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图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图,第1张

1.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

2. 全站仪坐标测量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 全站仪测坐标详细步骤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 —— 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 作步悄衡扰骤同用经纬仪 *** 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 —— 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拦纤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 ,测站坐标( , );测得:水平角 和平距 。

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 S 高程 ,测得: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平距 ,竖直角 ,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 S ( X , Y ,H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瞄准后视点 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 ——瞄准目标棱镜点 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 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 (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 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 P 点的平启旦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 dD 和角度差 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 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 programs ) (1)数据采集 (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 (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 等。

(4)数据存储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 *** 作(改名、删除、查阅)。

§ 7.2 TOPCON GTS-312 全站仪使用简介 一、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 面板上按键功能如下: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 ◢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 MENU ——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

ESC ——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 *** 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 ——电源开关键 ◢ ◣ ——光标左右移动键 ▲ ▼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 、 F2 、 F3 、 F4 ——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 ——竖盘读数;HR ——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 ——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 HD ——水平距离; VD ——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 SD ——斜距; * ——正在测距; N ——北坐标,x E ——东坐标,y Z ——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二、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 1、角度测量模式 功能:按 ANG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

第 1 页 F1 OSET :设置水平读数为:0°00ˊ00"。 F2 HOLD :锁定水平读数。

F3 HSET :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 F4 P1↓: 进入第 2 页。

第 2 页 F1 TILT :设置倾斜改正开关。 F2 REP : 复测法。

F3 V% : 竖直角用百分数显示。 F4 P2↓: 进入第 3 页。

第 3 页 F1 H-BZ :仪器每转动水平角 90°时,是否要蜂鸣声。 F2 R/L :右向水平读数 HR/ 左向水平读数 HL 切换,一般用 HR 。

F3 CMPS :天顶距 V/ 竖直角 CMPS 的切换,一般取 V 。 F4 P3↓:进入第 1 页。

2、距离测量模式 功能:按 ◢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 PSM 、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第 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 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 F3 S/A : 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 PSM )、大气改正值( PPM )。

F4 P1 ↓:进入第 2 页。第 2 页 F1 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SO :距离放样测量方式。 F3 m/f/i :距离单位米 / 英尺 / 英寸的切换。

F4 P2↓: 进入第 1 页。 3、坐标测量模式 功能:按 进入,可进行坐标( N , E , H )、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 PSM 、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

第 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 Fine/Coarse/Tracking 。

F3 S/A :设置棱镜改正值( PSM ),大气改正值( PPM )常数。 F4 P1↓:进入第 2 页。

第 2 页 F1 R.HT :输入棱镜高。 F2 INS.HT :输入仪器高。

F3 OCC :输入测站坐标。 F4 P2↓:进入第 3 页。

第 3 页 F1 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 F3 m/f/i: 距离单位米 / 英尺 / 英寸切换。

F4 P3↓:进入第 1 页。 4、主菜单模式 功能:按 MENU 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

三、全站仪功能简介 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 ◢ 或 ,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 1 页的 S/A ( F3 )。 1、棱镜常数 。

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测量交会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是什么啊,

坐标测量的原理简单来说是利用角度和距离来求出两点间的坐标增量,从而得到待测点的坐标.例如,已知测站A,B点的X,Y 坐标,后视B点照准定向后,再瞄准点4,利用方位角αA4和全站仪激光测出的距离200.415,推算坐标增量ΔXA4和ΔYA4,坐标增量加上已知A点的坐标就得到待测点4点的坐标.如果要详细了解施测原理,建议系统阅读《大地测量学》等相关书籍.放样的原理与坐标测量相似,程序自动计算出待放样点的角度和距离或坐标,与实测点进行对比,根据差值前后左右移动,从而确定出待放样点.交会测量分类较多,下图所示为前方交会原理:后方交会、侧方交会等与之类似;距离交会则是在待测点P上设站,分别观测已知点A、B,测出P 点至A、B点的距离S1,S2,通过计算求的P点坐标.以上两种交会方法是常用的.。

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的具体 *** 作步骤

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 *** 作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

下面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 *** 作与使用方法。 1.全站仪的基本 *** 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参考百度知道: zhidao.baidu/question/40106767。

