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感量L = 10mH,电容量C = 6.8nF时,谐振频率为19.3KHz,接近规定的20KHz。此时电感两端的电压很小。
且因为不是直流信号所以不方便用单片机的ADC进行检测,因此需将得到的信号通过运算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再通过整流电路得到直流信号。使用的运放芯片一般是LMV358。
电路测试
1、测信号源的波形,确认信号源与示波器无误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测试。
2、将电感贴着电磁线,示波器直接接触10mH电感引脚,测其信号波形。测到的波形为正弦波,且频率等于信号源频率等于20KHz。
3、电感继续贴着电磁线,测输出信号(已经过放大、整流)的波形。
4、逐渐增大电磁线和电感的距离,可看到电压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头出水;
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d簧进行复位来控制的关水。
扩展资料
红外线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线感应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