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如何抽凭

审计如何抽凭,第1张

(一)资产类科目抽凭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的审计重点是防止资产多计。一般情况,资产类科目抽凭更加关注借方金额,检查资产的入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二)负债类科目抽凭

与资产类科目相反,负债类科目抽凭时,更加关注贷方金额的入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三)权益类科目抽凭

除了结转性质的凭证,权益类科目有发生额时,一般要求100%凭证抽查。

(四)损益类科目抽凭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货币资金收支的凭证,必须有发票等单据支持涉及到非正常损益的转账凭证,必须有被审单位内部的审批手续。

(五)具体科目的抽凭技巧

1、货币资金

①小额的发生额,通常结合费用类科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检查。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②大额的发生额,通常结合收入成本类科目、往来科目进行检查。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单据性质是否符合记账分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

2、应收账款的借方对应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应收账款的借方金额可以结合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检查。

关注点:是否有销售发票(部分被审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出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3、存货、应付账款

存货的借方对应的科目是应付账款的贷方。因此,存货的借方金额可以结合应付账款的贷方进行检查。

关注点:是否有采购发票(部分被审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入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4、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无需抽凭(在审计期间有发生额时关注注销坏账及以前期间注销的坏账又有收回的情况,坏账的注销是否有公司相关部门的批准手续等)。

5、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的借方抽凭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6、固定资产

通常,土地、房屋建筑物、车辆和大额固定资产,其增加、减少需要100%抽凭检查。

关注点:①借方:是否有购置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②贷方:是否有相关内部审核手续,等等。

7、累计折旧

通常,累计折旧无需抽凭。

8、工程物资、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抽凭方法和固定资产类似。但是,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绘存在入账时

并无发票、而是依据合同入账的事项。遇到类似难于判断的凭证,应交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判断,或与其他同事讨论研究。

9、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通常,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贷方无需抽凭。

抽查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提示:对大额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应对借方保持高度关注。

10、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通常,对借款的抽凭应结合借款合同进行检查。

11、预收账款

仅检查预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是无法控制风险的。

抽查预收账款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销售发票(部分被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出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12、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的贷方一般无需抽凭。

抽查应付福利费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内容是否属于福利费性质,等等。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

13、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的贷方无需抽凭。

抽凭检查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缴款单,增值税发票等等,缴款单的期间是否正确。

14、预提费用

通常,预提费用的贷方更加关注其入账的合理性。

1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通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无需抽凭。

16、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对于转字凭证、能够测算的项目,无需抽凭。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17、所得税

通常,所得税无需抽凭。

扩展资料

抽凭时,需特别关注的事项:

1. 应付有原始单据但没有附有的记账证。

2. 往来科目之间的对冲。

3. 插大金额的记账凭证。

4、对于流动资产,一般抽查凭证20%,如果发现错误加查20%;对于固定资产,一般是抽查80%以上;无形资产是100%检查。现金与银行存款要100%查证是否账实相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审计

一,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及误差

1,定义总体。总体应具备下列两个特征:

1)适当性。2)完整性。

2,定义抽样单元与误差

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两方面分析

对于控制测试,抽样单元为能够提供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记录等;误差为控制偏差。

对于细节测试,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误差即为错报。

二,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容忍误差;预计总体误差;总体变异性;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2,在细节测试中采用非统计抽样,可以利用模型确定样本规模。即,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三,选取样本

选样方法:随机数选样(适用于统计及非统计抽样);系统选样(适用于非统计,如果总体随机分布时也可适用于统计抽样);随意选样(适用非统计抽样)。

四,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对样本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抽样方法无关。

如果未能对某个选取的项目实施设计的审计程序或适当的替代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该项目视为控制测试的一项偏差,或细节测试中的一项错报。

五,形成审计结论

应关注统计及非统计抽样下对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的结果,考虑总体可否接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2924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