如何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

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一般的方法就是极坐标测量,先建站,然后定位,就可以测量了。 建站就是系统初始化。通过测量后视点和输如已知点的坐标来定位。 极坐标测量法需要有2个已知点才可以测量,在其中1个已知点建站,测量另一个已知点作为后视。

全站仪坐标测量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1、将我们的全站仪架设到已知点(基站点),打开仪器,转动望远镜后,打开激光器对中,进行整平,只上下调动其中两个脚架,将圆水准器调平后再调管水准器精平。

再看对中点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动仪器,再进行调精平,反复直到对中为止。 2、然后进入仪器菜单项,选择放样测量,进入测站设置,输入测站基点坐标后,进入后视点输入,将仪器十字丝对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后,按确定键。

这样仪器已经设置好坐标方位,再找个已知坐标点进行坐标复测,确认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外业测量工作。 3、进入菜单项,将棱镜架设到复测点位,整平,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中心,(看仪器性能而定)选择坐标测量,打出坐标与现有坐标进行对比,相差不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放样程序 4、还是进入放样测量中的放样数据,输入我们要测定的未知点坐标进行测定,输入坐标后按仪器显示角度方位进行调整,将棱镜移动到正确方位进行距离测量。

根据仪器上显示距离棱镜进行适当的前后调整。(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棱镜调平-圆水准器)直到仪器上显示为几毫米甚至更小为止,这就是我们要测定的未知点的点位。

5、测定出未知点位后,我们最好打上木桩,订上钉子,再用混泥土沿木桩四周围护好以免松动,这样放样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 全站仪以建好的建筑外墙线放点方法: 1、选择两个距离合适、地基稳固且相互通视的地方埋设控制点,命名为A点和B点。

2、在A点上架设全站仪精确整平和对中,B点上置棱镜,测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记得多测量几次,选择比较稳定的数值记录下来。 3、再将棱镜和仪器互换位置,执行第2步中同样的 *** 作。

这样一个往返测下来,AB两个控制点的平距就确定了。 4、用水准仪往返测量AB两点之间的高差。

5、假定控制点三维坐标:假定其中一个控制点的坐标,然后使用前面测量得到的平距和高差就可以推算出另一点的三维坐标,这样独立坐标系就建立完了。 举例: 假设 A、B之间的平距是100米,高程 A点比B点高2米。

就可以假定A的坐标是:X=1000.000,Y=1000.000,H=200.000。 那么可以推算出B点的坐标是:X=1100.000,Y=1000.000,H=198.000。

根据你说的有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外墙什么的,也许你需要放样的点跟这个建筑有什么相对位置关系吧。 当自己坐标系建立好以后,就可以用来测图,测出原有建筑物在你建立的坐标系中的坐标,然后绘制成图。

用全站仪测回法测三级附和导线测量及平差计算方法: 首先应该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布设控制点。控制点应该布设在地里稳固开阔的地方。

相邻两点之间要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边长尽量控制在50至350米内,且相邻导线边边长尽量相等。 导线测量前应该首先按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布设好控制点,附上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如果你的控制点都已经按导线的技术要求布设好了,就可以进入水平角和距离测量程序。

等级采用三级导线的话,用2″级仪器只需要观测一个测回,6″级仪器需要观测2个测回。 需要设备:全站仪1台(工作正常,精度可靠),棱镜和对中竿2套(参数相同,同品牌同型号最佳),计算器一个(建议卡西欧5800),导线观测记录表(需要的话可以私信我发给你)。

观测方法: 1、在第一个水平角定点上架设仪器,对中整平。 2、用盘左位照准后方点后锁死水平和竖直制动螺旋,记录水平角读数,再进去距离测量界面测量距离,把测得的平距记录下来。

3、用盘左位照准前方点,执行同样的 *** 作。 4、用盘右位照准后方点,测量并记录数据。

5、用盘右位照准前方点,测量并记录数据。 以上就是一个测回的全部 *** 作。

多个测回的情况,同样 *** 作,只是多一步水平度盘置盘的 *** 作。 内业平差:可以纯手工计算,可以手工结合excel表格自动计算,还有专门的平差软件,比如南方平差易等。

手动计算要计算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改正数,相对闭合差等。还是比较繁琐的,建议用平差软件自动平差,软件会自动生成控制测量报告,控制测量成果表等,非常方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站仪。

