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据流程冗长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单据流程冗长及整改措施怎么写,第1张

一、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查出根源及时纠正。

三、针对问题,逐条进行整改。

四、加强领导及财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技术水 平、业务能力和领导的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务管理,增强财务力量,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严格管理。

六、学校在原有制度基础上,通过梳理,建立健全学校财务收支合理 使用,针对大额支出的票据、合同、验收报告等相关的资料,今后学校必须复印一份装档待查。并将所有相关的资料进行公示,并将公示图片存档。

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

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工作流程在职场上几乎涉及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不同的工作部门的工作流程是不一样的,如果工作流程执行的不好的话对一个企业是很致命的,下面是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

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1

1、流程与企业战略脱钩

流程是战略落地的轨道,很多企业设计流程都是从下往上设计的,而不是从上往下设计的。企业战略决定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决定岗位设置,部门职能决定管理流程,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梳理,管理流程才能与企业战略挂钩,反之,就可能与企业战略脱钩。

2、没有流程定性目标

流程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呈现形式,很多企业画流程都是一个椭圆号符号开始,一个椭圆形符号结束,缺乏了流程的定性目标。流程的定性目标是这个流程的思维方向,是设计这个流程的目的。流程没有定性目标,设计流程就是盲人摸象。

3、流程与流程之间不衔接

有些企业也实施了流程管理,但都是以部门为中心设计的,是一段一段的,没有打通“部门墙”,出了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一个流程只能捕到一条鱼,只有将流程与流程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网,才能捕到很多鱼。

4、流程没有达成上下一致的认同

流程设计完成以后,一定要征求流程所涉及岗位的意见,达成上下一致的认同,才有利于流程的执行。关着门设计出来的流程,大多都是想当然,很多与企业实际都是脱钩的。

5、流程没有与考核挂钩

企业既然实施了流程管理,就要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于违反流程的做法要予以处罚,为流程运行保驾护航。流程管理一定要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否则员工就不当回事,照样我行我素。

6、流程没有定期优化

流程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每年要优化一次,并且坚持不懈,“行百里者半九十”。一般来说,流程管理坚持三年,就会形成很好的习惯。

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2

(一)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的缺失原因

1、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执行文化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执行文化,也就没有了严格执行的工作氛围。执行力文化就是把“执行力”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目标的文化,其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塑造和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执行力文化的魅力就在于能透过无形中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影响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引导执行者向一致的目标努力。因此,企业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营造企业的执行力文化。

2、领导者缺乏表率

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接受国家补偿的赎金,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法律。”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者在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没有做好表率,何以服人?这样怎能带出有执行力的团队?

3、制度、流程的缺失或不够完善

【猜猜看】某企业老总对公司管理状况评价:“职业化、规范化、表格化、模板化的管理还十分欠缺。……都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还不习惯于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的管理,重复劳动,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请您猜猜这是哪家企业?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或出台的制度、流程不够严谨,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这样,员工在执行过程中就无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流程可走,有表单可用”。这样,执行力怎么能高呢?

4、没有找到有执行力的员工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企业执行力现状分类进行量化分析:

5%的人看不出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糊做”;

10%的人由于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可见,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若员工或团队没有执行力,企业何来的执行力?其实,执行力归根结底在于人,企业要提升自我的整体执行力就必须先找到拥有执行能力的人。员工是达到有效执行的最终端的实现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里,唯有员工可以长久地维持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因为人员优势的特性是少有的,且是独特的,竞争对手往往难以仿效,也无从取代,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可以说,优秀的执行人员就是完成任务的一把“万能 钥匙”。

5、缺乏监督和考核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科学的预测、正确的决策、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制度的落实不仅需要自觉维护,更需要组织监督。大家都上过学,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不检查,学生会有应付与侥幸的心态出现。*IBM有一位总裁他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说员工不会做你希望他做的,只会做你检查的。第二句说如果你强调什么就会去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

6、没有奖惩

即使是监督了,检查了,如果对执行力优秀的员工没有奖励,对执行力低下的员工没有处罚,那即使监督检查了又有什么用呢?好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案,管理模式固然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做不到奖惩分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的。企业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没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企业领导的很多想法、很多决策,甚至是很多决议、很多指令,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较好地被执行,有的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不见踪影,以至于经营业绩降,走入困境,企业的战略就难以实施。

(二)个人执行力的缺失原因

员工执行力强,一般是指:员工能够快速行动,并能够在既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身边的同事,哪些是执行力强的,哪些是执行力弱的,然后对员工执行力缺失的原因总结如下:

1、没有上进心,自我要求标准低

没有追求,没有上进心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低,做事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掉头。这样的员工很难有很强的执行力。

2、意志不够坚定,缺乏毅力,不能吃苦

不能吃苦,没有毅力,没有坚决完成任务的坚强信念,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而不是勇敢面对、积极寻找方法或者寻求帮助。

