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系统正演模拟非常重要,可以比较直观地分析观测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
图3.2.19 P波分方位CMP面元叠加次数图(以正北为0°,依次为0°~30°、90°~120°、180°~210°、270°~300°)
图3.2.20 PS波分方位ACCP面元叠加次数图(以正北为0°,依次为0°~30°、90°~120°、180°~210°、270°~300°)
利用三维射线追踪正演方法,可以对上文所述的观测系统进行三维模型正演分析。图3.2.21是所建立的三维模型。
图3.2.21 三维正演模型
图3.2.22是方案一观测系统模型正演后的PP波记录。共32条接收线,可见在远排列主要目的层反射可避开面波的影响,但折射波与有效波有一定混叠,有相似的双曲线特征,处理时应通过三维线性噪声压制的方法去除,声波干扰除近的6条线受到影响外,远离炮点的接收线可很好地避开声波干扰。
图3.2.22 方案一观测系统三维PP波正演记录
图3.2.23是方案一观测系统的PS波正演记录。可见近排列近炮检距转换能量较弱。由于转换波旅行时间较长,因此折射波对目的层不产生影响。面波对目的层的干扰比较明显,处理时应采用极化滤波方法加以去除。声波干扰除近的8条线受到影响外,远离炮点的接收线可很好避开声波干扰。
图3.2.23 三维PS波正演记录
转换波正演模拟的主要目的是单井或连井测井资料,即通过声波、偶极声波、密度等资料计算出纵波、横波和密度曲线(vP、vS、ρ),制作一维或二维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正演出纵波和转换波的炮集记录,再通过简单的处理,获得P波和C波叠加剖面,以此来研究各主要反射界面的纵波和转换波波组特征,为正确的层位标定奠定基础。
图5.1.1为一连井地质模型的波动方程自激自收剖面和单炮记录,这些正演结果可以帮助认识各主要反射层的反射特征。
图5.1.1 连井模型(左)正演模拟的自激自收(中)和单炮(右)记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