全站仪测坐标详细步骤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 —— 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 作步骤同用经纬仪 *** 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 —— 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 ,测站坐标( , );测得:水平角 和平距 。

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 S 高程 ,测得: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平距 ,竖直角 ,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 S ( X , Y ,H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瞄准后视点 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 ——瞄准目标棱镜点 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 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 (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 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 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 dD 和角度差 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 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 programs ) (1)数据采集 (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 (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 等。

(4)数据存储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 *** 作(改名、删除、查阅)。

§ 7.2 TOPCON GTS-312 全站仪使用简介 一、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 面板上按键功能如下: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 ◢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 MENU ——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

ESC ——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 *** 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 ——电源开关键 ◢ ◣ ——光标左右移动键 ▲ ▼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 、 F2 、 F3 、 F4 ——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 ——竖盘读数;HR ——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 ——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 HD ——水平距离; VD ——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 SD ——斜距; * ——正在测距; N ——北坐标,x E ——东坐标,y Z ——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二、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 1、角度测量模式 功能:按 ANG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

第 1 页 F1 OSET :设置水平读数为:0°00ˊ00"。 F2 HOLD :锁定水平读数。

F3 HSET :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 F4 P1↓: 进入第 2 页。

第 2 页 F1 TILT :设置倾斜改正开关。 F2 REP : 复测法。

F3 V% : 竖直角用百分数显示。 F4 P2↓: 进入第 3 页。

第 3 页 F1 H-BZ :仪器每转动水平角 90°时,是否要蜂鸣声。 F2 R/L :右向水平读数 HR/ 左向水平读数 HL 切换,一般用 HR 。

F3 CMPS :天顶距 V/ 竖直角 CMPS 的切换,一般取 V 。 F4 P3↓:进入第 1 页。

2、距离测量模式 功能:按 ◢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 PSM 、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第 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 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 F3 S/A : 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 PSM )、大气改正值( PPM )。

F4 P1 ↓:进入第 2 页。第 2 页 F1 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SO :距离放样测量方式。 F3 m/f/i :距离单位米 / 英尺 / 英寸的切换。

F4 P2↓: 进入第 1 页。 3、坐标测量模式 功能:按 进入,可进行坐标( N , E , H )、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 PSM 、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

第 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 Fine/Coarse/Tracking 。

F3 S/A :设置棱镜改正值( PSM ),大气改正值( PPM )常数。 F4 P1↓:进入第 2 页。

第 2 页 F1 R.HT :输入棱镜高。 F2 INS.HT :输入仪器高。

F3 OCC :输入测站坐标。 F4 P2↓:进入第 3 页。

第 3 页 F1 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 F3 m/f/i: 距离单位米 / 英尺 / 英寸切换。

F4 P3↓:进入第 1 页。 4、主菜单模式 功能:按 MENU 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

三、全站仪功能简介 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 ◢ 或 ,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 1 页的 S/A ( F3 )。 1、棱镜常数 。

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测量交会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是什么啊,

坐标测量的原理简单来说是利用角度和距离来求出两点间的坐标增量,从而得到待测点的坐标.例如,已知测站A,B点的X,Y 坐标,后视B点照准定向后,再瞄准点4,利用方位角αA4和全站仪激光测出的距离200.415,推算坐标增量ΔXA4和ΔYA4,坐标增量加上已知A点的坐标就得到待测点4点的坐标.如果要详细了解施测原理,建议系统阅读《大地测量学》等相关书籍.放样的原理与坐标测量相似,程序自动计算出待放样点的角度和距离或坐标,与实测点进行对比,根据差值前后左右移动,从而确定出待放样点.交会测量分类较多,下图所示为前方交会原理:后方交会、侧方交会等与之类似;距离交会则是在待测点P上设站,分别观测已知点A、B,测出P 点至A、B点的距离S1,S2,通过计算求的P点坐标.以上两种交会方法是常用的.。