3、拖延磨唧,缺乏行动

“最消磨意志、最摧毁创造力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梦想而不开始行动”。拖延不会让事情凭空消失,只会使普通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拖延消磨了意志,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拖延,只能让他人领先。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

4、优柔寡断、不敢决策

如同马云说的一样,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优柔寡断,不敢决策,则会徒徒失去许多机会。

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3

第一,这个流程文件为什么得不到执行,是不是这个流程文件的规定本身冗长烦琐、本身就设计不当?当执行者总是不遵守这个流程文件、走某种灰色通道的时候,是否是对这个低效的流程文件的无声抵制?如果分析下来每次走灰色通道效率 又高、风险 又可接受(事实证明如此),那为什么不把这个灰色通道作为正式流程“扶正”即正式发布呢?那个灰色的流程既然是真正在得到执行的实际流程,不能“扶正”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如果这个流程文件本身合理简洁高效,是不是没有和执行者沟通、沟通再沟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这个流程的设计意图和对各部门的整体追求和局部运作是有合理简洁有效之处的?会不会只进行了一纸文件的告知?推广这个流程文件的时候做了哪些松土破冰、正反面试点用实例说话等等春风化雨的工作?

第三,如果这个流程文件本身好,也沟通到位了,执行者还是不执行,是不是因为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让流程的每一步是否得到执行能实时大白于天下,执行者反正觉得做不做都没有人知道--所以不做?很多IT的手段可以用于这种实时痕迹的保留、透明、一旦不执行就“报警”通报,现在很多软件管理平台都有很多这样的应用。那么是否流程设计人员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办法,而是把流程的执行寄希望于执行者的个人自律?

第四,当然,有可能真是那个执行者“良心大大的坏了、态度大大的有问题”。那我们就要问,企业为什么能容忍这种人的存在?这种人是一个还是一批还是几乎所有人。如果连高层都在不执行、都在时时传递一个信号“这个流程文件可以不执行”,这个流程文件是写给谁做摆设的?......

戴明的那句话我经常引用,“一个事情没有做好,85%是体系出了问题,15%是 *** 作者的问题”。因此每当我听到“流程都有了,就是不执行”,我总感觉到这也是一种有心或者无心的扯皮,是那些本来应该行动起来点点滴滴从设计和执行两方面去推进这个流程执行的部门自己在扯皮。

因此每当我听到“流程都有了,就是不执行”,我总感觉到说这些话的朋友有种幻想,那就是,“只要把流程文件写出来了,我们的工作就做完了做好了,流程也就应该执行到位了,执行不好那都是执行者的错”,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那咱们就组织一批写手好好闭门写,写出他二十个500强企业出来。

不去做踏实的工作、扯来扯去把责任推给执行者有什么益处呢?问题还是问题,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另一方面,务实地推进相应优化、宣贯、沟通、监督等工作,这里面有相当大的空间,也需要管理者很高的业务水平,这是我们应该的着力方向。

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

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现如今海归是越来越多,以至于回国找工作遭遇尴尬,其实这需要正确评估自身能力,把握市场动向,来看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

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1

他们是一群留学归来的“海归”,他们对未来都有着美丽的梦;他们曾经历过大洋彼岸的美好,但也接受着回国就业时遭遇的尴尬。

不过,乐观的他们绝大多数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有的降低原本过高的就业期望,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有的则是苦苦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认为梦想就在未来。

他们历练着、成熟着、努力着、奋斗着。他们正一点一滴从零做起,一步一步打拼未来。

记者近日采访了3位有着不同找工经历的海归,听他们讲述找工路上的辛酸笑泪。

主角1 Selina

女,25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半年找工路 心态如过山车

与众多“海归”一样,Selina第一次回国找工作的心情非常兴奋,“我是从2006年11月开始全心找工作的,当时心中充满信心和希望,还不时想象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的情景。”

然而,现实却很快Selina冷静下来。在2006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中,她虽然经常有面试,大多是通过电话或网络面试,但由于经验的问题,这些面试都如石沉大海,最终没有消息。

过完当年的圣诞节,迎来了2007年的新年。因为假期的缘故,Selina经历了一段极其平静的时间,没有电话,没有面试。

“当时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各个公司年底都很忙,哪有时间招人,所以我还是开开心心地过节,并准备年后再开始第二阶段的找工。” 到2007年4月,Selina发现了一家她特别想去的公司有招聘会。

于是她铆足了劲,并争取到了2次面试机会,前后历时1个月,但最终结果并不如人意。Selina坦言,那次失败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幸好,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让她重新建立信心。一个多月后,Selina终于在6~7月中,获得了3家公司的录取通知。虽然都不是很理想,但最终Selina还是根据自身以及目前的需要确定下了一份工作。

