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116&t=164131
那把内容复制给你(声明:以下内容来自上述链接):
文章标题 : Ubuntu 8.10 WN322g+ USB 无线上网最佳解决方案
帖子发表于 : 2008-11-06 0:45
注册: 2008-10-25 17:30
帖子: 12
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用ndiswrapper安装windows的驱动,然后卸载自带的Network Manager,然后安装WICD1.5.2版本
方法如下:
写在前面,怕各位 *** 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建议大家还是在卸载自带Network Manager前先下载一个Network Manager.deb安装包,免得出现问题不能恢复
下载WICD 1.5.2
方便大家,这里提供下载啦 :em11
附件:
wicd_1.5.2-1_all.deb [222.09 KiB]
被下载 520 次
Step 1
坚决卸载这个诟病多多的自带的Network Manager
sudo apt-get autoremove network-manager
Step 2
双击wicd.deb安装包,自动安装
Step 3
重启Ubuntu,然后自动找到了无线网络,点击连结!一切正常,非常稳定以及速度非常快。
附:Ndiswrapper安装驱动的流程
首先安装Ndiswrapper以及Window自带的驱动,参照这个文章,为了方便大家查看,就再引用过来,如下
或者直接看这个链接 viewtopic.php?f=116&t=161968
ivanfong 写道:
Ubuntu 8.10下安装WN322g+无线网卡
*****************************************
本文为Linux菜鸟(就是我啦-_-!!!)通过借鉴网上的文章(查阅了巨量的文章)修改而成,即使这样还是让我遇到了一些麻烦,作为Linux菜鸟真是可悲。具体引用处已经不得而知,望原作者原谅
所有 *** 作都是在Root用户下进行的,至于怎么打开Root用睁盯侍户,请搜下论坛,反正我在User下觉得 *** 作不顺,老是提示不能修改东西。
这里就不嫌麻烦把要用到的驱动和ndiswrapper软件包再发一次,方便大家
附件:
附件 wifi.tar.gz 已经无效
借用windows下的WN322g+的驱动,在Linux下安装
芯片组比较新,是zd1215,ubuntu 8.04中使用的kernel(2.6.24-16-server)能够识别为zd1211,但是却无法配置使用。试过很多办法,想在内核中加入合适的本地驱动,都没有成功。只好改用ndiswrapper,见:http://ndiswrapper.sourceforge.net/ ,该工具可以使用windows的无线网卡驱动程序为linux 提供网卡支持。相当于在windows驱动程序的包装器--包悉吵装为Linux下可用的驱动。
以下安装过程,其他无线网卡应该也适用则悄。
安装步骤如下:
Step 1:预备工作
插入usb网卡 ,其实现在通过lsusb命令可以看到系统识别了,但是就是不可用,因为芯片的发射部分比驱动新。
打开终端
命令行 v@ubuntu:/media/TMP/ivanubuntu/wifi$ lsusb
屏幕显示如下:
Bus 005 Device 002: ID 0ace:1215 ZyDAS WLA-54L WiFi
Bus 005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
Bus 004 Device 001: ID 1d6b:0001 Linux Foundation 1.1 root hub
Bus 003 Device 001: ID 1d6b:0001 Linux Foundation 1.1 root hub
Bus 002 Device 001: ID 1d6b:0001 Linux Foundation 1.1 root hub
Bus 001 Device 001: ID 1d6b:0001 Linux Foundation 1.1 root hub
Step 2:准备ndiswrapper软件以及WN322g+的Windows驱动
Windows下的驱动可以去TP-LINK的主页下载,这里只用到两个文件:
ZD1211BU.INF和ZD11BUXP.SYS
准备ndiswrapper安装包,这个是加载Windows驱动所必须的
ndiswrapper-common ndiswrapper-utils-1.9
可以去网上下载,我是从DVD光盘里面直接提取的,在Windows下用虚拟光驱浏览Ubuntu 8.10DVD光盘就可以找到ndiswrapper文件夹,里面就包含这两个文件。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通过网上搜寻的话一定要注意版本和适用的内核,我就是因为下载了个不同的版本后导致安装不上,或者不能加载驱动!!!
