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仿真平面路由协议——Flooding

matlab仿真平面路由协议——Flooding,第1张

做仿真实验不御宏难,里面有既定的程序,当链路状态发掘带生变化时要用Flooding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此算法不要求维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相关的路由计算,仅要求判拆芦接收到信息的节点以广播方式转发数据包。

单一种类的路由协议配置我们虽然有了不少的讲解,那么对不同种类的的路由协议,所进行的配置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来归纳一下。这样大家可以进行一下比较学习。我们都知道路由器的功能主要是定址和转发定址是通过路由算来实现的路由演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资讯添到路由表中,而转发则是通过路由表进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讯更新维护路由表,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讯就涉及到了路由协议?这些呢?我来告诉大家.

路由协议主要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由网路管理员手工输入?

动态路由: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适应网路拓扑或流量的变化?

路由协议配置之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route+非直连网段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你的S口和E口+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config

#exit

动态路由按照是否在一个自治系统内使用又可以分为内部闸道器协议IGP和外部闸道器协议BGP,常见的内部闸道器协议有RIPOSPF等外部闸道器协议有BGPBGP-4这里主要说下内部闸道器协议,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一种距离向量选择路由协议由于它的简单可靠便于配置所以使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它最多支丛纳援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所以只适合小型的网路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资讯广播也是造成网路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路由协议配置之RI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network_number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IGRPInteroorGatewayRoutingProtocolIGRP由于突破了15跳的限制,成为了当时大型CISCO网路的首选协议RIP与IGRP的工作机制,均是从所有配置介面上定期发出路由更新?但是,RIP是以跳数为度量单位IGRP以多种因素来建立路由最佳路径频宽Bandwidth,延迟Delay,可靠性Reliability,负载LOAD等因素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支援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

路由协议配置之IGR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igrp100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

#exit

注意:

1编号的有效范围为1-65535,编号用确定一组区域编号相同的路由器和介面

2不同的编号的路由器不参与路由更新

EIGRPEnhanced 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EIGRP是缺郑哗最典伏行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点,使用散射更新演算法,可实现很高的路由效能?EIGRP特点是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传送部分更新路由?支援可变长子网掩码VSLM,具有相同的自治系统号的EIGRP和IGRP之间,可无缝交换路由资讯?

路由协议配置之EIGRP的配置和IGRP的大致相同

routerconfig

#routereigrp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numberrouterconfig-router

#exit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介面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路型别等链路状态资讯通过链路状态公告LSA释出到网上的每台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通过LSA资讯建立一个关于网路的拓扑资料库可以在大型网路中使用而且它支援VLSM使用频宽作为度量值收敛速度快通过分割槽实现高效的网路管理?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ospf33为程序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直连网段+直连网段+子网掩码的反码反码就是万用字元+区域号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区域号必须相同

routerconfig-router

#exit

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如果选择相同的程序号理论上会造成冲突但经过实际测试是可以相同的?

根据路由算法对网络变化的适应能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含码即非野老消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颂知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即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比较大。

这里“代价”并不一定是仅指“钱”,而是由一个或几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种度量(metric),如链路长度、数据率、链路容量、是否要保密、传播时延等,甚至还可以是一天中某一个小时内的通信量、结点的缓存被占用的程度、链路差错率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08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