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详情是这

如二楼 ,你后视点3侧量点2的坐标看看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情况:1、点2坐标测量无误:那么就是你点3坐标有问题,或者是你点2掰角时误差较大,所以出现了点3的误差.2、点2坐标也出现了误差:这种情况就是你原来设置这三个点时点位坐标就没对,因为点位坐标取决于方位角及距离.如果你只是对准点测量,只要距离对了,你后视的坐标就没错误,这种情况只能用第三点来检查,所以你后视那个误差都在范围内,但是测量第三点就误差很大.说明你开始设置点位坐标时就出了问题.我觉得你还是重新测量一下你这三个点的坐标,进行复核后在试试就会找出问题所在了.最简单的法子就是三角形内角和复核,三点间距离测量复核.。

全站仪坐标测量问题

全站仪上输入坐标时上面是N0,E0,Z0三项,其中N代表的是北方向,就是测量中的X坐标,即纵坐标,E代表东方向,就是测量中的Y坐标,即横坐标,Z代表的是高程。

你所说的CAD电子图版给的坐标是X、Y要注意是不是测量坐标系中用的坐标(测绘中用的一般都是测量坐标),是的话,X对应的就是N,Y对应的是E。正常情况下,地形图中的X是北坐标(纵坐标)、Y是东坐标(横坐标);而数学坐标标系中则相反,规定X是横坐标,Y是纵坐标。

注意点就行了。全站仪里面有放样功能,定向之后(与测量定向方法一样,定向之后可以自由切换测量和放样),选择放样,输入需要放样点的坐标,X对应N,Y对应E,高程就随便了,可以不输。

然后就根据全站仪的提示的方向移动棱镜,点测量键,查看方向和距离差多少,一直移动到正确点位即可。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fx-4500p坐标计算程序根据坐标计算方位角

L1 A“X1=”:B“Y1=”:Pol(C“X2”-A,D“Y2”-B:“S=”▲W<0W=W+360△W:“ALF(1~2)=”

直线段坐标计算L1 X“X(0)”:Y“Y(0)”:S“S(0)”:A“ALF”L2 Lb12L3 {L}:L“LX”L4 M“X(Z)”=X+(L-S)cosA▲L5 N“Y(Z)”=Y+(L-S)sinA▲L6 {B}:B“B(L)”:Q“Q”L7 O“X(L)”=M+Bcos(A+Q+180)▲L8 P“Y(L)”=N+Bsin(A+Q+180)▲L9 {C}:C“B(R)”L10 U“X(R)”=M+Ccos(A+Q)▲L11 V“Y(R)”=N+Csin(A+Q)▲L12 Goto 2

园曲线段坐标计算L1 S“S(0)-Km”:X“X(0)”:Y“Y(0)”:A“ALF”:R“R”:K“K(L=1,R=2)”L2 Lb1 2L3 {L}:L“L(X)”L4 V=180/π×(L-S)/R:W=V/2L5 C=A+(-1)K×W:D=2RsinW:F=A+(-1)K×VL6 M“X(Z)”=X+DcosC▲L7 N“Y(Z)”=Y+DsinC▲L8 {E}:E“B(L)”:Q“Q”L9 O“X(L)”=M+Ecos(F+Q+180)▲L10 P“Y(L)”=N+Esin(F+Q+180)▲L11 {G}:G“B(R)”L12 T“X(R)”=M+Gcos(F+Q)▲L13 U“Y(R)”=N+Gsin(F+Q)▲L14 Goto 2

正向缓和曲线段坐标计算L1 S“ZH-Km”:X“X(ZH)”:Y“Y(ZH)”:A“ALF”:R“R”:H“LS”:K“K(L=1,R=2)”L2 Lb1 2L3 {L}:L“L(X)”L4 D=30(L-S)2/π/戚厅R/H:C=L-S-(L-S)5/90/(R×H)2:B=A+D(-1)K:E=A+3D(-1)KL5 U“X(Z)”=X+CcosB▲L6 V“Y(Z)”=Y+CsinB▲L7 {G}:G“B(L)”:Q“Q”L8 F“X(L)”=U+Gcos(E+Q+180)▲L9 I“Y(L)”=V+Gsin(E+Q+180)▲L10 {J}:J“B(R)”L11 M“X(R)”=高孙隐U+Jcos(E+Q)▲L12 N“Y(R)”=V+Jsin(E+Q)▲L13 Goto 2

