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的邻接矩阵Graph[n,n]表示无向连通图梁铅握G,
1,2,3,..m代表不同的颜色
顶点i所着色用x[i]表示,初始值都赋为0
*/
void NextValue(int k)
{
int j, flag
do{
x[k] = (x[k]+1) % (m + 1)//分配给x[k]一种新的颜色
if (x[k] == 0)
return//x[k]的颜色已用完
flag = 1//x[k]是否可用的标记
for (j = 0 j < n j++)
if (Graph[k,j] == 1 && x[k] == x[j]){
flag = 0//x[k]不可用
break
}
while (flag)
}
void MColoring(int k)
{
while (x[k] < m){ //产生x[k]的合理分配
NextValue(k)//找x[k]的一个合理分配
if (x[k] == 0)
return //无解,结束调用
if (k == n) { //着完n个顶点,找橡庆到完整着色法,输出
Output(x,k) //输出当前解
else
MColoring(k+1)
}
}
/*
递归算法:
void Coloring(区域 n)
1. 令颜色集ClrSet={ 没有被区域n的邻居区域使用的颜色 }.
2. 如果ClrSet是空集,返回.
3. 对ClrSet中的激亩每种颜色c,作循环:
3.1 为区域n着色c。
3.2 如果所有区域都已着色(n是最后一个区域),那么显示/保存着色结果.
3.3 否则对下一个尚未着色的区域(n+1),调用Coloring(n+1).
4. 把区域n变为没有着色的区域.
--------------------------------------------------------
*/
template<int node_count = 8>
class CColoring
{
private:
typedef int node_type
typedef int color_type
typedef std::set<node_type>node_set
typedef std::vector<color_type>color_array
public:
void operator()(const int _Matrix[node_count][node_count])
{
matrix = _Matrix
colors_of_nodes.resize(node_count, 0)
total_count = 0
coloring(0)
}
private:
void coloring(node_type n)
{
// 颜色的使用情况
std::vector<bool>used_colors
node_type m
color_type c
// 初始化颜色的使用情况
used_colors.resize(color_count, false)
// 遍历每个与区域n相邻的区域m
for(m = 0m <node_count++m)
{
if(matrix[n][m])
{
// 获取m的颜色
c = colors_of_nodes[m]
// m已着色
if(c != 0)
used_colors[c] = true
}
}
// 遍历每个未被n的邻居使用的颜色c
for(c = 1c <color_count++c)
{
if(!used_colors[c])
{
// 为n着色c
colors_of_nodes[n] = c
// 着色完毕
if(n >= node_count - 1)
{
++total_count
// 输出结果
_tprintf(_T("---------------------\n"))
_tprintf(_T("Method %d:\n"), total_count)
for(m = 0m <node_count++m)
{
_tprintf(_T("node: %d, color: %d\n"), m, colors_of_nodes[m])
}
}
// 还有区域没有着色
else
{
// 为下一个未着色的区域,调用coloring()
coloring(n + 1)
}
}
}
// 将n设置为没有着色的区域
colors_of_nodes[n] = 0
}
// 0表示无色,1-4表示4种不同颜色
static const int color_count = 5
// 邻接矩阵
const int (* matrix)[node_count]
// 各区域对应的颜色
color_array colors_of_nodes
// 总的着色方案数
int total_count
}
void main()
{
int Matrix[4][4] =
{
{ 0, 1, 0, 0 },
{ 1, 0, 0, 0 },
{ 0, 0, 0, 1 },
{ 0, 0, 1, 0 },
}
CColoring<4>coloring
coloring(Matrix)
}
四色定理(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又称四色猜想、四色问题,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四色定理的本质正是二维平面的固有属性,即平面内不可出现交叉而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很多人证明了二维平面内无法构造五个或五个以上两两相连区域,但却没有将其上升到逻辑关系和二维固有属性的层面,以致出现了很多伪反例。
不过这些恰恰是对图肆册论严密性的考证和发展推动。计算机证明虽然做了百亿次判断,终究只是在庞大的数量优势上取得成功,这并不符合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至今仍有无数数学爱好者投身其中研究。
扩展资料
四色定理证明的关键可以归纳为二维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问题。
1、将地图上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点来表示。
2、点与点之间的连线用来表示地图上两区域之间的相邻逻辑关系,所以,线与线昌雹空之间不可交叉耐瞎(即不可存在交叉而没有公共交点的情况),否则就超越了二维平面,而这种平面暂时称它为逻辑平面,它只反应区域之间的关系,并不反应实际位置。
通过以上的变换处理,可以将对无穷尽的实际位置的讨论,变为有条理可归纳的逻辑关系的讨论,从而提供了简单书面证明的可行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色定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