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ews怎么对arma模型运用aic准则

eviews怎么对arma模型运用aic准则,第1张

简单方法:EViews6.0的ADFtest自动给出BIC滞后长度。

滞后阶数越大,自由度就越小。

一般根据AIC和SC取值最小准则来确定阶数。

如果AIC和SC并不是同时取值最小,采用LR检验进行取舍。

如果时序数据样本容量小,这和盯坦时AIC和SC准则可能需要谨慎,还是需要根据经验验证。自己的经验看,这时一般比较滞后1、2、3阶基本可以得到较好结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eviews6.0软件确定最大滞后阶数, 在var估计结果窗口中点击view/lag structure/lag length criteria 输入最大滞后阶数,以*号最多的阶数确定滞后阶数。

AIC 和SIC 都是人为规定的标准

其原理是,当构建模型时,增唤桐加自变量个数会使拟合度增加,但是也会有可能增加无关自变量。人们在减小自变量个数和增加拟合度之间的权衡方法就是AIC和SIC标准。

最小的AIC和SIC代表着拟合与自变量则蚂个数的最佳权衡。

但是因为侧重点,也就是算法不用,往往AIC和SIC所选出的最大滞后不同。

我也刚做过,不知道是和你的一样不。仿真模型输出数据Y

直接在matlab里编程

z=iddata(Y)

armax(z,'na',na,'nc',nc)

就这两条语句就ok,其唯闷中na,nc是你自己需要的阶次,自己输入。比如,我想要阶次为10,就袭困写成armax(z,'na',10,'nc',10)

希望能帮到你指禅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221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