卵形曲线坐标计算L1 S“Km-YH”:E“X(YH)”:F“Y(YH)”:G“ALF”:B“R1”:D“A”:K“K(L=1,R=2)”:Q“R1-R2X=1,D=2)”L2 Lb1 2L3 {Z}:Z“L(X)”L4 J“L1”=D2/B: R“RP”=D2B/(D2+(-1)Q(Z-S)B):L“LP”=D2/RL5 M=(L-J)-(L5-J5)/40/D4+(L9-J9)/3456/D8L6 N=(L3-J3)/6/D2-(L7-J7)/336/D6+(L11-J11)/42240/D10L7 T=G-(-1)Q(-1)K×J2×90/D2/πL8 X“X(Z)”=E+(-1)QMcosT-(-1)KNsinT▲L9 Y“Y(Z)”=F+(-1)QMsinT+(-1)KNcosT▲L10 A“ALF(P)”=G+(-1)K(Z-S)×90×(1/B+1/R)/πL11 {H}:H“B(L)”:U“Q”L12 W“X(L)”=X+Hcos(A+U+180)▲L13 V“Y(L)”=Y+Hsin(A+U+180)▲L14 {C}:C“B(R)”L15 I“X(R)”=凯山X+Ccos(A+U)▲L16 P“Y(R)”=Y+Csin(A+U)▲L17 Goto 2

卡西欧4500的程序集附闭合导线计算附闭合导线计算

1、源程序

F1 A1L1 Defm 4N-2L2 N:A:B:Pol(C-A,D-B):W<0=>W=W+360⊿T=WL3K=0=>M=T+180:E=C:F=D:GOTO 0: ≠>E:F: Pol(G-E,H-F):W<0=>W=W+360⊿M=WL4 Lbl 0: L=0:U=0:I=0:R=2:Z[1]=TL5 Lbl 1:{J}:Z[R]+360: ⊿R=N+1=>GOTO 2: ≠>R=R+1:GOTO 1L6 Lbl 2:P”JB”=(Z[N+1]-M) ◢Q”JL”=40√N◢R=2L7 Lb1 3:{S}:Z[N+R]=S: L=L+S◢L8 Z[2N-1+R]=Rec(S,(Z[R]-P(R-1)/N)):U=U+VL9Z[3N-2+R]=W:I=I+W:N=R=>GOT 4: ≠>R=R+1:GOTO 3L10Lbl 4: P=U+C-E◢Q=I+D-F◢L11 G”1:M”=L/Pol(P,Q) ◢R=2L12Lbl 5:X”XI”=C+Z[2N-1+R]-PZ[N+R]/L◢Y”YI”=D+Z[3N-2+R]-QZ[N+R]/L◢L13 R=N=>GOTO 6: ≠>R=R+1:C=X: D=Y:GOTO5L14 Lbl 6:”END”

2、说明(1)、本程序可计算附和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的坐标系经过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分配后的结果,能显示角度闭合差、增量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的相对精度;(2)、输入的观测角为导线的左角。3、程序代号注释N—导线观测角的折角数;A、B—导线起始点所后视的已知点的坐标x,y;C、D—导线起始点(即设站点)的坐标x,y;E、F—导线终点(已知点)的坐标x,y;G、H—在导线终点设站观测前视已知点的坐标x,y;T—起始站后视至起始点的方位角;M—终点站至前视已知点的方位角;J—观测的左角值;JB—角度闭合差;JL—允许的角度闭合差,程序中是以40√n计算的,如和要求的不一致,可改一下L6语句中的有关部分。S—所测导线的边长;L—边长的累计数;U—△x的累计数;I—△y的累计数;P—x坐标的闭合差;Q—y坐标的闭合差;K—转换符,当K=0时为计算闭合导线,当K≠0(任意数)时为计算附和导线。

面积计算(多边形法)

1、源程序F1 A2L1 N: P=A: Q=B:S=0:I=2L2Lbl 0:{C,D}:F=(A+C)(B-D):S=S+FL3 A=C:B=D:I=I+1L4 I≦N=>GOTO0⊿L5 F=(C+P)(D-Q):S=S+F:S”W”=S/2◢

1、说明:(1)、本程序适用于所测断面为多边形闭合图形的面积计算。(2)、折点坐标按顺时针方向输入,得出的面积为正,否则为负,绝对值是一样的。

2、程序代号注释A、B—计算面积起始点纵横坐标;C、D—各转折点的纵横坐标;S—代表计算过程中的有关面积;S“W”—为图形最后需要的计算面积。N—多边形的折点个数。