感言

平和心态最重要

Selina坦言,在2007年被自己喜欢的公司拒绝后,她的情绪急速滑落到了谷底,“每天胡思乱想,觉得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没有公司愿意要我,什么职位也胜任不了。”

是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让她继续走了下去。“从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工作会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Selina说,也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她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渐渐地不再为一次面试或一封拒绝信而大喜大悲了。

“找工的经历真的很锻炼人。”Selina强调,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学会乐观,以平和的心态去看事物。还有就是在最苦的时候,也要坚持再坚持。

主角2 于志宏

男,28岁,加拿大约克大学,会计硕士

名校海归成海待 依然坚持身价

几年前,于志宏从广州一所重点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放弃了一份已经落实的工作,选择去加拿大约克大学攻读会计硕士学位,3年后学成归国。

回广州之初,于志宏就给自己确定了找工作的“三不”: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

原以为毕业于国际名校,回国找工作不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9个月过去了,于志宏的工作还是没找到。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开始向中小型企业投简历了,工资期望也一降再降,底线是税后每月4000元。

事实上,刚刚回国那段时间,于志宏也面试了数家单位。其间还收到过一家外企的录用通知,但薪水让他很难满意,“扣掉三金,每月能拿到手的不过3000元,就算一年后提薪也不超5000元。”

之所以不愿“屈就”,还是因为留学费用问题。于志宏说,“在加拿大读书,我一年的学习加生活费大概需要十几万元。研究生学位拿到手的话,大致要40万~50万元,我要打多少年工才能把学费赚回来?”如今,四处碰壁的他依然是“海待”。

感言

与其迁就,不如边充电边等机会

“不是我想在家啃老,而是留学这笔账算下来,我如何甘心去做一份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于志宏认为,自己不是盲目等待高薪工作机会,“

也许现在要面对一时依赖父母的局面,但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我和家人都付出了很多,与其将就一份做不长的工作,不如踏踏实实做长远的职业规划。”

有英语优势的他一点都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现在他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拿到这门证书后,对进‘四大’就更有把握了。”

主角3 小雪 ? 女,27岁,英国莱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频频“转会” 选择合适自己的路

与其它“海归”的坎坷找工路不同,小雪在2005年9月回国伊始,就幸运地被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录用,负责市场策划、公关工作。

“当初我回国是为了创业,之所以进入国企工作,是想了解大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因为这会有助于我今后的创业。”

但一年多后,小雪觉得国企的工作模式较为死板,工作程序冗长耗时,而且她一口流利的英语几乎完全派不上用场。

2006年底,她离开了中国电信,“转会”到沃尔得英语培训机构,担任课程顾问。但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又辞职了,到安利公司做全职营销。

“不少朋友对我的选择感到不解,可我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最满意。”小雪说,因为在安利,她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了解到很多新事物,这才是她所追求的东西。

感言

在留学打工中逐步成熟

由于学费的高昂,小雪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在留学时会去打工。餐馆服务员、园丁、厨房帮厨、超市收银员……她打过很多工,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去一家西餐厅当帮厨,“当时短短一个月中就赚了差不多30000元!”

小雪笑着说,因为打工她自己支付了在英国的60%生活费,并成熟了很多。不仅培养了自身的能力,而且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打工是接触外国社会、外国人、融入所在国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可体味靠自身能力生存的那份成就感,特别是对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

海归求职前应正确评估自身能力 留学回国就业之路是满布荆棘还是平坦畅顺?留学后回国就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广州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回国部部长刘必兰。

刘必兰表示,海归就业难主要是因为自身条件限制、归国留学人员就业期望值偏高和就业信息不对称以及国家就业环境所造成的。

海归回国后,求职定位要清晰,正确评估自身能力,把握市场动向,突出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自信心要足,谦虚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的印象,但是更应多表现出一份自信;同时,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重视企业的发展机会;适应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忠诚度和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2

“海归”自嘲变“海废”,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后却找不到月薪1万的工作~

“海废”焦虑的背后,

是这些人没有勇气做一个主流以外的人,

他们想要在人群中永远保持优越感,

甚至延续到下一代。

有些人既想要海外的岁月静好,

又想要国内的众星捧月,

本质都是贪婪、欲望。

最近,虎嗅网上一篇《江浙沪海归废物》在留学圈大火。

Allen有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包租公”、“富二代”,家中厂房一年租金可达千万。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归——政治学专业毕业,刚25岁就开始读博士。

即使拥有这些光环,可他却自诩为“海归废物”——在纽约五年、香港一年,花费超过四百万,现在找个一万月薪的工作都困难。

他开销也不大,不爱车不爱潮牌更别说黄赌毒了,连玩游戏都没氪过金。最大的爱好也就是买买书,他最近还去书店打工,200元一天,很够花。

只不过,自嘲是海归废物的他,在父母眼中,却是另一副优秀的模样——学历好,人品佳,样子摆得出去。

念着在职博士,爱看书却不nerdy,情商高,待人随和,酒桌礼仪样样不差,很讨长辈喜欢。

最让Allen苦恼的还是他的父亲找他交底:“你有这样的平台,要是不做出一番事业就是废物了”。

“海废”真的是废物吗?

