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测温仪怎么使用的?

红外线测温仪怎么使用的?,第1张

红测网为您解答提交回答

一、使用前的准备

1.1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熟悉各功能键的作用及主要注意事项。

1.2备好三节5#电池,按要求装入仪器。

1.3在每次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测量时,都要将仪器放置10分钟以上适应新环境。

1.4确认仪器外表完好无损,掌握、了解仪器各功能键后进入测量程序

二、 *** 作程序

2.1温度单位设定为“℃”

2.2将仪器测量窗口在适当距离内(测量距离必须小于被测区域直径的4倍)对准被测工件,按动测量键(TEST键)即可从显示屏幕LCD读出被测物体的表面温度。

2.3松开测量键后,必须保持本机姿势0.5秒。

2.4如被测物体距离较远,可打开激光光束指示器,(设置方法,按住SET键进入“F-5”时选“1”时打开激光光束指示器功能选“0”时取消)按住测量键来瞄准。

三、注意事项及保养要求

3.1测量时不要将本机的激光直接对准眼睛或通过反射性的表面(如镜面反射)照射眼睛。

3.2使用过程中必须小心轻放,应避免放在过分潮湿高温或阳光直晒的地方。

3.3长时间不使用,一定要将电池取出,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新电池以免影响测量值的误差。

3.4测试结束后,必须擦试镜片,不可用任何溶剂清洁镜片,可用压缩空气吹去灰尘后,用湿棉布或湿软布擦试。

3.5装入仪器盒内。

给你个网站

你去看一下

有什么问题你在问我

我现在也在做用RC测温

http://www.sinochip.net/TechSheet/67.htm

本程序工作过程如下:

;1、开机后首先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显示“P”1秒,提示系统进入测试工作状态,显

; 示完成后,进行温度测试。

;2、温度测试的过程是这样的:

; * T0置为计数方式,对T0脚(即P3.5)的脉冲计数,工作方式2,初值为255

; * 将T1置为定时方式,工作方式2,初值为0

; * 从P3.4口送单稳触发脉冲,使555输出单稳脉冲(正脉冲),该脉冲宽度随热敏

; 电阻阻值而变化。

; * 开T0、T1中断,启动T0、T1。此时T1自动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当TL1溢

; 出时,产生T1中断。在T1中断处理程序中,将RAM 21H单元加1(即21H单

; 元存放脉冲宽计数值高位)后返回主程序。

; * 当来自P3.5的单稳脉冲结束(即下降沿到来)时,TL0计数器加1并溢出,产

; 生T0中断。在T0中断处理程序中,关T0、T1中断,并将TL1中的的内容读

; 到RAM 20H单元(20H单元存放脉宽计数值的低位)。

; * 查表求温度值

; NTTAB是脉宽计数值与温度的对照表,按低温到高温的次序存放,即第一、第

; 二单元存放-100C时的脉宽计数值,依此类推,第121和122单元则存放+500C

; 时的脉宽计数值。

; 将20H、21H中的计数值与NTTAB中的计数值依次进行比较,直至20H、21H

; 中的值小于NTTAB中的计数值为止。而比较的次数就对应温度的整数值,二计

; 数值之差与对照表相邻两计数值的商即为小数位。

;3、程序中除了对-100C到+500C进行测试外,还有开路(计数值过大)、短路检测(计

; 数值过小)、负超温检测、正超温检测,并有相应的显示。

;4、将检测值(温度值或其他结果)显示1秒,然后再重复温度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程序虽包括了测温的全过程,但未考虑软硬件的自检,软件滤波等部

;分。

;电容C4、热敏电阻RT的参数决定单稳脉冲的宽度,而最终的计数值除了与单稳

; 脉冲的宽度有关外,还与晶振频率有关,因而在RT的型号确定后要根据系统对精

; 度和分辨率等的要求选择C4的值。本程序中NTTAB脉宽计数值与温度对照表是在

; 热敏电阻为MF53-1型负温热敏电阻加12K精密电阻与之并联,C4为1μ,晶振为

; 4MHz的条件下得到的。数据不十分准,仅做参考。你可以在元件参数定了后,可在

; 调试程序时用可变电阻箱代替热敏电阻,在程序测出计数值处设断点,读出每个标

; 准阻值所对应的计数值(即20H、21H中的内容),自己将NTTAB建立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89C2051控制的数字测温仪 *

