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生产管理流程

工厂的生产管理流程,第1张

关于工厂的生产管理流程

一、原材料进厂检验:

1、原材料进厂后,仓库保管人员应及时把取样通知单及质量证明书,一起送交理化室,通知取样鉴定。

2、理化室接到取样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取样鉴定,在付款期内得出鉴定结果。

3、原材料的检查标准,一律按国家标准,以本厂的技术规定和鉴定的合同为依据。

4、材料鉴定后,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条文,理化室要根据本厂制定的原材料使用技术标准,确定投用项目,填写材料历史卡,并将鉴定结果通知供销仓库。

5、原材料经检查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合同条文,理化室要及时上报,由品管部和技术部商定处理意见,同时书面通知财务部,拒绝付款。如果经厂有关部门协商可以代用,并不影响质量的可以入库,但必须办理手续,经使用车间同意并签写材料代用单,送交技术部,品管部研究,总经理批准,否则一律不准代用或入库。

6、原材料进厂,有些检验项目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检查,可以到外单位或有关部门解决,但其结果必须经品管部、技术部签字生效。

7、材料必须专料专用,如需代用,需经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同意后由技术部和品管部联合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生产。

二、生产管理:

1、生产过程管理是公司各级管理员、一线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公司各级管理员、 *** 作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管理工作,时刻树立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生产过程管理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员时刻树立持续改进意识,以思促管,防止管而不化要求公司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节能高效意识。

3、生产管理人员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要仔细分析订单,看清客户的每一点要求,防止盲目生产。

4、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客户要求后,应立即通知准备生产资源(包括材料、工具、模具)。

5、生产部门根据客户交期的急缓程度安排领料,暂时不急的产品先不领料,保证生产车间物流流畅,避免生产资源积压在车间影响车间生产,交期急迫的要马上组织人员立即投入生产。

6、车间主管每天必须如实编写《生产日报表》,记录当天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以书面形式向厂长汇报。

7、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要及时送入仓库,以便及时组织发货。

8、车间管理员要及时关注车间物流状况(物料标示状况、物料供应状况、通道是否顺畅)、机器运转状况(机器或模具运转效率)、员工工作状况(员工精神状态、工作熟练程度),随时指导员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班组长,再由班组长逐级反映。

9、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影响交期的都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10、生产部门应经常对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保证员工随时高效作业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组织员工学习相关制度,促进公司团队建设。

11、公司所有生产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生产部门生产安排,有争议的必须按照“先执行后申议”的原则。

12、鼓励公司所有员工做生产工艺改进,如果发明的新生产工艺确实对能降耗有较大改善或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公司将给与奖励。

13、当公司发展后,本制度不再使用时可以修改本制度,本制度的修改由生产部门提请,修正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公布施行,修正版公布时本制度自动失效。

三、出厂检验项目管理:

1、在品管部的指导和监督下,理化实验室负责对本厂生产的产品检验工作,独立行使检验职权,严格按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产品逐批次进行检验,严把质量关,禁止不合格产品或产品不经检验出厂。

2、出厂检验时,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次投料的产品为一个生产批次,对每批产品严格按抽样规则进行抽样,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开据合格检验报告,检验员和审核人在报告上签字后方可出厂。

3、出厂检验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准出厂,应重新在同批产品中取两倍数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存在不合格,则确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及时上报厂领导后进行处理。

4、检验时查验产品包装封口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密封不严等现象,若发现类似问题发生,按不合格品论处。

5、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到法定检定机构检验部门检定,及时维护,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6、严格按企业制定的标准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可出厂。

7、每年参加一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出厂检验对比试验,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有效。

四、技术管理:

1、建立技术责任制:明确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落实各职能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确工作流程和各职能人员的密切配合,负责协调相关工作和业绩考核工作。

2、建立图纸、测绘、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文件的收发份数、标识、保存及无效文件的回收流程,确保文件完整。

3、建立技术洽商、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明确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做到技术洽商设计变更涉及的内容详尽,变更项目图纸编号明确,符合规范要求。

4、建立工艺管理和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和工艺管理应实行分级、分专业进行,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均应交底确认,做到技术符合图集文本及设计规范要求。

5、建立隐、预检管理制度:隐、预检应做到统一领导、分专业管理,各专业质量员为责任人,明确隐、预检项目和验收程序,即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员按质按实验收,做到有检查计划,对整改问题有专人负责,确保及时、准确、可追溯性。

6、建立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技术信息是指导性、参考性资料,技术资料是工程归档资料,应实行统一领导、分专业管理,资料员最后收集,并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7、建立技术措施与成品保护措施管理制度:由技术负责人责成专人为责任人实行统一领导,分专业管理。技术措施要做到符合规范要求,针对性和可 *** 作性强效果明显,成品保护措施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实施过程有计划,并有文字记录。

8、建立新工人培训制度,要有专人负责,由责任人和各专业负责人共同进行,培训应结合施工需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有记录,做到资料完整齐全。

9、建立技术质量问题处理管理制度:由技术负责人任责任人,会同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管理措施,做到工作程序清楚,对存在问题要分析,处理方案有依据,方案简单、易行、可靠,处理过程有记录和相应结论。

五、设备计划检修.抢修管理:

1、各单位根据选厂统一安排,依据设备运行记录情况,认真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根据维修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别定义为小修、中修、大修。小修提前一周,中修提前15天,大修提前30天报设备组,由设备组统一整理签字接收,初步审定后报主管经理,由厂部最终审定后,方可实施。

2、各单位依据最终审定的检修计划,认真落实检修所需的物资、备品备件及设备,需要外购的必须提前上报采购计划(小修提前3天,中修提前4天,大修提前15天)。

3、计划管理员必须督促供应部门按计划要求如期购回。

4、设备组是设备大修、中修及小修管理科室,负责大、中修及在线设备部分技术改造的施工管理、组织、协调、控制、指导、监督检修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5、设备组长为大、中修及维修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审核年度大、中修计划。

