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怎么解析plc代码

单片机怎么解析plc代码,第1张

要将PLC代码解析到单片机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了解PLC的编程语言:PLC的编程语言通常有Ladder Diagram(梯形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需要了解PLC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功能,以便进行代码解析。

了解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单片机通常使用C、C++、Assembly等编程语言。需要了解单片机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功能,以便将PLC代码转化为单片机代码。

逐行解析PLC代码:将PLC代码逐行解析,分析其功能和逻辑,并将其转化为单片机代码。需要注意的是,PLC和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调整。

编写单片机程序:根据解析出的PLC代码,编写单片机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单片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有限,需要对程序进行精简和优化,以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将PLC代码解析到单片机中需要经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需要了解PLC编程语言和单片机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功能,并进行逐行解析和转化。

在S7-200PLC中,SHRB(移位寄存器)指令是使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作移位的指令。当使能位EN为1时,数据位DATA在每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均移入寄存器的最低位(N为正时)或最高位(N为负时),寄存器的其它位则依次左移(N为正时)或右移(N为负时)一位。你的图中N端数据看不清楚,不过从整体看应该是4。

根据时序图分析如下:

(1)在I0.0闭合的第一个5s周期内,T37开始定时,5s后T37的常闭触点断开,定时器复位,重新开始定时,同时T37的常开触点接通,将DATA位状态(I0.1=1)移入由Q0.4~Q0.0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Q0.0,即5s后Q0.0=1;

(2)在I0.0闭合的第二个5s周期内,T37重新开始5s定时,在此期间,移位寄存器的DATA位I0.1由1变为0,T37的常开触点再次闭合时刻I0.1=0,所以将DATA位状态(I0.1=0)移入由Q0.4~Q0.0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Q0.0,移位寄存器左移1位,即10s后Q0.1=1、Q0.0=0;

(3)在I0.0闭合的第三个5s周期内,T37重新开始5s定时,在此期间,移位寄存器的DATA位I0.1由0变为1,T37的常开触点再次闭合时刻I0.1=1,所以将DATA位状态(I0.1=1)移入由Q0.4~Q0.0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Q0.0,移位寄存器又左移1位,即15s后Q0.2=1、Q0.1=0、Q0.0=1;

(4)在I0.0闭合的第四个5s周期内,T37重新开始5s定时,在此期间,移位寄存器的DATA位I0.1为1,T37的常开触点再次闭合时刻I0.1=1,所以将DATA位状态(I0.1=1)移入由Q0.4~Q0.0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Q0.0,移位寄存器再次左移1位,即20s后Q0.3=1、Q0.2=0、Q0.1=1、Q0.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564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