Step 3:安装ndiswrapper
如果可以上网就命令行下输入:
apt-get install ndiswrapper-common ndiswrapper-utils-1.9
如果不可以上网就手动安装,有几种方法,我是直接提取的.deb安装包的,双击就可以安装,方便!如果下载的是其他源码,就要编译安装了。
附编译安装步骤:
解压
终端-cd命令到解压的目录
例如这是我的文件路径 cd /media/TMP/ivanubuntu/ndiswrapper
安装:
make
sudo make install
附:卸载的命令
sudo make uninstall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v@ubuntu:/$ ndiswrapper
install/manage Windows drivers for ndiswrapper
usage: ndiswrapper OPTION
-i inffile install driver described by 'inffile'
-a devid driver use installed 'driver' for 'devid' (dangerous)
-r driver remove 'driver'
-l list installed drivers
-m write configuration for modprobe
-ma write module alias configuration for all devices
-mi write module install configuration for all devices
-v report version information
where 'devid' is either PCIID or USBID of the form XXXX:XXXX,
as reported by 'lspci -n' or 'lsusb' for the card
v@ubuntu:/$
看到这个放心了
Step 4: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终端下CD进入到网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的目录 ,里面应该包含ZD1211BU.INF和ZD11BUXP.SYS两个文件
我放的位置是
v@ubuntu:/$cd /media/TMP/ivanubuntu/wifi
如果是其他网卡,也要找到相应的inf和sys文件。如果驱动程序是exe或者cab格式,需要用zip或者cabextract工具解开并找到上述文件。
安装驱动程序 ,执行:
ndiswrapper -i ZD1211BU.INF
Step 5:查看驱动程序是否安装, 顺便得到Linux下的网卡名称
root@dell:~/54u# ndiswrapper -l
显示如下:
zd1211bu : driver installed
device (0ACE:1215) present (alternate driver: zd1211rw)
由上可知,网卡名称为zd1211rw
Step 6:设置 系统启动时加载
编辑/etc/modules文件,在末尾加入 ndiswrapper
就是找到这个位置的这文件,打开就可以编辑了
执行depmod ,检查当前加载的模块,如果没有报错,才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depmod -a
Step 7:加载mdiswrapper模块 :
modprobe ndiswrapper
Step 8:加载wlan0:
root@dell:~/54u# ndiswrapper -m
adding "alias wlan0 ndiswrapper" to /etc/modprobe.d/ndiswrapper ...
************************************************************************
*
* The update-modules command is deprecated and should not be used!
*
************************************************************************
Step 9:在ubuntu的模块黑名单上加上网卡的名称
该黑名单的作用就是不用ubuntu加载,而是自行负责加载。
网卡名称就是在执行“ndiswrapper -l”时的提示中找到的那个,这里是“zd1211rw”;在/etc/modprobe.d/blacklist文件末尾加入“blacklist zd1211rw”即可。
Step 10:重启ubuntu
Step 11:查看网卡是否识别
执行iwconfig命令,应该有类似下面的输出:
wlan0 IEEE 802.11g ESSID:"TP-LINK"
Mode:Managed Frequency:2.437 GHz Access Point: 00:1D:0F:85:7B:76
Bit Rate=54 Mb/s Tx-Power:-2147483648 dBm Sensitivity=0/3
RTS thr:off Fragment thr:off
Encryption key:off
Power Management:off
Link Quality:4/100 Signal level:-93 dBm Noise level:-96 dBm
Rx invalid nwid:0 Rx invalid crypt:0 Rx invalid frag:0
Tx excessive retries:0 Invalid misc:0 Missed beacon:0
Step 12:启动网卡
输入:
ifconfig wlan0 up
如果你的无线设置有密码就要设置以下步骤,如果没有密码就可以不用设置了,安装Ndiswrapper以及驱动完成!