6、设备组负责生产设备大、中修及维修后立项审核,施工过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考核。

7、设备组负责改造性大修技术改造方案的制定及可行性方案的分析审核,并组织实施。

8、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设备出现紧急故障影响生产,需要紧急抢修时,由设备组长负责组织相关维修和技术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合理安排调配资源全力抢修,最快时间恢复生产。

玖玖泰丰,十年验厂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过验厂!以下资料由深圳玖玖泰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

1. 目的:

1.1规范公司设备管理的各个过程、识别关键设备,为机器/设备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以满足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的需求。

2. 范围 :

2.1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

3. 定义 :

3.1 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问题的活动。

3.2 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计划外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 职责 :

4.1工务课:设备的验收、维修、调校、 *** 作&保养说明书及关键设备之易损和关键零件识别。

4.2各部门:设备需求的提出和设备日常保养的实施。

5. 程序:

5.1 设备需求提出与购买

5.1.1相关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如需新增设备时,由需求部门提出购买设备的申请,并填写『固定资产购买申请表』,经厂长级以上人员确定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后交采购人员安排购买。

5.2设备验收

5.2.1设备外观检查

5.2.1.1设备运到公司后,首先检查设备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运输途中损坏之情况。

5.2.1.2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明显缺陷,如变形、脱漆、生锈等现象。

5.2.2设备的安装调试

5.2.2.1于预定地点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调试后将结果记录于『新进设备验收表』

5.2.2.2『新进设备验收表』上应注明设备之电器性能,机械性能之验收情况并明确判定验收结果。

5.2.2.3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生产部主管或经理批准。

5.2.2.4此动作也可由设备供应商来工厂进行调试,由生产部陪同进行验收.

5.3设备登记

5.3.1生产部将验收合格且经批准之设备进行编号控制,并记录于『设备清单』中,其编号原则如下:

LD XX XXX

代表流水号(用3位数表示)

代表购入年份(用2位数表示)

代表本公司

5.4设备使用

5.4.1在机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 生产部应对工厂内机器设备 *** 作员进行培训,并对机器设备进行标识,标识方法如附件一。

5.4.2为确保设备 *** 作者能正确使用设备,防止 *** 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或其它意外伤害, 生产部根据仪器设备之“ *** 作说明”制订《 *** 作规程》,配备于设备使用现场.供现场 *** 作人员参考。

5.4.3作业员在 *** 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A.开机时首先确认机器设备各活动部位是否紧固、有无异物、电压、电器是否正常;

B.离开机器时应按正常步骤停机后才能离开;

C.活动部位应定期加润滑油;

D.工具及零配件置于定位;

E. *** 作时不得超越设备性能范围。

5.5设备点检与保养

5.5.1日/周/月保养: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或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由生产部制定每日/周/月点检项目,由生产部进行点检/保养,并将点检/保养之内容记录于『设备保养记录表』中。

5.5.2针对某些大件的设备,如:车床、铣床、折弯机、剪板机等视其必要性每年由工务课组织进行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并在年度检修计划中体现, 工务课在计划检修日前五个工作日内通知相关部门准备,此项检修也可由仪器设备供应商进行,但必须由工务课人员陪同,此项检修事项记录于『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及记录表』。

5.5.3 『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及记录表』由工务课于每年年底制定下年的检修计划,并遵照实施。

5.5.4若设备暂时不使用,需由生产部安排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并悬挂“暂停使用”标示牌以标示所处之状态。

5.6设备维修

5.6.1当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时,生产部人员应立即通知当班班组长,由班组长填写『设备/工具维修申请单』经部门主管批准后,交工务课进行维修。并于机台上悬挂“维修中”标示牌。

5.6.2若工务课无法维修时,可委托设备供应商进工厂维修,由工务课联络及跟踪维修过程并将维修结果记录于『设备/工具维修申请单』中的维修记录栏。

5.7设备报废

5.7.1设备处于下列情况下,由使用部门申请报废

A.设备经长期使用或多次维修,其主体结构严重破损,依现有技术能力无法维修

B.设备陈旧,其工艺性能或加工精度等不能满足更新换代产品之品质要求

C.设备维修需更换太多零件,耗资过大,已无维修经济价值。

5.7.2设备报废流程

5.7.2.1生产部主管对需报废之生产设备开出『设备报废申请表』,需注明设备名称、型号、制造编号、制造日期、使用部门、地点及注明报废原因。

5.7.2.2『设备报废申请表』由生产部主管签名后,再交总经理核准,核椎后报废的设备停止使用并隔离,并于报废设备上明确标识“报废”字样。

5.7.2.3设备报废后,由生产部在『设备清单一览表』备注栏中注明“报废”。

6. 相关记录:

6.1新进设备验收表

6.2设备清单一览表

6.3设备保养记录表

6.4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及记录表

6.5设备/工具维修申请单

6.6设备报废申请表

7. 参考文件:

7.1 无

8. 附件

8.1 附件一:设备标示卡

设备标示卡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责任人:

简单来做的话,直接根据ISO14001当中17个要素分别编制程序文件,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一直到最后管理评审程序。

其中,对于重头部分4.4.6运行控制,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制定程序文件。

根据环境因素类型,比如污水处理;水、电的消耗;危废处理等都可以单独编制程序文件。

根据过程,通常按部门来,设计、采购、制造、仓储、运行等各环节会涉及到哪些会环境上的影响,比如从设计就要考虑到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的程序规定等。

要清单的话,直接在网上搜,太多了,就不多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79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