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雷诺方程的那个边界条件 dpdx =0 matlab

如何实现雷诺方程的那个边界条件 dpdx =0 matlab,第1张

解决边界问题,可以用山纤凳matlab内置的ode函数。

解竖轮决边逗旅界-初值问题(偏微分方程),可以用MATLAB内置的pdepe函数。

觉得有帮助就采纳吧。

 湍流的平均运动方程(见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提出这一方程的英国物理学家O.雷诺认为,粘性不可压缩流体作湍流运动时,流场中的瞬时参量:压力p和速度分量u、v、w 仍旧满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可将该瞬时参量分解为时间平均值p、u、v、w和在时间平均清和值上下涨落陪山的脉动值p′、u′、v′、w′,将其代入上述方程并取时间平均后,可得到用平均量表示的湍流运动方程式。雷诺本人采用的是时间平均法,后人也有采用统计平均法的,这些都芦正中称为雷诺方程。

方程的基本形式和各项物理意义都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相同。由方括弧给出的最后一项是雷诺方程的特点,它反映由湍流动量转化的应力(称为湍流应力),是未知量。因此,流动方程组不再封闭。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L.普朗特提出混合长度理论,后来人们又建立了各种数学模型,力图用流场的速度平均值来描述湍流应力,但仍未获得统一的完善的模型,它仍然是湍流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22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