*****************************************************
Step 13:
在图形界面下设置你的连接,界面和Windows一样应该很简单,可以只设置密码部分,其它都自动获取
我这里是通过DHCP获取,如果静态ip地址,可以在网上参考其他文档,其实也很简单,会Windows就会设置的。
设置完毕。
这种方法的缺点(这也是我开始不打算使用的原因)是,占用CPU较高,本来USB网卡比PCI网卡就消耗CPU,通过包装器ndiswrapper做翻译就更消耗资源。
至此你可以正常上网了,不过我的情况是用Ubuntu 8.10自带的网络管理软件十分不稳定,而且只可以上10几分钟就断了,再连接就再也连不上,系统占用也很高,网络信号也不稳定,网速也慢!!!!!!!所以看到有人用WICD来管理无线网络,也就测试了下,结果发现简直太爽了,所以以下步骤才是精华。若想正常就往下看,本小节结束。
******END******
附件:
Screenshot-首选项.png
Screenshot-首选项.png [ 25.17 KiB | 被浏览 819 次 ]
一般 还行 不错 很好 非常好
页首
用户资料
2 楼 xshitler
文章标题 : Re: Ubuntu 8.10 WN322g+ USB 无线上网最佳解决方案
帖子发表于 : 2008-11-14 14:59
头像
注册: 2007-08-18 11:48
帖子: 5
好帖~留个脚印~以便日后参考~
一般 还行 不错 很好 非常好
页首
用户资料
3 楼 deihon
文章标题 : Re: Ubuntu 8.10 WN322g+ USB 无线上网最佳解决方案
帖子发表于 : 2008-12-28 10:57
注册: 2008-09-30 14:59
帖子: 19
求助:虽然无线上网卡跟你的不一样,但是一路下来没有多少问题,只有以下两点:
$ ndiswrapper -l
cdmamdm : driver installed
device (05C6:3197) present
cdmaser : driver installed
device (05C6:3197) present
这里没有显示无线上网卡的名字,我的无线上网卡是方正颐和CU611型号的。
另外 $Viwconfig
wlan0 IEEE 802.11abgn ESSID:""
Mode:Managed Frequency:2.412 GHz Access Point: Not-Associated #这里无法找到接入点
````````````````````````````````````````````
Tx-Power=15 dBm
Retry min limit:7 RTS thr:off Fragment thr=2352 B
Link Quality:0 Signal level:0 Noise level:0
Rx invalid nwid:0 Rx invalid crypt:0 Rx invalid frag:0
Tx excessive retries:0 Invalid misc:0 Missed beacon:0
无法找到接入点,一路都顺顺的,不过无法识别接入点,奇怪。我在win下面可以识别的很好的阿。
能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么?
雾化吸入疗法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2化气道.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雾化疗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一)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
为了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呼吸道内必须处于体温饱和湿度状态(即在37ºC时气道内的湿度为100%,即44mg/L)。影响呼吸道的湿化及加温:①吸入寒冷而干燥的气体.②高热。③过度通。④逗桐汪气经口呼吸或建立人工气道时。⑤呼吸道疾病。
(二)吸如气体湿度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 吸入气体湿化不足。
(1) 损伤粘液-纤毛系统
(2) 肺功能下降
(3) 引起呼吸道炎症
2. 吸入气体湿化过度。
(1) 粘液-纤毛系统受损,过度水化,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排列紊乱。
(2) 肺功能下降,换气功能受损,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加,PaO2↓,肺顺应性下降。
(3) 引起水中毒,肺水肿(对心肾功能不全及小儿应注意)。
(三)雾化对局部病变的治疗
(四)雾化吸入对肺外疾病的治疗,如:酒石酸麦角胺治疗偏头痛
