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怎么做?

小程序怎么做?,第1张

微信版本升级后,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这个菜单项,就会发现升级后的“发现”菜单里,增加了“小程序”这样一个功能。

2.点击打开小程序后,可以看到有附近的小程序和我的小程序,附近的小程序是所在定位周边的小程序。

下面的小程序列表可以看到的是我们之前打开过的一些小程序,如果有自己觉得很好用的小程序就可以点击左上角,添加到我的小程序里面。

3.微信小程序还有具有搜索功能,打开搜索页面可以输入想要找的小程序。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担任苏联部长

会议主席,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一时期的苏联大体上划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64年到70年代初进行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新经

济体制出台”,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苏联综合国力增

强。第二阶段,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经济改革步伐减缓,停留在对以往改

革的调整和修补状态,没有任何创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和下降的趋势。本节仅

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改革及相关问题加以考察。

一、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改革的理论

(一)计划领导与物质剌激相结合

赫鲁晓夫时期进行的“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实验所获得的理论成果,推动

了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的“新经济体制”的出台。

1962年9月9日,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

上发表了题为《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该文的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经济理论

问题。第一,运用“经济手段”,包括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代替“行政手段”

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把奖金直接同企业的经营状况相联系,根据赢利率来评价企业

的工作,“赢利率愈高,奖金也就愈多”。第二,文章主张简化和改进企业的计划

工作,国家对企业只下达产品的产量、品种和交货期限等指标,扩大企业制订计划

的权限和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的权限。第三,规定灵活制订新产品价格的原则和

程序,以保证赢利。

利别尔曼的文章引起了苏联经济学界的强列反响。《真理报》、《消息报》、

《经济报》、《经济问题》、《计划经济》等全国性刊物都刊登了大量讨论文章。

讨论从如何使企业关心最大的生产效果问题开始,深入到计划经济和物质刺激方法、

计划指标和企业如何利用生产基金、企业活动的经济刺激和奖励工作人员的方法等

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对苏联社会经济中的利润率、成本、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提出了

不少新见解。

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在全国持续了一年有余,到1963年底才告一

段落。1964年1月,苏联科学院生产的经济核算和物质刺激学术委员会,受苏

共中央委托,对这场讨论作了总结。这次讨论的目的在于“提高计划工作的效果、

创造能经常推动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产潜力从而加速我国发展速度的指标

体系和刺激体系”。“把集中的计划领导和为了达到高度经营成果而发挥企业的主

动精神结合起来,把计划和刺激不可分割地统一起来,坚决提高利润在企业的整个

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奖金的实际意义,更有效地利用价格来进行物质刺激”。

综合报告提出9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改进计划、评价刺激企业工作的价格指

标和实物指标体系;改进对企业的计划领导制度;提高利润在企业经济生活中的作

用;改进奖励基金形成和办法,提高奖金的作用;加强对创造和加速采用新技术、

科学成就、各种进步的新产品的刺激,等等。综合报告肯定:利润是工作质量的指

标、生产发展和刺激基金的源泉。

归纳起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建立起计划领导与物质剌激相结合的管

理体制。“利别尔曼建议”的提出和讨论,对于苏联无论是经济理论的发展,还是

经济改革的实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

勃列日涅夫和苏联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不是短暂的阶段,而是共产主义社会

发展链条中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过去认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结

束,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后,就可以立即开始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观点是不正确

的。在社会主义建成后,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的潜力,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中划分出不同的阶段

是完全必要的。1967年11月4日,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大会

的讲话中说,“在我国建成的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

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这是他首次提出苏联社会目前正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阶

段。后来他又要求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纲中,作为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这

一理论的提出,对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理论彻底否定

了赫鲁晓夫的“向共产主义过渡”论,对于处理和纠正由于超阶段理论在苏联造成

的各种错误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尽管这一理论在许多方

面同苏联社会的实际有差距,仍然带有超阶段的色彩,但它是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

制定战略和政策的依据,因而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稳步发展,不致于大起大落,

也有利于经济改革措施的稳定实施,因而这在当时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改革的实践

(一)“新经济体制”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对“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实验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

1965年通过了三项有关改革的决议:《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

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决议》和《国营生产企业条件》。以这三个文件为指导,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

“新经济体制”。新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1)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进

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企

业可以根据国家编制的标准确定本企业的机构和编制,有权自主招聘或解雇职工;

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企业可以确定工资形式和奖励办法;企业有权处理多余

的设备、工具和仪器等。(2)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以利润为中心加强对

企业的经济刺激,提高企业的利润留成比例,并把利润提成改为“基金付费”、“

固定缴款”、“闲置利润余额”三项,力求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把国家、企

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很好结合起来。(3)实行工业品批发价格的全面改革,改变某

