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I2C从器件地址为1010,片选地址为000*/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DA=P1^7
sbit SCL=P1^6
void Delay(uint us)
{
for(usus>0us--)
}
void start_iic() // 启动I2C总线
{
SDA=1 // 发送起始条件数据信号,启动时,
SCL=1 // 必需使数据线、时钟信号线处于高电平(空闲态)
Delay(10) // 使用I2C总线必需考虑保持时间和建立时间,故延时
SDA=0 //产生下降沿,发送起始信号
Delay(10)
SCL=0
}
void stop_iic()
{
SDA=0 //为产生上跳沿做准备
SCL=1 //打开时钟线
Delay(10)
SDA=1 //产生停止信号(上跳沿有效)
Delay(10)
SCL=0 //时钟线恢复无效态//
}
void ack_iic()
{
SDA=0 // 接受器件发送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SCL=0
SDA=1 //应答信号低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高电平
}
void nack_iic()
{
SDA=1 //主器件发非应答信号,通知AT24C08不再发送数据
SCL=1
Delay(10)
SCL=0
SDA=0 //非应答信号高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低电平
}
Write_byte(uchar c)
{
uchar i
for(i=0i<8i++)
{
if(c&0x80)SDA=1
else SDA=0
SCL=1
Delay(10)
SCL=0 //因为当时钟线有效是,数据线必须保持稳定的电平,
c=c<<1 //要改变SDA电平,应先将SCL拉低
}
SDA=1 //释放I2C总线,准备接受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if(SDA==1)F0=0 //没有接到应答位
else F0=1
SCL=0
}
uchar Read_byte()
{
uchar i
uchar r=0
SDA=1 //置数据线为输入方式
for(i=0i<8i++)
{
r=r<<1
SCL=1
Delay(10) //保证一定的电平保持时间
if(SDA==1)r++ //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读
SCL=0
}
return r
}
main()
{
uchar slave=0xa0 //I2C总线从器件地址(注意:硬件电路的接法要是片选地址为0,否则不能工作)
uchar Rslave=slave+1 //主器件发送读控制字字节
uchar addre=0x20 // 指定的写数据地址
uchar wbuf=0x23 //将要写进addre的数据
uchar rbuf //存放读出的数据的临时变量
start_iic() //产生起始信号
Write_byte(slave) //发送从器件地址
if(F0==0)return 0 //检查应答位
Write_byte(addre) //发送目的地址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wbuf) //发送8为数据
if(F0==0)return 0
stop_iic() //停止信号
/*8位的数据发送完毕*/
Delay(1000)
start_iic()
Write_byte(slave)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addre)
if(F0==0)return 0
start_iic() //再次产生起始信号,不能少
Write_byte(Rslave) //送读控制字
if(F0==0)return 0
rbuf=Read_byte() //读出指定单元的内容
nack_iic() //非应答信号
stop_iic()
/*8位的数据读取完毕*/
TMOD=0x20 //串口调试
TL1=0xfd
TH1=0xfd
SCON=0x40
PCON=0x00
TR1=1
while(1)
{
SBUF=rbuf //放入缓冲
while(TI==0)
TI=0
Delay(10000)
}
}
ReadAddr是个16bit的数据,可分为高8bit和低8bit两个可能:
1.高8位为寄存器地址的高8位,低8位为寄存器地址的低8位。就像if里面走的
2.高8位为从机地址(slave地址)的一部分,也是7位的slave地址(所以要左移一位(ReadAddr/256)<<1),而且是以0xA0为基址的从机地址,所以从机地址应该是:(0XA0+((ReadAddr/256)<<1)),低8位为寄存器地址的低8位。就像else里面的走的
以上 是我的理解 可能有所偏差
他由3根线组成分别叫SDA,SCL,GND,SDA为数据线,SCL为时钟线,GND为参考电平,就是0电平
通信原理是通过对SCL和SDA线高低电平时序的控制,来产生I2C总线协议所需要的信号进行数据的传递。在总线空闲状态时,这两根线一般被上面所接的上拉电阻拉高,保持着高电平
I2C总线上的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作为主设备或者从设备,而且每一个设备都会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可以从I2C器件的数据手册得知),主从设备之间就通过这个地址来确定与哪个器件进行通信,在通常的应用中,我们把CPU带I2C总线接口的模块作为主设备,把挂接在总线上的其他设备都作为从设备。
I2C总线上的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 以字节(8位)为单位 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总线上数据的传输必须以一个起始信号作为开始条件,以一个结束信号作为传输的停止条件
数据的传输
主设备在传输有效数据之前要先指定从设备的地址,地址指定的过程和上面数据传输的过程一样,只不过大多数从设备的地址是7位的,然后协议规定再给地址添加一个最低位用来表示接下来数据传输的方向,0表示主设备向从设备写数据,1表示主设备向从设备读数据
第一,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数据传输格式如下:
第二,主设备从从设备中读数据。数据传输格式如下:
第三,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然后重启起始条件,紧接着从从设备中读取数据;或者是主设备从从设备中读数据,然后重启起始条件,紧接着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数据传输格式如下:
第三种 *** 作在单个主设备系统中,重复的开启起始条件机制要比用STOP终止传输后又再次开启总线更有效率。
Arduino的IIC通信使用wire库,该库包含以下方法:
begin()
requestFrom()
beginTransmission()
endTransmission()
write()
available()
read()
onReceive()
onRequest()
Wire.begin() 建立连接
(1)要在 setup( ) 内用Wire.begin( ) 加入 IIC 通讯
(A)Master 只要这样Wire.begin( )
(B)Slave 要用一个 1 到 127 的整数当作参数, 代表 Slave 的address,
例如
Wire.begin(2) // 我是2 号地址
(2)要由 Master 下命令要求Slave 送数据过来,
例如:
Wire.requestFrom(2,6) // 要求 2号透过Wire 送 6 个char 过来
但是, 请注意, 这里的 6 其实只是一个byte 的命令, 只是"希望"从机送 6 byte (最多只可要求32 byte)
这里的 6 到底是啥意思是由Master 和 Slave 的程序设计者自己约定好即可
Wire.requestFrom()只是送个命令(一个 byte)给某个Slave,
然后等着,直到至少一个char 送过来或 time out 才会往下做下一行
所以, 这时 Master 在这句下方要用Wire.read( ) 读取数据
Wire.requestFrom()会回传一个整数, intkkk = Wire.requestFrom(2, 6)
然后检查实际收到几个 byte 的kkk 是否为 0, 是表示 timeout 都没收到任何 byte
(3) Slave 应该如何响应主人Master的命令
官网的范例不管 Master 送过来是啥, 直接用 requestEvent() 函数送回6 bytes
比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A) Master 在下达命令.requestFrom(从机地址, 几byte)之前:
(B)在Slave 这边相对应于 (A)Master 的动作如下:
(C)在 Master 这边于.requestFrom( )之后用 while 检查Wire.available( ) 并用 Wire.read( ) 接收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