二 影响雾粒在呼吸系统内沉积及起效的因素
保持水滴本身的稳定性是雾化治疗的前提,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水滴颗粒的体积及性质。(2)颗粒的浓度。(3)空气湿度。稳定的条件:直径0.3-0.7um,浓度100-1000/L,一般雾化器产生为直径0.5-3um
(一) 雾粒的性质
引起雾粒沉积的物理学机制有:
(1)撞击沉积。(2)重力沉积。(3)弥散沉积。(4)拦截沉积。(5)静电吸引沉积
雾粒直径与沉积部位的关系
颗粒体积(直径)
沉积部位
主要沉积方法
>10
口腔(胸外区)
撞击沉积
5-10
气管及2气管树(气管及气管区)
撞击沉积
1-10
支气管-细支气管
撞击+重力沉积
1-5
细支气管
重力沉积
≤3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肺区)
重力沉积
0.25-0.5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肺区)
稳定,极少见
<0.25
肺泡
弥散沉积
(二) 呼吸的类型
雾滴在肺内沉积的多少与吸入气体的体积量正相关而与通气频率呈负相关,理想的呼吸形式为:由功能残气位用口慢慢深吸气(0.5L/sec)在吸气末屏气约5-10S,再迅速呼气。
(三) 雾粒释放的速度(流速)
射流式雾化器及超声雾化器释出的雾粒流速较符合
(四) 病人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状态
(五) 雾粒的药代动力学因素
吸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对气溶胶吸入疗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气轮携溶胶吸人的目的是药物在肺内局部发生治疗作用,则选用那些吸入气道内局部生物活性高的,而吸收至全身却很快灭活的药物(如皮质激素)。如果药物仅仅是经过气道吸收而在全身其他部位发挥作用,则选用山仔呼吸道粘膜吸收较好,局部代谢率低的药物。
(六) 雾化吸入的辅助装置
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在距离患者气管内管30cm处放置雾化发生装置可增加气溶胶在肺内的沉降率,这是因为呼吸机送气管道起着可积累气溶胶微粒的储贮雾器(spacer)的作用。
三 气溶胶发生装置
(一) 雾化器
1小剂量雾化器(small volume nebunizer ,SVN)又称喷射雾化器.手动雾化器.医用雾化器或湿式雾化器。目前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工作原理:压缩空气或氧气(驱动力)以高速气流通过细口喷嘴,根据Venturi效应,在喷嘴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液罐药液卷进高速气流并将其粉碎成大小不一的雾滴,其中99%以上的为大颗粒的雾滴组成,通过喷嘴的拦截碰撞落回贮液罐内剩下的细小雾粒以一定的速度喷出,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临床上应用喷射雾化器可对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抗过敏药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一般喷射雾化器的驱动气流量为6L/min-8L/min,置于贮液罐内的药液为4ml-6ml,对与雾化粘性高的溶液,可加大驱动气流,但最高气流不超过12L/min。使用方法:①将待吸入的药物放入贮液罐;②将贮液罐中的药物稀释至4ml-6ml③调节气体的流量(常用8L/ min);④将喷嘴和面罩与患者相连;⑤嘱患者缓慢呼吸(正常潮气量),间隔定时作深吸气到肺总量时可屏气4s-10s;⑥持续雾化时间约15min;⑦观察患者雾化吸入后的效果及副作用。
2超声雾化器 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换成超声薄板的高频振动,高频振动使药液转化成气溶胶雾粒。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小与超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成反比:振动频率越高气溶胶颗粒越小;相反,超声波振动的强度与其气溶胶颗粒的多少成正比:即振动越强,产生气溶胶微粒的量就越多,密度也越大。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微粒直径为3.7um -10.5um。注意的是有缺氧或低氧血症的患者要慎用或不能长时间用,因为它产生的气溶胶的密度大,吸入后气道内氧分压相对偏。
