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者

问题解决者,第1张

那我应该如何定位呢?那我反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解决方案者”。因为互联网有很多解决方案公司,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基因,我们应该就是“解决方案者”。但是感觉挺拗口的。我就重新命名为“问题解决者”,花名“问题推土机”。想到这个名词后,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在一个学习群里收到过这样的言论:“我感觉我们公司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天天做业务,感觉一点成长也没有,我想去搞架构,技术驱动的公司”。我就反问他,你不懂业务做架构为谁服务?公司不做业务,用啥来养活你?你做业务没有成长,是因为你觉得你不需要成长,而不是业务无法让你成长。

很多同学在技术深度、广度上有疑惑。其实我一直以来也有。开发者的思想,一般都比较认可应该往深处走。这样才是正道。每样技术浅尝辄止,显得很不专业。但是又发现,自己年复一年的再想如何深入,却没有时间和业务场景去深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撇开工作驱动来谈技术深度,基本不可能,那些所谓深度都是纸上谈兵。那这个问题,如何解答。

从定位上解答。 初级工程师 :不要想深度和广度的事情,如何高效有质量的完成编码工作,是核心生产力。 高级工程师 :高质量高效完成编码工作是你的基本功,需要额外加大精力钻研技术深度,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度。 资深工程师 :如果执着于深度,应该采用轮岗到其他部门去应用底层或其他技术。如果不执着,则可以多扩展新技术,来多方位促进业务发展。 问题解决者 :不需要考虑深度、广度的问题,而是结果导向,如何服务业务。通过所在业务需要,反推应该采用的技术。通过扩展技术广度,看能否应用到业务。为何没有纯技术方向的?因为我觉得那是研究院的事情,公司没到一定阶段,投出产出比不够高。

最近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何业务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高一点。有一个观点是,业务团队的目标会更加清晰。目标感抢才导致的队员奋力拼搏。

我仔细想了一下,好像并不是,大部分业务指标我已经忘了。且我们的目标真的足够刺激我们的队员吗?并不见得,因为目标的相关性还是有缺陷的。如果是完成目标,奖1W。嘿,那效果肯定是好的。

那是什么导致的业务团队的积极性强呢。我觉得是我们的定位。因为我们的业务开发把自己定位为“问题解决者”、“问题推土机”。在解决无论是需求不明确,临时紧急调整、还是需求过饱和等问题,我们都是采用“先解决问题”,再反向推进流程优化和技术优化。这有什么好处吗?我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传统的项目方式容易产生,技术瓶颈了,业务就比较难推动了。在业务强行要推动的时候,就出现很多类似“因为这样实现不优雅,这样实现比较恶心”等理由。久而久之,有一些不是不优雅,不是恶心的需求,也被列入到了这个理由中。这对业务来说就不优雅了。业务团队自我认可的点,不存在类似“虽然业务发展的不好,但是我们的技术还是很强的”或者“虽然业务发展的不好,但是不是我们导致的”这类理由。只有把业务搞好了,才是自我证明的最好理由。

我是个武侠迷,我也一直觉得,程序员就是江湖里的侠客。要成为一个武功很高(技术很牛)的人。心法(深度)很重要,招式(广度)也很重要。下山历练,闯荡江湖(实践)对自我的提升最为明显。而最终发展到哪里,还是得看自己的定位。如何定位,“问题解决者”可以帮助你。解决意外被杀的问题--陆小凤。解决国家问题--郭靖。解决世界问题--复仇者联盟。让自己成为一个移动的强大的解决方案库,应该能解决我的焦虑。定位清楚了,那一口一口吃饭就可以了。

拿着“问题解决者”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对这个名词的解答。最能激励我的,就是《李嘉诚勉励年轻人:要做未来想象者和问题解决者》。我相信我的方向对了。

在古代练习上乘武功需要有个上好的师傅领导,才能正确的练出上乘的功夫。

现代学技术也一样

技术相当于功夫,有技巧,有秘诀

拿到一本“葵花宝典”想练成武林第一,书上说,得先“自gong”

再看看,郭靖,他天生比较笨,但人很憨实,得到了很多武林高手的点拔,就这一点拔铸就了他在武林没人敢动他!

