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Encapsulation),指的是在设计类时, 将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内容都隐藏起来,提供公共方法以供外部对其访问。
具体指的是刻意地将一些属性和方法隐藏(私有化)在类的内部,这样在使用此类时,将无法直接以类对象.属性名、或 类对象.方法名(参数) 的形式调用这些私有属性或私有方法,而只能用未隐藏的公有方法间接 *** 作这些隐藏的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
封装的优点,如下所示:
封装保证了类内部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封装之后,用户无法直接看到类中的数据结构,只能使用类允许公开的数据(通常指公有方法),很好地避免了外部对内部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封装数据可以很好的保护隐私。
封装方法的主要原因是隔离复杂度。
封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还可以轻松实现避免用户对类中属性和方法的不合理 *** 作:用户只能借助暴露出来的类方法来访问数据,我们只需要在这些暴露的方法中加入适当的控制逻辑,即可轻松实现用户对类中属性或方法的不合理 *** 作。
2 Python 类的简单封装
为了实现 Python 类的封装,Python 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公有(共有):默认情况下,类中的变量和方法都是公有的,它们的名称前都没有下划线,公有的变量和方法,在类的外部、类内部以及子类中,都可以正常访问。
私有:类中的变量或方法以双下划线 __ 开头命名,则该变量或方法为私有的,私有的变量或方法,只能在本类内部使用,类的外部以及子类都无法使用。
也有把变量名或方法名以单下划线 _ 开头定义的,通常也表示私有的。
封装其实分为两个层面,但无论哪种层面的封装,都要对外界提供好访问你内部隐藏内容的接口(接口可以理解为入口,有了这个入口,使用者无需且不能够直接访问到内部隐藏的细节,只能走接口,并且我们可以在接口的实现上附加更多的处理逻辑,从而严格控制使用者的访问)第一个层面的封装(什么都不用做):创建类和对象会分别创建二者的名称空间,我们只能用类名.或者obj.的方式去访问里面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封装。print(m1.brand) #实例化对象(m1.)
print(motor_vehicle.tag) #类名(motor_vehicle.)
-------------输出结果---------注意:对于这一层面的封装(隐藏),类名.和实例名.就是访问隐藏属性的接口
第二个层面的封装:类中把某些属性和方法隐藏起来(或者说定义成私有的),只在类的内部使用、外部无法访问,或者留下少量接口(函数)供外部访问。
Python中私有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即在准备私有化的属性(包括方法、数据)名字前面加两个下划线即可。
如何将python程序封装成exe可执行文件
将python程序直接转成exe程序的方法很多,主流的工具有PyInstaller、cx_freeze、py2exe等,论及优缺点,可谓各有千秋。然而,再好的工具在使用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无法比较哪个好那个坏,不同工具对不同类型程序的处理能力不同,也许你用这个方法转化出来的程序出问题了,换个方法就行了。本文主要介绍py2exe的安装和使用。
py2exe的安装
点此下载和64位python2.7配套版本。
傻瓜式安装,就是一步一步往下点。
py2exe的使用
将python安装路径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Path值中。(若已添加,请忽略此步)
建立setup.py文件,文件中输入以下代码:
from distutils.core import setupimport py2exesetup(console=["将要转换的文件名称.py"])123
在终端(cmd)输入以下命令:
setup.py py2exe
这样便完成了从.py文件到 .exe文件的转换,生成的软件在dist文件夹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python程序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讨论。
例:当运行出错,提示缺少sip文件时,setup.py可修改为:
from distutils.core import setupimport py2exesetup(console=[{"script":"main.py"}], options={"py2exe":{"includes":["sip"]}})123
例:当你不想dos窗口停留,需要其一闪而过时,setup.py可修改为:
from distutils.core import setupimport py2exe
setup(window=['name.py']) #这里console改为window那么dos窗口不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