; *源程序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RG 0000H

AJMP MAIN ;转主程序

ORG 000BH

AJMP WT0 ;T0中断入口

ORG 001BH

AJMP WT1 ;T1中断入口

;主程序

ORG 030H

MAIN: MOV IE,#00H ;关中断

MOV SP,#40H ;设堆栈指针SP为40H

SETB P3.5 ;将P3.5口置”1”

MOV 30H,#0CH ;“P3 ”送显示缓冲区30H~33H

MOV 31H,#0EH

MOV 32H,#0EH

MOV 33H,#0EH

MAIN0: ACALL D1S;调显示1秒子程序

MOV P1,#0FFH ;关显示

CLR 20H ;清脉宽计数值存放区20H~21H

CLR 21H

CLR 22H ;清单稳脉冲结束标志22H

MOV TH0,#0FFH ;置T0计数初值255

MOV TL0,#0FFH

MOV TH1,#00H ;置T1的计数初值0

MOV TL1,#00H

MOV TMOD,#26H;置T0为计数方式,方式2;T1为定时方式。方式2

SETB EA ;允许T0、T1中断

SETB ET0

SETB ET1

SETB TR0 ;开T0中断

CLR P3.5 ;送单稳触发脉冲

NOP

NOP

NOP

NOP

SETB P3.5

SETB TR1 ;开T1中断

MAIN1: CJNE 22H,#01H,MAIN2 ;单稳脉冲未结束,转检查是否超时

AJMP MAIN3 ;单稳脉冲结束,转取脉宽计数值

MAIN2: CJINE 21H,#08H,MAIN1 ;未超时,转等待单稳脉冲结束

CLR EA

CLR ET0

CLR ET1

CLR TR0

CLR TR1

MOV 30H,#0DH ;开路提示“E1”送显示缓冲区,转显示

MOV 31H,#01H

MOV 32H,#0EH

MOV 33H,#0EH

AJMP MAIN0

MAIN3: CJNE 21H,#00H,MAIN4 ;单稳脉冲结束,先判断是否短路。不是,转查表程序。

MOV 30H,#0DH ;短路,短路提示“E2”送显示缓冲区,转显示

MOV 31H,#02H

MOV 32H,#0EH

MOV 33H,#0EH

AJMP MAIN0

MAIN4: ACALL NTTR ;调查表子程序

AJMP MAIN0

;查表求温度值子程序

NTTR: MOV R2,#00H ;清计数与温度对照表偏移量寄存器R2

MOV DPTR,NTTAB;DPTR指向计数与温度对照表首址

NTTR1: CLR C ;20H、21H中的内容与NTTRB相减,并将差值存23H、24H

MOV R3,#02H

MOV R0,#20H

MOV R1,#23H

NTTR2: MOV A,R2

MOVC A,@A+DPTR

SUBB A,@R0

MOV @R1,A

INC R0

INC R1

INC R2

CJNE R2,#122,NTTR3 ;若未到NTAB表尾,继续比较

POVER:JC NTTR30 ;到表尾,查到对应温度,转求温度值

MOV 30,#0EH ;到表尾,查到对应温度,正超温提示“UUU”送显缓区

MOV 31H,#0BH

MOV 32H,#0BH

MOV 33H,#0BH

RET ;返回主程序

NTTR3: DJNZ R3,NTTR2

JNC NTTR1 ;未查到对应温度值,继续查表

NTTR30:MOV A,R2 ;已查到对应温度,由偏移量求出整数部分,暂存R4

CLR C

SUBB A,#02H

RR A

MOV R4,A

MOV R1,#23H;求温度值的小数部分:+X/2送B

MOV A,@R1

CPL A

INC A

RR A

MOV B,A

NTTR4: DEC R2 ;Ni+1送20H、21H

MOV R0,#21H

MOV A,R2

MOVC A,@A+DPTR

MOV @R0, A

DEC R0

DEC R2

MOV A, R2

MOVC A,@A+DPTR

MOV @R0, A

DEC R2;求+i/2从A

DEC R2

MOV R3,#02H

CLR C

NTTR5: MOV A,R2

MOVC A,@A+DPTR

SUBB A,@R0

JNC NTTR50

CLP A

INC A

NTTR50:RR A

MOV R5,A

MOV A,B ;+x/2*10/+i得到温度值的小数部分

JZ NTTR6

MOV B, #05H

MUL AB

MOV B,R5

DIV AB

MOV 20H,A ;小数部分送20H

AJMP NTTR7

NTTR6: MOV 20H,#00H

NTTR7: MOV A,#0AH ;判整数部分为正还是负

CLR C

SUBB A,R4

JC PTEMP

NTEMP:CJNE A,#0AH,NTEMP1 ;为负

MOV 30H,#0EH ;“-X”送显示缓冲区高三位

MOV 31H,#0AH

MOV 32H,A

AJMP NTEMP2

NTEMP1:MOV 30H,#0AH ;“-10” 送显示缓冲区高三位

MOV 31H,#01H

MOV 32H,#00H

NTEMP2:MOV A,#0AH ;修正小数部分后,将小数部分送显缓低三位

CLR C

SUBB A,20H

MOV 33H,A

RET ;返回主程序

PTEMP: MOV 30H,#0EH ;为正。“ ”送显缓最高位

MOV A,R4 ;温度值整数部分送显缓中间两位

MOV B,#0AH

DIV AB

JNZ PTEMP1

] MOV 31H,#0EH