(一) 定量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s,MDIs)
MDIs为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它具有定量. *** 作简单.便于携带.随时可用.不必定期消毒.无院内交叉感染问题等优点,因此其使用广泛受到欢迎。
1. 工作原理 密封的贮药罐内盛有药物和助推剂(常用氟利昂),药物溶解或悬浮于液态的助推剂内,药液通过一个定量阀们可与定量室相通再经喷管喷出。助推剂在遇到大气压后因突然蒸发而迅速喷射,卷带出药液并雾化成气溶胶微粒。MDIs所产生的气溶胶微粒直径约为3um -6um。
2. 正确使用方法 每次使用前应摇匀药液,患者深呼气至残气位,张开口腔,置MDIs喷嘴于口前4cm处,缓慢吸气(0.5L/s)几乎达肺总量位,于开始吸气时即以手指揿压喷药,吸气末屏气5s-10s,然后缓慢呼气至功能残气位。休息3min左右可重复再使用一次。除婴儿外,此方法适于吸入任何药物的所以患者。
3. 特殊的MDIs MDIs借助贮雾器可提高气溶胶雾化吸人疗效,这是因为应用贮雾器可降低自MDIs喷射的气溶胶初速度,增加MDIs喷口与口腔之间的距离,减少气溶胶微粒在口腔中的沉降;MDIs与贮雾器连接的最大的优点是患者在喷药和吸气的协调动作不作要求。它可使用于对掌握MDIs常规使用方法有困难的患者或不能配合的儿童.婴幼儿患者。但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二) 干粉吸入器
1. 单剂量吸入器 常有旋转式或转动式吸入器,其旋转盘和转动盘上带有锐利的针,待吸入的药物干粉剂则盛于胶囊内。使用时将药物胶囊先装入吸纳器,然后稍加旋转即让旋转盘和转动盘上的针刺破胶囊,患者通过口含管进行深吸气即可带动吸纳器内部的螺旋叶片旋转,搅拌药物干粉使之成为气溶胶微粒而吸入。单剂量吸入器雾化微粒于肺内的沉降率约为5%-6%,应用较少,常用于色干酸钠干粉的吸入以预防儿童过敏性哮喘。
2. 多剂量吸入器 常有涡流式吸入器(turbuhaler)和碟式吸入器(diskhaler). 待吸入的药物干粉剂则盛于胶囊内。吸入器内一次可装入多个剂量。使用时旋转外壳或推拉滑盘每次转送一个剂量,患者拉起连有针锋的盖壳将装有药粉的胶囊刺破,即可口含吸入器的吸嘴以深吸气将药粉吸入,吸气后屏气5s-10s再缓慢呼气。多剂量吸入器可反复使用,吸入气溶胶微粒为纯药粉,不含助推剂和表面活化物, *** 作方法比较简单,携带也较方便,因此颇受患者欢迎,也符合环保要求。多剂量吸入器的最大优点还在于药粉的吸入是靠患者的呼吸驱动,不需要刻意呼吸配合和用手揿压的协调动作。缺点是对于呼吸肌力降低的COPD患者.严重哮喘发作患者以及呼吸肌力较弱的婴幼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使用可能受限。
喷射雾化器. MDIs和干粉吸入器的优缺点:
小剂量雾化器(SVN)
可连续或多次给予较大剂量;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动作;无需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雾化器易污染,导致交叉及院内感染;费用昂贵;吸入药物浪费严重;吸入药物有一定的选择;需要高压气流作为动力;治疗时间较长。
MDIs
方便.价格较低廉。
需要患者协调呼吸动作;口咽部气溶胶沉降较多;难以输送较大药物剂量;药物有一定的选择;患者可能滥用;以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MDIs加贮雾器
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配合;口咽部气溶胶沉降较少;增加雾化吸入疗效。
贮雾器携带不方便;比单用MDIs增加费用。
干粉吸入器
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配合;患者呼吸启动喷药;无需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需要较高的吸气气流;药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难以输送较大药物剂量。
四 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 气道阻塞性疾病
气溶胶吸入疗法可用以防治气道阻塞性疾病。其中雾化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主要为预防用药;而吸入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则只要为治疗用药。气道阻塞性疾病气溶胶疗法
药物名称
与气道作用的受体及作用时间
药物剂量(mg)及其用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