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跳骤停的早期诊断
意识消失,呼吸行为停止,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ECG示:停搏、室颤、心电机械分离.
(二)安置复苏体位
正确的复苏体位是仰卧位,小心放置病人仰卧在坚实平地上,转动时应一手托住病人颈部,另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病人沿其躯体纵轴整体地翻转到仰卧位.
(三)开放气道(A)
开放气道保持呼瞎亮吸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颏法,也可采用仰头举颈法(对有颈椎损伤者不宜)或双手托颌法.
(四)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即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用耳及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分别听和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声及气体呼出,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五)重建呼吸(B)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借助抢救者用力呼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见上节).
(六)重建循环(C)
触摸颈动脉,如无搏动,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剑突以上4-5cm处;按压频率:80~100次/分,每5次心脏按压后,行人工呼吸一次; 深度为3.8~5.0cm;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挤压适当,防止血气胸,心包积液发生.
(七)单人或双人复苏
1、单人 *** 作:由同一抢救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做穗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2∶15.
2、双人 *** 作:一人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另一人作胸外心脏纯神卜按压5次,以后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1∶5,如此反复进行. *** 作过程中,除须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外,通气不能与按压同时进行,双人轮换抢救位置时,可在完成一轮通气与按压后的间歇中进行,不应中断抢救时间大于5秒以上.
(八)心前区捶击
心前区捶击主要用于1min内目击心搏骤停或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两种情况.如无效,可重复1次或立即进行ABC步骤.
basic life support ,BLS大陆称“基本生命支持”或“基础生命支持”;台猛搏湾称为“基本救命术”或“基本急救术”
BLS的程序:判断、启动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心肺复苏(CPR)中的ABC和“D”(除颤)
生存链
1、尽早呼救
2、尽早心肺脑复苏(CPR)
3、尽早除竖知晌颤(AED)
4、尽早高级心脏复苏(ACLS)
徒手心肺复苏程序
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
2)判断患者反应 (Response)
3)呼救/报警(EMS系统)
4)开放气道(Airway)
5)人工呼吸(Breath)
6)人工循环余锋(Circulation)
Sign of Heart attack &strock
Adult CPR
AED &CPR
Pediatric Chain of survival
Pediatric CPR
FBAO (Adult,Child,Infant)
Special Resuscitatio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