其实,像Allen这样的“海归废物”并不少,在豆瓣上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

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迷茫、压力、抱怨与不甘心——职场太卷、女性被催婚、大厂面试竞争力不如国内二本毕业生……

回过头来看,像Allen这样的海归,真的算是废物吗?

海归废物不一定真的废

只是他们不太符合主流的期望

“海废”焦虑的背后,是这些人没有勇气做一个主流以外的人,他们想要在人群中永远保持优越感,甚至延续到下一代。

有些人既想要海外的岁月静好,又想要国内的众星捧月,本质都是贪婪、欲望。

不过,从Allen这些个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留学生和以前的留学生确实有很大差异。

这跟国内大环境的改变有很大联系。

在留学生群体中,20世纪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70年代以前的人出国留学,基本上是依靠外来资金支撑:奖学金、个人资金或者公派资金;而80年代后的人出国留学,资金来源大多是家庭资金。

光从这一点来看,两代人面临的留学压力也不同——

70年代以前的留学生有沉重的改变自我命运的压力,留学的压力与高考的压力正可以相互印照。

而他们的孩子,也就是80年代往后的人,在父母提供的优渥的生活环境中,改变自己命运的压力早已消弭无形。

留学不再是自我增进的发愿,而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升学,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顺从了父母的安排而已。

为什么留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的规划......

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事实上他们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思考,因为父辈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优于国内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条件。

这并不是说这些新一代留学生们都懒惰,只是生活条件的改变让他们出国留学的目的和自我期许也发生了变化——

“从本质而言,新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成绩,而前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本事”。前一代留学生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海外的眼界、资源、成绩,都将成为他们回国内竞争的资源要素。

教育从来都并不是独立与社会之外的修仙,而不过是与社会形态紧密结合的预备队培训。

海外的教育是建立在普遍的个人主义与社会自治的前提之下,所以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建立人格的独立性,是大学的根本之道。

所以新一代的海归们在回来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

他们在海外学习时,耳濡目染,植入了他们脑子的个人主义与人格独立,在国内的职场环境中从来格格不入。

而令他们感觉无力的,无非是既缺乏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更无从理解为什么自己成绩的优异竟然在这个环境中成了屠龙之术。

另一方面,国内就业竞争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外资企业一直是吸收留学生的主要场所,不过近些年随着全球化形势的改变,外资企业不仅在招聘职位上有所减少,连外资企业本身的数量也在减少。

而新一代求职者偏爱的互联网行业,似乎也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海归们要在众多985、211、考研落榜生,以及同为海归的群体中竞争为数不多的职位,难度属实也不小。

整体的环境、时代的风向就是如此,那些既不够拔尖、也不能跳出舒适圈的海归们,想轻轻松松就被社会认可、赞誉,这件事情本身多少都有点“乌托邦”的意味。

出国留学的性价比比在哪里?

在我们送出去的众多留学生中,出国留学无非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看世界,学本事,找出路。

出国留学,一定要首先考虑两点:

第一,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能否支撑住在外求学的费用,出国后父母的生活、心理健康是否会发生变化,出国后婚姻状况会不会受到影响等等。

第二,目标是什么。目标明确会让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就会激发主动性,思考获取的途径,规划每一阶段的任务。

只有先把以上这两点想明白了,才能开始谈论留学的性价比。

新一代留学生虽然个个自嘲“海归废物”,但他们身上确实有闪光点和求职优势。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移民的多样性,整体社会环境相对而言更加开放、包容,而它们的大学教育也很好地继承了兼容并包的理念。

它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着更加严谨的研究态度,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更加广大的世界胸怀。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医疗、科技、艺术等领域确实比国内领先很多,大学在这些领域的培养模式也更契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出国留学不仅能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还能比别人更早摸清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以及在留学中结识到的行业专家、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将来求职、创业时很有帮助的资源。

出国留学另一个现实的好处则是一线城市的落户资格。这跟下一代的教育、成长更是紧密挂钩。

写在最后

教育作为一种经历,它对人的塑造是全方位的,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不能仅仅只用物质的薪酬水平来衡量,因为物质生活越比较越焦虑,永远有人比你有钱。

低薪可以是一种常态,也可以只是一时的现象,它以什么形式存在,更多取决于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用过去的经历、人脉、资源来突破发展的瓶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806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