些产品价格偏低的现象,让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产品社会必要劳动量,使正常生产

企业能获得必要的利润。(4)加强银行信贷的作用。促进企业节约投资,合理使

用资金,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新经济体制是分期分批实行的,是苏联60年代中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改革的

基础。勃列日涅夫后期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都是这次改革的继续和发展。新经

济体制实行的最初几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曾对苏联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

用。1966—197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率都有

较大增长。但是,新经济体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企业为

追求利润,不顾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忽视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一味强调物质刺

激,滥发奖金,使工资增长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等等。

从70年代初起,勃列日涅夫决定对“新经济体制”进行若干修补,主要措施

之一是改革工业管理的组织结构,推广建立联合公司。联合公司虽然是赫鲁晓夫首

创的,但它一直未能得到全面推广。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

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措施的决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改组工业

管理机构,使经济改革走上一个新台阶。其主要内容一是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

公司,二是取消工业部门管理上的多级制,撤销各部的总管理局,使管理接近生产。

根据计算,大型专业化企业的生产率要比小企业高出许多,因此,联合公司可能解

决中小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联合公司也有利于科研更直接地为生产服务和提高企

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此外,在建立联合公司的同时,还改革了管理机构。通过联

合公司,既能对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又可减少管理层次,代替各部的管理总局,成

为部门管理的中间环节,将原来的4级或5级管理,改为2级或3级管理,即部—

—生产联合公司或企业,或部——全省工业联合公司——生产联合公司或企业,开

始改变了工业管理体制。

70年代末以后,苏联又进行许多改革试验,特别是1979年7月,苏共中

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经济机制及党和国家机关的任务》的决议。这些决议对

计划工作、基本建设、经济刺激方面规定了一系列措施,被认为是完善经济机制又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全部管理和计划工作服

务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取得最后的国民经济成果和更充分地满足日益增长

的社会和个人需要。”这个决议的特点,说明70年代苏联经济加紧向集约化方向

过渡,人力、物力的不足需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来解决;

另外,还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一个综合经济指标,而不是以前所说的单纯的生

产指标。1979年7月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

率和工作质量作用的决议》,把重点放在加速科技发展,贯彻生产集约的方针和提

高效率和质量方面,这个决议在苏联经济改革历史上居重要地位。但是相对于“新

经济体制”而言,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

(二)农业改革

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采取了审慎的区别对待的态度。

有的因其“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而受到批评和纠正;有的则予以保护并使

之完善,不否定改革的必要性,但强调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

196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

的措施》的决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

理顺农业管理体制。赫鲁晓夫把地区党委划分为主管工业的工业党委和主管农

业的农业党委,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勃列日涅夫又重新合并为统一的州和边疆区

党委会。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

划归农业部,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

大量增加农业投资。仅1966—1980年,农业投资总额为3830亿卢

布,比十月革命后的40多年的农业投入还高2.5倍。1965—1982年农

业投资总额达4708亿卢布,

用经济方法管理农业。国营农场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集体农庄实行有保障

的劳动报酬制,从1966年起,集体农庄也和国营农场一样,实行月工资制度,

提高了集体农庄农民的地位和待遇;对个人副业采取稳定的鼓励政策。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

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从1965年至1

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次,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

推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方针。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和人

才培养。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

增强发展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

进行农工综合体的试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使苏联从70年代开始出现农工

一体化的趋势,形成跨工农业的企业或联合公司——农工综合体。其经营的主要范

围是建筑、建材生产、农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及复合饲料生产、社会服务业等

行业。农工综合体有条件集中使用各单位的资金和人才,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

高生产效率。1976年5月,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认为发展农工综合体是苏联进

一步发展农业的主要方向。是年,苏联的农工综合体达7000多个。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改革的评价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

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

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

人的物质刺激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

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这个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

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了

鼎盛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从总体上看是有发展的,特别是苏联第八个五年计划

(1966—1970年)的顺利完成,制止了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速度

连续下滑的趋势。苏联“八五计划”期间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4

%,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虽然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达到了6.4%。生产的发展,使苏联的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美国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而农业总产值

则达到了85%。从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60年代后期

和70年代初期,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物价长期稳定,无论是

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都上涨了;人均肉、奶、蛋、鱼、面包、瓜果、蔬菜的消费

量以及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电视机、手表、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自行

车、摩托车、小型汽车等高档、长效消费品的数量增加了;房租、交通费较低,退

休金也基本能满足生活需要;居住条件有所改善等等。尽管如此,苏联的经济生活

中仍然存在着居民购买高质量的商品困难;无论是集体农庄的庄员,还是工人、职

员,酒的花销都要占其消费支出总额的4—5%;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问题并没有得