扯远了,程序员,简单的说就是编写编程的人员,而编写编程是门技术活,如果你想学习有两方面建议:一是自学,二是去培训机构

1、自学:需要自己的搜集资料学习,遇到问题各种找答案,费时费力

2、机构:面授课程,系统学习知识,紧促学习时间,课程安排,就业支持,短时间内学到初级水平。

选择机构有几方法建议:

1、实地考查,是否真实存在的机构

2、教学质量,去机构就是为了学习,教学质量跟不上,钱也打水漂。(先去试听,授课老师的讲课方式能否理解,并考验自己对这个行业是否真正有兴趣)

3、面授课程,参加面授课程可以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得到解决。即使理解不了的问题,有人可以带着手把手的教,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一直看到各种公众号推各种励志书、工具书、鸡汤书,不胜其烦,所以决定以一个略爱好读书人的角度谈谈读书这个问题。

以前我也觉得读了几本书就卓尔不群了,买了一堆书:逻辑不好看逻辑,情商不好看怎么提高情商,后来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并不能根本上提高。甚至这种囫囵吞枣地看畅销书也没有看喜欢的书籍更富阅读乐趣,可谓是知识没学成,有趣也丧失。后来加入读书会,和一群爱阅读的人在一起,发现读书更多是一种爱好,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

首先一定要明确一件事,大部分阅读都不能让你变得优秀!

阅读也许会让你懂得如何让无趣时间变得有趣,但并不能让平庸的你变得优秀!

工作几年来,发现身边的人,往往不是因为爱阅读而优秀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极其强大的专注力深刻钻研某些事物,一直让自己处在锻炼区域而非舒适区,比如是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如设计师、程序员、医生,这些职业往往从入门到精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些是凭着天赋的智情商,嘴甜脑子灵活,这种人多半就是做销售的,不青云直上也难。

郭靖优秀吗?其实郭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虽然金庸老说他资质愚钝,也没什么文化,几乎没有像杨过一样自己看九阴真经,自学成才。郭靖最厉害的降龙十八掌是洪七公手把手教的,然后他夜以继日地练习,他年轻的时候除了练武之外就不干别的事了,一样这种专注力你学得会吗?黄蓉比他聪明百倍,为什么偏偏武功没他厉害呢?

一个优秀的人,通常都专注于实战场地,而并不是白天效率低下,晚上却去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不去谈恋爱,每天看怎么《迎男而上》,不去和别人讲道理拼逻辑,而钻研《如何提问》。在微信时代,很多人学会了作秀,明明翻了几页就要睡着了,一定要在微信圈里晒我今天看了啥,让自己看过去是一个上进优秀的人。还有如心情不好了,看个名人传记,立马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就是一个未来的“乔布斯”!

而你,为什么想要看书?

我看《文学回忆录》只是想知道,曾经出现过哪些流派,我还漏了什么有趣的小说;我看《爱的艺术》就是想知道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我看《红楼梦新探》,在想《红楼梦》看了那么多年还有多少隐秘的线索是我不知道的。

看书,带来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虽然我懂很多道理,但是我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说,虽然我不懂得 *** 作世界上许多事,不精绘画不擅演讲,但是还对此了解一二,自诩自己是个杂家(也是个砸家)。

阅读不会让你变得更会讲话,想要会聊天,路上搭讪陌生人,分分钟聊成朋友再说;想要冲淘宝销售额,天天去钻研什么是有效陈列,怎么花最少的钱引来最多人;想要会恋爱,先死皮赖脸找个愿意和你谈恋爱的人吧;文章写得不好,多写几篇不同类型,总结经验。

第二如何有效地学习知识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排除了前面一个问题,再来第二个问题,你还是想变得优秀,除了实战还有什么办法,如何去读那些真正有用的工具书?

真正有用的工具书,你除了晚上睡觉前若无其事的翻几遍,最重要的是形成有效的吸收。哈佛有一个学习吸收金字塔,研究表明听老师讲课的吸收率是最低的,阅读其次,而后逐层提高,所以你就算读有用的技能书,也要懂得写读后感,或者整理成PPT总结,也可以平时吃午饭的时候和小伙伴讨论,这些方式大大加大了学习的有效率。

这其实很好理解,你高中念书的时候,难道是听了老师讲了一遍,就懂得了这些书里的要点了吗?一样是背课文;做题海战术(虽然被诟病);懂得钻研的人,还会延展性地看其他有关的书籍;掌握更多知识的好学生,是不是通常都更乐于教别人?

鉴于视频的收效比阅读大,适合广大懒人,推荐几个有干货的视频网站:

“网易公开课”——比较多有料的知识,可以体验重新上大学课程的感觉!

“TED演讲集”——传授给你一些你不了解领域的知识,科普为主,当然你可以研究下每个演讲者的演讲技巧,TED可是各种优秀演讲人的聚居地。

“mooc学院”——果壳出品的,广告语是发现全球在线好课。

学习小技巧PS:

本人也并不是学习达人,但是总结几点小技巧,如果你着迷于一样事物的时候,一定要趁着那个劲,把相关的都了解一遍,梳理一遍,比如爱摄影,你不光要看摄影书,还去看各种摄影小视频,看各种派别,看见哪个画面都要想到怎么构图,最后把构图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出来,这样的知识就是你自己的了!当然最后是拍、拍、拍!(做不到也没事,所以只有少数人成了摄影师,大部分人变成了不会拍照被吐槽的男盆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63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