体积计算

1、源程序F1 A3L1 J=0:H=0:WGL2 Lbl0:{NAB}:NAB: P=A: Q=B:S=0:I=1L3 Lbl 1:{CD}:S=S+(A+C)(B-D)/2:A=C:B=D:I=I+1L4I<N=>GOTO 1⊿S=S+(C+P)(D+Q)/2◢L5 J≠1=>GOTO 2: ≠>L=G-H:V=(R+S+√(R*S))*L/3◢⊿W=W+V◢L6Lbl 2:R=S:H=G:J=1:{G}:G:GOTO 0

2、说明(1)、程序可自动计算每一断面面积,当进行到第二个断面时就会显示出1~2断面间的体积,而后再进行第三断面面积计算,并累计出1~3断面之间的体积。。。。。。,直到最后得出需算断面间的总体积。(2)、坐标输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逐个输入折点坐标,这样得出的面积为正值,一个桩号折点输入完后,程序自动进入下一桩号的输入状态。

3、程序代号注释G—断面桩号;A、B—断面起算折点的坐标;C、D—断面上其他折点坐标;S—断面面积;L—断面间距;V—本断面与前一断面之间计算出的体积。N—G桩号断面上的折点个数;W—本断面之前所有体积之和。

在任意控制点上测定直线上的任意位置与高程数据计算

1、源程序F1 A4L1 A”X”:B”Y”:E”Z0”:C”X1”: D”Y1”:F”Z1”:G”H0”:IL2 Lbl 0:{LJV}: LJVL3 K=tanF:T=tan(E+L)L4 X”XP”=(B-D-AT+KC)/(K-T)◢Y”YP”=B+TX-AT◢L5 S=√((X-A)2+(Y-B)2)L6H=G+StanJ+I-V◢GOTO 0

2、说明(1)、本程序功能:在已知断面上某一点的坐标及断面方向的方位角后,可直接将仪器架设在邻近控制点上,为测设各个断面上的点提供数据,不需要一定要将仪器架设在断面桩上测设断面,而所测的断面点均有坐标和高程。(2)、基本原理:如图所示,A、B为已知控制点,其方位角为Z0,断1-断2为断面线控制桩,其方位角Z1可以算出,仪器架设在A点,后视B点,转角L1、L2、L3。。。。。。,这时A~1、A~2,。。。。。。的方位角也为已知,根据解析几何,两方位直线相交,可解出1#,2#。。。。。。的坐标及其与A的距离。

3、程序代号注释A、B—测站点坐标C、D—断面桩点坐标L—观测断面点的水平角J—观测断面点的竖直角V—觇标高S—测站至断面测点的距离H—断面测点的高程I—仪器高Z0—测站至后视点的方位角Z1—断面线的方位角

竖曲线计算

1、源程序F1 A5L1 BADTRZL2 Lbl 0:{C}:CL3Z≧1=>H=A+(B-A)/T*(C-D)-(C-D)2/(2R) ◢≠>H=A+(B-A)/T*(C-D)+ (C-D)2/(2R) ◢L4 GOTO0

2、说明(1)、本程序的功能是根据道路施工纵断面图上的设计数据,算出竖曲线上各加桩点的高程;(2)、本程序适用于由小桩号向大桩号端方向计算,在键入全部已知数据后,当C出现时,只要键入该点的桩号,高程立即会显示出来。

3、程序代号注释A—起点(或终点)高程C—需计算点的桩号T—竖曲线切线长D—起点(或终点)高程R—竖曲线半径H—C桩号处的高程B—切线交点的高程Z—曲线凹凸判断符Z≧1时为凸曲线,z<0时为凹曲线。

两点测角前方交会坐标计算

1、源程序F1 A6L1 ABCDEFL2 X“XP”=(A/tanF+C/tanE-B+D)/(1/tanE+1/tanF)◢L3 Y“YP”=(B/tanF+D/tanE-C+A)/(1/tanE+1/tanF)◢

说明:E—1#点的观测角F—2#点的观测角1#、2#点的编号时应注意:面向交会点P的左侧定为1#点,右侧定为2#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48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