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程序里面,经常听说底层,中间层,应用层,什么意思? 51单片机也需要这么分层吗?

单片机程序里面,经常听说底层,中间层,应用层,什么意思? 51单片机也需要这么分层吗?,第1张

一般当程序比较大、功能比较繁多,需要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时候,才会进行分层。分层的好处是可以将应用与硬件剥离,当硬件发生变更(移植,设计更改)时只需改动底层以及少量中间层;当需求发生变更时只需改动上层以及少量中间层。

底层一般是直接访问硬件的接口,以串口而言如寄存器 *** 作函数;中间层一般是在底层与上层之间进行数据及信息的转换,以串口而言如封包/拆包/消息产生/消息响应;上层一般面向应用,在很少考虑硬件实现的前提下以通用的方式实现所需的功能,以串口而言如printf。

分这么多层是为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人员可以同期工作的原因。比如说,底层就雇饥腊佣一个特别熟悉芯片和硬件的码渗人做,中间层大概要找比较熟悉应用的人来把硬件功能来做扩展,应用层就随便抓一把人来开发了。

这样,多个项目可以公用一个硬件层,有两到三组中间层的支持工程师,然后每个项目各有一组应用工程师就好了。51也可以这样做,这和效率无关,层做得好,执行效率不会影响很大,开发效率提高很多。

扩展资料:

单片机的应用:

1,通用专用:

这是按单片机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是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烂模滑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2,线型应用:

这是按单片机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

3,控制型应用:

这是按照单片机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唯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傲鹏erp是三层架构设计的,三层分为:服务层 中间层 用户层

中间层 (Middle Tier)也称作“应用程序服务器层或应用服务层”,是用户接口或 Web 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逻辑层。典型情况下 Web 服务器位于该层,业务对象在此实例化。中间层是生成并 *** 作接收信息的业务规则和函数的集合。它们通过业务规则(可以频繁更改)完成该任务,并由此被封装到在物理上与应用程序程序逻辑本身相独立的组件中。请参见客坦郑闷户端层、数据源层。

三层网络结构指的是将数据处理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层是客户端(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与系统的友好访问;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层(也叫中间层),专司业务逻辑的实现;第三层是数据源层(数据服务层,数据库系统),负责数据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由于业务逻辑被提取到应用服务层,大大降低了客户端负担,因此也成为瘦客户(Thin Client)结构,三层结构在传统的二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服务层,将应用逻辑单独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界面与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两者之间的通信协议由系统自行定义。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应用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这是两层结构应用软件与三层应用软件之间最大的区别。三层结构将表示部分和业务逻辑部丛凳分按照客户层和应用服务层相让弯分离,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之间的通讯、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等都可以通过中间件或者相关程序来实现。当数据库或者应用服务层的业务逻辑改变时,客户端并不需要改变,反之亦然,大大提高了系统模块的复用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维护费用。广州傲鹏

看你使用什么数据库,各个数春历搭据库语法不同,大概思路相同,就是使用T-sql语句,

1.定义变量:这里需要定义一烂闭个临时数据表,其他需要变量

2.查询数据并将数据存入临时表

3.将临时表数据读出来存入真实数据扒拿库

但是这种做法完全都是自作自受,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531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