到根本解决;国家的财政补贴负担日益沉重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

济管理体制没有根本的触动,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

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

展要求的弊端暴露得日益充分。究其原因:其一,理论上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还组织了对东欧国家“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从而阻遏了对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探索。其

二,实践上由于“新经济体制”的实行,面对所出现的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

量、盲目滥发奖金,不顾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

法,害怕改革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动摇其权力基础,因而改革逐

步收缩,出台的改革措施被取消,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半途而废。

关勃:高瓴资本擅长投资生物医药,消费,TMT,企业消费四大领域的公司, 根据深交所前天的披露, 母婴连锁赛道的龙头公司: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孩子王”)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1. 高瓴资本是孩子王的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12.49%,腾讯持股3%

孩子王于2009年成立,其创始人为江苏人汪建国,他曾经一手创立了国内仅次于 国美和苏宁的五星电器,他在行业顶峰期把五星电器卖给了美国人,后来创建 孩子王,现在汪建国是孩子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29.03%。

在2014年2月18日 高瓴资本和华平投资参与了 宝贝王的C轮融资,宝贝王此轮融资1亿美金,根据招股书最新披露, 高瓴资本(HCM KW)持有宝贝王 12.49%的股权,华平投资通过Coral Root持有6.89%的股份 腾讯持有3%的股份

2. 孩子王的“商品+服务+社交”商业模式

高瓴资本不仅仅爱好投资酒类生意模式好的生意(高瓴资本白酒行业投资梳理),高瓴资本也会与时俱进抓住90后,00后新的消费变化趋势 。

80后母亲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求优性、求便性、差异性”。

首先,她们具有一定的消费水平,个性独立, 品牌导向性强。 尤其注重用品的安全 健康 ,妈妈在婴童产品购买中,具有绝对的主导权    

第二,对于年轻的新妈妈而言,在育婴方面普遍没有经验, 育儿 养儿教儿都显得非常生疏和无助, 同时她们并不认同上一代的经验之谈,迫切需要系统的育婴经验指导 。    

第三,讲究用品品质,讲究生活品质,在孩子的生养教方面也不例外,这一族群一旦自己有了经验之后,最喜欢的就是“分享”二字。

孩子王 聚焦准妈妈与0~14岁婴童用户,孩子王积极实践“ 商品+服务+社交 ”的领先商业模式。由线下切线上,通过线下大店(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付费模式)+ 线上 育儿 顾问 情感 营销(安利营销模式)+ 线上线下通用的黑金会员卡(亚马逊Amazon Prime会员模式),彻底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

成长性方面:1. 未来3年 开店数量增加1倍 2. 提高行业市占率

3. 批量生产大牛股的商业模式“曲奇模式”

今天介绍一个重要的投资知识点:曲奇模式,一个批量生产大牛股的商业模式“曲奇模式”,确定性相比其他商业模式要好很多。

出处是在《股票魔法师》这本书里,大意是:一家公司在一个门店发现了成功的模式,并一次又一次把它应用于其他门店时,它就是一个“曲奇模具”。

简单理论就是 :市值=估值*利润 ,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利润翻倍市值也会翻倍,曲奇模式的模式造就了美股,港股,A股无数牛股,曲奇商业模式的公司深受投资者的喜欢 ,确定公司有异地复制能力的时候,投资者只需要喝茶看报,一个季度跟踪一次异地复制能力就可以,市值就会蹭蹭的往上涨。

过往曲奇模式下的牛股:

美股:彼得林奇模式下的墓葬公司SCI , 麦当劳,星巴克,沃尔玛 的全球化。

港股: 海底捞(高瓴资本持仓),呷哺呷哺(高瓴资本持仓), 颐海国际(海底供应商), 天立教育 ,思考乐教育

A股:爱尔眼科,同策医疗

这批超级牛股共同的模式就是复制,把一个地方成功的管理,文化,消费者体验,运营,品牌等软实力和硬实力,一起复制到另外一个区域,高瓴资本持仓的好未来和新东方就属于“曲奇模式”的复制性成长性公司。但是曲奇模式对上市公司的内功要求极高,高速扩张的同时需要资金,人力,管理都要跟上。

4. A股市场与 孩子王同赛道的公司:爱婴室(603214)

高瓴资本是长期结构化价值投资,一般不会投资长期逻辑不好的生意,在孩子王上市之前,市场对这个赛道一直是有偏见的,主要忧虑在以下几方面:

但是通过研究 日本最大的母婴连锁公司 西松屋的成长 历史 发现 ,虽然在1970年以后日本的婴幼儿数量就不断减少 ,但是西松屋的股价从1998年到20015年 上涨了10倍左右 , 核心逻辑是:开店数量提升,市占率提升 ,开店数量从50多家提升到 500多家。

