人收到经由病毒创建的转发站发送的垃圾邮件,或是发现计算机因潜伏病毒而运行缓慢时,都应该归咎于斯克伦塔。无论如何,并没有证据表明随后的病毒作者听说过斯克伦塔或他的诡计。

安全专家弗雷德·科恩于1986年写了一篇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博士论文。他说,条件成熟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在“ElkCloner”病毒出现之前就有许多病毒了,不过它们是试验性的或者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认为斯克伦塔编写的病毒是第一个真正的病毒,因为当时它在主流家用电脑上传播开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241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