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处理法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事件处理法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第1张

事件处理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准备阶段

1)指导员确定培训对象及人数。

2)指导员确定议题的大致范围,范围不宜过窄,以免学员“无话可说”。

3)每位学员根据议题制作个人亲历案例。

4)指导员将学员分组,每组5~6人。

5)确定会议地点和会议时间。

6)指导员应准备的知识包括:个案研究法的一般方法、实施要点及其他应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培训时应注意的问题;事件处理法特有的方法、注意点、背景特色以及会议后的评价。

(2)实施阶段

1)指导员向各小组成员介绍本法实施概要、背景特色及注意点。

2)各小组简单介绍小组成员所提出的个案,包括问题名称及发生状况。

3)从较容易讨论的内容开始,由指导员或组长排定讨论程序。

4)各组开始进行讨论:先提出个案,由各组组员收集信息。个案制作者在讨论到他制作的个案时,应作为这轮讨论的主持人,其他组员收集信息时可质询主持人。发现问题时,组员相互讨论,并阐述个人的解决方法。组长或指导员组织学员进行评价,讨论“学到些什么”。

(3)实施要点

1)指导员确定的议题范围不宜过窄,以免学员们没有问题可讨论。

2)制作个人亲历案例时应注意:这一案例应该是你亲身经历的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实例;应尽可能是最近发生的;应是工作上经常发生的,难以判断、把握和处理,不能任其再次发生的;要简单记述该案例的背景。由于提出个案是为学习、讨论,因此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都可选择,但必须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3)记录个案发生的背景时应依据的5W2H原则: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物(Which)、如何做(How)、多少费用(How much)。

4)各组讨论时应注意:学员自主讨论,指导员不参加讨论;自主讨论时,必须明确讨论目标,并注意时间的控制,每个个案进行时间约为30~40分钟;主持人在回答组员咨询时,应回答事件发生前的背景情况,而不是事件发生后的解决策略。

5)在讨论“学到什么”时,需多花费些时间。

1、先行救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安全事件,任课教师或其他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以“救治为先”的原则,将受伤人员送到学校医务室救治。对于不能随意移动、搬动的特殊伤病员,须立即通知医务室大夫或拨打120赶到现场处理,防止伤情和病情加剧。

2、马上报告。

任课教师或其他第一发现人,在送受伤学生到医务室的同时,要立即拨打电话或派学生报告班主任、教务处或当天值班领导。班主任、教务处和值班人员迅速报告负责安全工作的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尽可能按家长要求进行处理。

3、稳定秩序。

在送受伤学生到卫生室的同时,任课教师要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尽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接到求助后,有关同志应立即参与。

扩展资料:

防范措施

1、要求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规范 *** 作,排查和消除各种隐患。

2、早读、自习辅导及上课期间,各教师必须提前侯课,中途不得私自离开课堂、离开学生,要确保学生时刻有人看护、管理。

3、每节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了解缺席学生情况,讲明本节课应注意的安全事件。

发现突发事件和报告上级等。

1、发现突发事件,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如报警、监控、社交媒体等。

2、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以便上级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3、确认事件情况,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情况。

4、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事件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分工。

5、实施应急响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如疏散、救援、封锁等。

6、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告知公众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避免造成恐慌和误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866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