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和EPROM是什么?

ROM和EPROM是什么?,第1张

ROM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EPROM由以色列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是一种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的计算机储存芯片——即非易失性的(非挥发性)。它是一组浮栅晶体管,被一个提供比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压更高电压的电子器件分别编程。

一旦编程完成后,EPROM只能用强紫外线照射来擦除。通过封装顶部能看见硅片的透明窗口,很容易识别EPROM,这个唯银厅窗口同时用来进行紫外线擦除。可以将EPROM的玻璃窗对准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就可以擦除。

扩展资料:

ROM的种类:

1、ROM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存储器。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

2、PROM

可编程程序只读存储器之内部有行列式的熔丝,是需要利用电流将其烧断,写入所需的资料,但仅能写录一次。 PROM在出厂时,存储的内容全为1,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中的某些单元写入数据0, 以实现对其“编程”的目的。

3、EPROM

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利用高电压将资料编程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搏态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使用。通常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4、OTPROM

一次编程只读存储器(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之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编程写入之后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设置透明窗。

5、EEPROM

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指隐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之运作原理类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6、快闪存储器

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的每一个记忆胞都具有一个“控制闸”与“浮动闸”,利用高电场改变浮动闸的临限电压即可进行编程动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ROM

百度百科-EPROM

EPROM指的是“丛困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即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它的特点是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后即可进行再编程,但是缺点是擦除需要使用紫外线照射一定的时间。

EPROM是非常有用的硬件或机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领域中使用。EPROM用于计算机BIOS中,以便存储引导加载程序渗清念,该引导加载程序将初始化计算机并加载非常基本的BIOS *** 作系统,以加载常规 *** 作系统。

eprom工作程序

EPROM的编程需要使用编程器完成。编程器是用于产生EPROM编程所需要的高压脉冲信号的装置。编程时将EPROM的数据送到随机存储器中,然后启动编程程序,编程器便将数据逐行地写入EPROM中。

一正弊片编程后的EPROM,可以保持其数据大约10~20年,并能无限次读取。擦除窗口必须保持复盖,以防偶然被阳光擦除。老式电脑的BIOS芯片,一般都是EPROM,擦除窗口往往被印有BIOS发行商名称、版本和版权声明的标签所复盖。现在EPROM已经被EEPROM取代(电擦除只读寄存器)。

EPROM是一种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后即可进行再编程的ROM内存,写入前必须先把里面的内容用紫外线照射它的IC卡上的透明视窗的方式来清除掉。这一类芯片比较容易识别,其封装中包含有“石英玻璃窗”,一个编程后的EPROM芯片的“石英玻璃窗”一般使用黑色不干胶纸盖住, 以防止遭到阳光直射。[1]

EPROM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

,解决了P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EPROM芯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装上,开有一个玻璃窗口,透过该窗口,可以看枝陪到其内部的集成电路,紫外线透过该孔照射内部芯片就可以擦除其内的数据,完成芯片擦除的 *** 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EPROM内资料的写入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往芯片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的,如27C020(8*256K)是一片2M Bits容量的EPROM芯片。EPROM芯片在写入资料后,还要以不透光的贴纸或胶布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围的紫外线照射而使资料受损。 EPROM芯片在空白状态时(用紫外光线擦除后),内部的每一个存储单元的数据都为1(高电平)。

(概述图片来源:[1])

2特点

EPROM的编程需要使用编程器完成。编程器是用于产生EPROM编程所需要的高压脉冲信号的装置。编程时将EPROM的数据送到随机存储器中,然后启动编程程序,编程器便将数据逐行地写入EPROM中。[2]

一片编程后的EPROM,可以保持其数据大约10~20年,瞎搭誉并能无限次读取。擦除窗口必须保持覆盖,以防偶然被阳光擦除。老式电脑的BIOS芯片,一般是EPROM,擦除窗口往往被印有BIOS发行商名称、版本和版权声明的标签所覆盖。

一些在快闪记忆体出现前生产的微控制器,使用EPROM来储存程序的版本,以利于程式开发;如使用一次性可编程器件,在调试时将造成严重浪费。

3工作原理

EPROM是可编程器件,主流产品是采用双层栅(二

双层栅结构(图一)[3]

层poly)结构,主要结构如图一所示。

浮栅中没有电子注入时,在控制栅加电压时,浮栅中的电子跑到上层,下层出现空穴.

由于感应,便会吸引电子,并开启沟道.

如果浮栅中有电子的注入时,即加大的管子的阈值电压,

沟道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达成了开关功能。

EPROM的写入过程(图二)[3]

如图二所示,这是EPROM的写入过程,在漏极加高压,电子从源极流向漏极沟道充分开启.在高压的作用下,电子的拉力加强,能量使电子的温度极度上升,变为热电子(hot electrON).这种电子几乎不受原子的振动作用引起的散射,在受控制栅的施加的高压时,热电子使能跃过SiO2的势垒,注入到浮栅中.

在没有别的外力的情况下,电子会很好的保持着.在需要消去电子时,利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给电子足够的能量,逃逸出浮栅。[3]

EEPROM的写入过程,是利用了隧道效应,即能量小于能量势垒的电子能够穿越势垒到达另一边.

量子力学认为物理尺寸与电子自由程相当时,电子将呈现波动性,这里就是表明物体要足够的小.

就pn结来看,当p和n的杂质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并且空间电荷极少时,电子就会因隧道效应向导带迁移.

电子的能量处于某个级别允许级别的范围称为"带",较低的能带称为价带,较高的能带称为导带.

电子到达较高的导带时就可以在原子间自由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电流。

EEPROM写入过程,如图3所示,根据隧道效应,包围浮栅的SiO2,必须磨段极薄以降低势垒。

源漏极接地,处于导通状态.在控制栅上施加高于阈值电压的高压,以减少电场作用,吸引电子穿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3794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