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Logrotate是基于CRON来运行的,其脚本是「/etc/cron.daily/logrotate」:
实际运行时,Logrotate会调用配置文件「/etc/logrotate.conf」:
这里的设置可以理解为Logrotate的缺省值,当然了,可以我们在「/etc/logrotate.d」目录里放置自己的配置文件,用来覆盖Logrotate的缺省值。
Logrotate的演示
按天保存一周的Nginx日志压缩文件,配置文件为「/etc/logrotate.d/nginx」:
如果你等不及CRON,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手动执行:
当然,正式执行前最好通过Debug选项来验证一下,这对调试也很重要:
BTW:类似的还有Verbose选项,这里就不多说了。
Logrotate的疑问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在前面Nginx的例子里声明日志文件的时候用了星号通配符,也就是说这里可能涉及多个日志文件,比如:access.log和error.log。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就明白了,sharedscripts的作用是在所有的日志文件都轮转完毕后统一执行一次脚本。如果没有配置这条指令,那么每个日志文件轮转完毕后都会执行一次脚本。
它们都是用来控制保存多少日志文件的,区别在于rotate是以个数为单位的,而maxage是以天数为单位的。如果我们是以按天来轮转日志,那么二者的差别就不大了。
前面我们说过,Logrotate是基于CRON运行的,所以这个时间是由CRON控制的,具体可以查询CRON的配置文件「/etc/crontab」,可以手动改成如23:59等时间执行:
如果使用的是新版CentOS,那么配置文件为:/etc/anacrontab。
以Nginx为例,是通过postrotate指令发送USR1信号来通知Nginx重新打开日志文件的。但是其他的应用程序不一定遵循这样的约定,比如说MySQL是通过flush-logs来重新打开日志文件的。更有甚者,有些应用程序就压根没有提供类似的方法,此时如果想重新打开日志文件,就必须重启服务,但为了高可用性,这往往不能接受。还好Logrotate提供了一个名为copytruncate的指令,此方法采用的是先拷贝再清空的方式,整个过程中日志文件的 *** 作句柄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需要通知应用程序重新打开日志文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拷贝和清空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可能会丢失部分日志数据。
BTW:MySQL本身在support-files目录已经包含了一个名为mysql-log-rotate的脚本,不过它比较简单,更详细的日志轮转详见「 Rotating MySQL Slow Logs Safely 」。
…
熟悉Apache的朋友可能会记得 cronolog ,不过Nginx并不支持它,有人通过mkfifo命令曲线救国,先给日志文件创建管道,再搭配cronolog轮转,虽然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效率上有折扣。另外,Debian/Ubuntu下有一个简化版工具savelog,有兴趣可以看看。
log是日志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直接打开查看内容,具体方法为:
1、Log文件上右键,然后选择【打开方式】--再选择【记事本】,如下图所示。
2、之后我们就可以查看到Log文件内容了,如下示意图所示。
有时候时间记事本打开某些Log文件里面全是乱码又或者Log文件太大,比如超过100M,那么使用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就无法打开此类Log文件,需要借助一些更为专业的Log文件查看器。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下载LogViewPro工具。
2、下载后解压文件,然后直接运行名为“LogViewPro”应用程序文件即可打开软件即可。
3、接下来我们再从顶部左侧的【文件】菜单选择【打开】。
4、最后通过浏览,找到电脑中的Log文件,将其打开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