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程序

拜佛的程序,第1张

分类: 社会民生 >>宗教

问题描述:

去寺庙拜佛的正规程序是怎样的?应注意些什么?

解析:

礼佛连续动作

合掌→俯首→松肩→退腹→曲线→躬身

摄心→返观→放下→谦退→柔软→恭敬

注意观照,动中重心不动,保持于‘二足跟之中点’。

保持腑首·跪坐迎佛 五体投地·翻掌接佛

谦恭到底·背尘合觉 深投觉地·转凡成圣

跪坐于二足跟内侧

跪坐于足跟内侧

背尘合觉接佛足,生佛交彻本一如

会面一笑众苦除,心开尽纳如来福

翻掌接佛、观想佛光照摄

翻足起身

礼佛起身连续动作

恢复跪坐→按地翻足→起立

吸满腔极乐芬芳,呼遍野弥陀心香

趁吸气之势、起立、合掌

pray/bbs/TopicOther?t=5&BoardID=5&id=2349

这有分解动作的图片 你可以去看看。

若去寺庙拜佛、烧香最好吃素。

——————————————————————————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 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学佛法没有四要则九步骤之说,不知您在哪里了解的。济群法师讲的学佛四个基本认识也许对您有帮助。

一必须认识到人身的重大意义。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没有人身就没有一切的修行。

二发心的重要性。发心代表着人生的目标和指向。不仅学佛要发心,成办世间利益同样需要发心。

三明了皈依的全部含义。许多人只是将皈依当做获得佛教徒资格的形式,很少意识到它对修行有多么重要。其实,整个佛法修行都未离开皈依的内涵。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整的。学佛,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最终在自己生命中实践内在的三宝,涵盖了从修行到成就的全过程。

四深信因果。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规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为什么能成就佛果?同样取决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业果真实不虚,我们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学佛九步骤按照末学的经验可分九步: 起信 发愿 诵经 皈依 拜师 受戒 修定 得慧 如愿

“礼拜”主要是对佛、菩萨、佛塔、长老、大德、法师等,表达敬意的行为。因对象不同,礼拜的次数、场合及注意事项也有不同,兹略述要点如下: 礼拜的次数 一拜:用于顶礼长老、大德、法师。礼拜者虽说“顶礼三拜”,但长老大德回说“一拜”,或“问讯”,或“不拜”,学人皆应以服从为恭敬,如法行礼。大德如未回答一拜或问讯,礼拜者也可一拜。 三拜:拜佛时须三拜。 受戒回常住礼师拜祖时,须三拜。 初一、十五早课顶礼方丈和尚时,须三拜。 高寿祝贺时,圆寂后祭礼时,均可三拜。 九拜:僧众登坛受戒时,礼拜和尚、阿闍黎,或传法入法卷授记典礼时,法子拜师要九拜。 礼拜的场合 凡礼拜长老大德僧,应先禀明,并延请至佛殿内,或供有佛像、藏经之处礼拜。 大德于路上行走、客堂会客、斋堂用餐、禅堂打坐,或于公共场所、剃头、休息、睡眠、摄心经行、诵经拜佛时,均不宜礼拜。若于路上遇见大德,先合掌为礼,说:“请大德到佛殿,接受学人礼座。” 在殿堂要先向佛菩萨礼拜,再向大德顶礼。 拜佛可在“拜垫”上拜,拜人、彼此顶礼,在“地上”拜。(礼佛毕,后退或斜左右退,然后礼拜,表示平等法。) 如同行有多人,则应一起礼拜,不可各自请求礼拜,增加大德受礼困扰。 注意事项: 陪同师长礼佛,不宜与师长并礼,当随师后远拜。 佛殿中央的蒲团是给寺院的住持、主法或诸山长老专用,一般大众不宜用来礼拜,以示尊重。 礼佛时,应从容不迫、五体投地、精勤作观,不宜急起急落。 礼佛时,可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见有人礼拜时,不可从人前经过,以免干扰他人礼拜。 礼拜须合仪,若有不明白之处,可请教殿堂知客法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1370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