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控制器
PI控制器由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两部分组成。比例调节主要是根据偏差的大小成比例的调节输出,积分调节主要根据偏差进行积分累计来调节输出,直至消除稳态误差。PI控制器的表达式为:
u(t) = Kp*e(t) + Ki*∫e(t) dt
基于上述表达式,再考虑输出的限制(加一个饱和模块),PI控制器的Simulink模型可表示为下图所示:
直流电机模型
为了试一下PI控制器效果,我们还需要一个被控对象模型,这里选择一个12V直流电机作为被控对象。直流电机的数学表达式为:
U=I*R+Ke*φ*w+L*dI/dt
Te=Kt*φ*I
Te-TL=J*dw/dt+B*w
基于上述表达式,直流电机的Simulink模型可表示为下图所示:
控制仿真结果
所以,把以上的控制器模型和直流电机模型组合起来,一个通过PI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的仿真模型可表示如下(PI控制器的饱和模块设置为0~12):
电机参数和PI控制器败乎参数设置如下:
以上设置后,给定一个变化的电机目标转速,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第二次、第三次目标转速跟随不太理想,消除偏差的时间太长。什么原因呢?对比下比例和积分的控制输出如下:
可以看出,在第二次跟随控制前期(4~4.2s),比例和积分控制输出都急剧增大,努力提高电机电压来达到提速的目的,在跟随控制后期(4.2s以后),电机察激悉转速超过目标转速以后,比例控制输出可以迅速下降,但积分控制输出只能逐渐减小,导致消除稳态静差需要很长时间。
抗积分饱和PI控制器的控制仿真结果
我们在上面的PI控制器基础上增加抗饱和算法:当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输出超出约束的合理范围时(被控电机电压为0~12V,所以PI输出限制在0~12),主动停止积分计算,防止积分过大。具体如下图:
仿真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积分控制输出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当电机的转速超过目标转速以后,积分控制输出可以较快的减小,使得系统达到稳定的时间大大缩短
PI控制的意思是指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的控制偏差,将偏差的比例和积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PI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凳陵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即时成比例的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通常随着值的加大,闭环系统的超调量加大。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常数,积分常数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扩展资料:
PI内部是没有物理量转换过程的,它仅仅是一个“有差就调”的原理,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反馈的原因。
PI只是在不停的调制它的输出,它只需要给出一个比例值就行,并不需要给出真实的我们到底需要多大的电压,真实的电压到底等于多少是由逆变器灶粗桥上加的母线电压Udc和PI给的比例值经过ipark,隐猛svpwm运算后给出的两个基准电压和零矢量电压作用的时间来决定。
参考资料:pi控制器-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