JMP PTEMP2

PTEMP1:MOV 31H,A

PTEMP2:MOV 32H,B

MOV 33H,20H ;小数部分送显缓最低位

RET ;返回主程序

;显示子程序(将显缓区的内容循环显示一遍,每位显示1ms后,关显示返回主程序)

DSP:MOV R2,#01H

MOV R0,#30H

MOV DPTR,#TAB

DSP1: MOV A,@R0

MOVC A,@A+DPTR

MOV P1,A

ORL P3,R2

ACALL D1MS

MOV A,R2

RL A

MOV R2,A

CJNE R2,#10H,DSP2

ANL P3,#0F0H

RET

DSP2: INC R0

AJMP DSP1

;延时1ms子程序

D1MS: MOV R7,#166

D1MS1: DJNZ R7,D1MS1

RET

;显示1秒子程序

D1S: MOV R6,#04H

D1S1:MOV R5,#250

D1S2:ACALL DSP

DJNZ R5,D1S2

DJNZ R6,D1S1

RET

;段码表

TAB:DB 40H,79H,24H,30H,19H :0.,1.,2.,3.,4.

DB 12H,02H,78H,00H,10H :5.,6.,7.,8.,9.

DB 3FH,41H,0CH,06H,0FFH :-.,U.,P.,E.,灭

;T0中断处理程序

WT0:MOV A,TL1 ;将T1计数值送20H

MOV 20H,A

CLR EA ;关中断

CLR TR0 ;T0停止计数

CLR TR1 ;T1停止计数

MOV 22H,#01H ;置单稳脉冲结束标志

RETI ;返回主程序

;T1中断处理程序

WT1:INC 21H ;脉宽计数值高位加1

RETI ;返回主程序

;脉宽计数与温度对照表

NTTBL: DB 0D0H,05H,0B2H,05H,96H,05H,72H,05H

DB 52H,05H,35H,05H,15H,05H,0F6H,04H

DB 0D8H,04H,0B9H,04H,9CH,04H,81H,04H

DB 65H,04H,4AH,04H,30H,04H,14H,04H

DB 0FAH,03H,0E0H,03H,0C6H,03H,0ADH,03H

DB 95H,03H,7CH,03H,64H,03H,4CH,03H

了解组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环境工作条件及 *** 作和维修等是为了帮助用户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红外测温仪。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一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一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1. 黑体辐射定律:

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2. 物体发射率对辐射测温的影响:

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际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所有实际物体的辐射量除依赖于辐射波长及物体的温度之外,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制备方法、热过程以及表面状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使黑体辐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实际物体,必须引入一个与材料性质及表面状态有关的比例系数,即发射率。该系数表示实际物体的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数值之间。根据辐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发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3. 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素在:

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等。

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单色测温仪与波段内的辐射量成比例:双色测温仪与两个波段的辐射量之比成比例。

4. 红外系统: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八、选择红外测温仪可分为几个方面

性能指标方面,如温度范围、光斑尺寸、工作波长、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如环境温度、窗口、显示和输出、保护附件等其他选择方面,如使用方便、维修和校准性能以及价格等,也对测温仪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技术和不断发展,红外测温仪最佳设计和新进展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多用途的仪器,扩大了选择余地。

1. 确定测温范围:

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如HT305红外测温仪产品覆盖范围为-50℃~1050℃,但这不能由一种型号的红外测温仪来完成。每种型号的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因此,用户的被测温度范围一定要考虑准确、周全,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根据黑体辐射定律,在光谱的短波段由温度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将超过由发射率误差所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因此,测温时应尽量选用短波较好。

2. 确定目标尺寸:

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辐射比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如果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测温仪的视声符支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相反,如果目标大于测温仪的视场,测温仪就不会受到测量区域外面的背景影响。

对于HT305红外测温仪,其温度是由两个独立的波长带内辐射能量的比值来确定的。因此当被测目标很小,没有充满现场,测量通路上存在烟雾、尘埃、阻挡对辐射能量有衰减时,都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在能量衰减了95%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要求的测温精度。对于目标细小,又处于运动或振动之中的目标有时在视场内运动,或可能部分移出视场的目标,在此条件下,使用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如果测温仪和目标之间不可能直接瞄准,测量通道弯曲、狭小、受阻等情况下,双色光纤测温仪是最佳选择。这是由于其直径小,有柔性,可以在弯曲、阻挡和折叠的通道上传输光辐射能量,因此可以测量难以接近、条件恶劣或靠近电磁场的目标。

3. 确定光学分辨率(距离及灵敏)

光学分辨率由D与S之比确定,是测温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光学分辨率越高,即增大D:S比值,测温仪的成本也越高。

4. 确定波长范围:

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定测温仪的光谱响应或波长。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最佳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18-1.0μm波长。其他温区可选用1.6μm、2.2μm和3.9μm波长。由于有些材料在一定波长是透明的,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对这种材料应选择特殊的波长。如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10μm、2.2μm和3.9μm(被测玻璃要很厚,否则会透过)波长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5.0μm波长测低区区选用8-14μm波长为宜再如测量聚乙烯塑料薄膜选用3.43μm波长,聚醋类选用4.3μm或7.9μm波长。厚度超过0.4mm选用8-14μm波长又如测火焰中的C02用窄带4.24-4.3μm波长,测火焰中的C0用窄带4.64μm波长,测量火焰中的N02用4.47μm波长。

5. 确定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定义为到达最后读数的95%能量所需要时间,它与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及显示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华天电力HT305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为250ms。这要比接触式测温方法,快得多。如果目标的运动速度很快或测量快速加热的目标时,要选用快速响应红外测温仪,否则达不到足够的信号响应,会降低测量精度。然而,并不是所有应用都要求快速响应的红外测温仪。对于静止的或目标热过程存在热惯性时,测温仪的响应时间就可以放宽要求了。因此,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的选择要和被测目标的情况相适应。

6. 信号处理功能:

测量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要求红外测温仪有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如测温传送带上的玻璃时,就要用峰值保持,其温度的输出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内。

7. 环境条件考虑:

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加以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测温仪的损坏。当环境温度过高、存在灰尘、烟雾和蒸汽的条件下,可选用厂商提供的保护套、水冷却、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吹扫器等附件。这些附件可有效地解决环境影响并保护测温仪,实现准确测温。在确定附件时,应尽可能要求标准化服务,以降低安装成本。当烟雾、灰尘或其他颗粒降低测量能量信号,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在噪声、电磁场、震动或难以接近环境条件下,或其他恶劣条件下,HT305红外测温仪是最佳选择。

在密封的或危险的材料应用中(如容器或真空箱),测温仪通过窗口进行观测。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通过所用测温仪的工作波长范围。还要确定 *** 作工是否也需要通过窗口进行观察,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窗口材料,避免相互影响。在低温测量应用中,通常用Ge或Si材料作为窗口,不透可见光,人眼不能通过窗口观察目标。如 *** 作员需要通过窗口目标,应采用既透红外辐射又透过可见光的光学材料,如应采用既透红外辐射又透过可见光的光学材料,如ZnSe或BaF2等作为窗口材料。

8. *** 作简单,使用方便:

红外测温仪应该是直观的, *** 作简单,易于被 *** 作人员使用,其中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集测温和显示输出为一体的小型、轻便、由人携带进行测温的仪器,在显示面板上可显示温度和输出各种温度信息,有的可通过遥控或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 *** 作。

在环境条件恶劣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测温头和显示器分开的系统,以便于安装和配置。可选择与现行控制设备相匹配的信号输出形式。

9. 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标定:

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如果所用的测温仪在使用中出现测温超差,则需退回厂家或维修中心重新标定。

回复者:华天电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485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