爱婴室是一家定位于中高端母婴市场的零售连锁企业,公司主要服务华东地区,专门为孕前至 6 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母婴用品及服务。公司产品涵盖婴幼儿乳制品、喂哺制品、玩具、车床等全线母婴品类。公司线下门店建设以上海为核心,并逐渐向长三角地区辐射扩展。截止 2019 年底,公司已经开设 297 家门店,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母婴连锁企业,公司在华东地区具有很强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此 外,公司还建立了以“APP+小程序+公众号”为流量入口的线上营销渠道,构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渠道经营模式。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业务布局:门店立足华东稳步扩张,“线下+线上”全渠道营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公司目前销售以线下直营门店为主,电商平台为辅。公司所有线下门店均为直营模式,门店采用统一的装修与设计风格,商品种类由总部统一确定可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 育儿 需求。

紧跟新零售趋势,积极布局线上渠道。2017 年爱婴室 APP 正式上线;2018 年公司继续加大对 APP 商城的升级投入,增设多个板块和项目,并完善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场景;2019 年 3 月公司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腾讯广告和小程序打通线上线下营销链路,项目二期将于 2020 年完成上线,开启全渠道的智慧零售新时代。

2019 年,公司门店营收达 21.88 亿元,占比 88.94%,电商营收为 0.76 亿元,占比3.09%。电商业务收入目前占比虽然较低,但是增速很高,已经成为公司业务规模扩张的重要来源

财务分析: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得益于门店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信赖度不断提升,客户群体迅速提升,营收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2013-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10.01亿元增长到 24.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6.17%;归母净利润由 0.44 亿元增长到1.5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33%。 尤其是 2016 年以来,公司盈利水平更是实现加速提升。 2020Q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

从销售业态看,公司以线下门店为主,线上为辅。2019 年门店实现营收 21.8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89%。公司线上业务从 2017 年开始发力,营收实现高速增长, 2019 年营收占比达到 3%。预计随着公司持续对线上的投入,电商业务将继续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具有多品牌与多品类产品的迭代组合能力

公司具有强大的选品能力。目前国内母婴行业上游发展相对成熟,生产厂商众多, 国际品牌也较早进入国内,因此母婴产品的品牌和种类数量非常庞大,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往往不知如何选择。

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核心优势就是具有强大的选品能力,并进行不断迭代。公司定位高端母婴产品,基于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精选国内外知名优质的供应商,不断拓展商品品类,在乳制品、用品、棉纺品、食品、玩具、车床等主要母婴产品品类上都积累了数十种知名品牌和规格。 近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公司顺应趋势,引入更多品类产品。比如在婴幼儿奶粉上,公司先后引入 7 款有机奶粉、8 款羊奶粉以及 14 款特殊医学用途奶粉。此外,公司还专 门针对孕妈引入 6 款营养配方奶粉。 公司通过深耕奶粉这一母婴产品领域最重要的 单品 ,培养了消费者较强的消费粘性。

此外,公司还有供应商直送模式 ,由于某些商品只能通过当地供应商供货,这些供应商一般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团队,供应商可以按照公司物流中心指令将商品直接送达具体门店,这种配送方式也更加便利,成本较低。

优秀的私域会员经营能力

公司普通会员复购率达到 65% , 2019 年公司推出 MAX 会员卡,从原有会员体系中筛选出了消费能力更强的优质客户,截止 2019 年底预计 MAX 会员人数占总会员人数的比例为 3%左右,客单价相比普通会员更高。2020 年公司进一步升级会员服务,推出 MAX Pro 会员卡, 目前MAX Pro 会员人数已经突破 3 万,客户平均贡献达到普通会员 3 倍。

携手腾讯,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消费场景

不断加码线上投入,促进电商营收。目前公司拥有 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订阅号、B2C 官网等线上渠道。2019 年线上平台实现营收 7591.94 万元,增速达到 67.42%,销售占比达到 3.09%。公司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共享供应链, 产品类型及价格一致,线上线下平台的打通,有助于公司私域流量和公共流量的相互转化。

高瓴资本是A股不可忽视的风向标,而在美股持有60家公司的股票,以 生物医疗、互联网 科技 为主要布局领域,持有市值超过74亿美元。

高瓴前十大重仓股中,中概股占据了7个席位,爱奇艺、百济神州、京东、好未来、阿里巴巴、拼多多、泰邦生物七家企业的持有市值合计超过33.8亿美元,占总持有市值的45.6%。这显示高瓴依然看重中国企业的发展潜力。今年年初,更为人关注的是对格力电器的大手笔投资,高瓴资本斥资400多亿元收购了格力电器15%的股权。这也是高瓴资本在实体产业最新最重磅的一笔投资。

本文由北京中和应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投资顾问 关勃(执业编号:A0150614050001)编辑整理。内容仅供教学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151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