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状态?

如何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状态?,第1张

1、启动装有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

2、待系统启动后,同时按住win键和R键,打开运行对话框。

3、在对话框“打开”输入框中输入“cmd”,并按“确定”按钮即可进入MSDOS界面。cmd不区分大小写。

4、在命令控制行中输入“ping+空格+IP地址”。例如测试环回地址是否正常可在命令控制行中输入“ping 127.0.0.1”进行测凯册试。并侍

5、ping命令输入完毕敲击回车键显示测试结果。

6、关闭MSDOS界面。按住Alt+F4可快速关闭当前窗口盯蔽宏。

Ping命令是Windows系统中集成的一个专用于TCP/IP协议的探测工具。凡是应用TCP/IP协议的局域或广域网络,不管你是内部只管理几台电脑的家庭、办公室局域网,还是校园网、企业网甚至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当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无法正常进行访问或者网络工作出现各种不稳定的情况时,建议大家一定要先试试用Ping这个命令来确认并排除问题,有的时候可以一次奏效。

Ping命令的语法格式

1.Ping命令的具体语法格式:ping目隐渗的地址[参数1][参数2]其中目的地址是指被测试计算机的IP地址或域名。常用到的主要参数有:-a:解析主机地址。-n:数据:发出的测试包的个数,缺省值为4。-l:数值:所发送缓冲区的大小。-t:继续执行Ping命令,直到用户按Ctrl+C终止。有关Ping的其他参数,可通过在MS-DOS提示符下运行Ping或Ping-?命令来查看。

Ping命令的应用技巧(检查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

1.用Ping工具检查网络服务器和任意一台客户端上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时,只要在网络中其他任何一台计算机上Ping该计算机的IP地址即可。例如要检查本机上的TCP/IP协议工作是否正常,只要在开始菜单下的“运行”子项中键入Ping127.0.0.1就即可。如果本机的TCP/IP协议工作正常,即会以DOS屏幕方式显示如下所示的信息:

2.以上返回了4个测试数据包,其中字节(或bytes)=32表示测试中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是32个字节,时间(或time)<10ms表示与对方主机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小于10毫秒,TTL=64表示当前测试使用的TTL(TimetoLive)值为64(该值根据TCP/IP协议工作平台不同会有不同)如果网络有问题,则返回如下所示的响应失败信息,或者直至Requesttimedout。表明网络连接故障。

3.出现网络连接故障此种情况时,就要仔仿携慎细分析一下网络故障出现的原因和可能有问题的网上结点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排查:一、是检查一下被测试计算机的网卡安装是否正确且是否已经连通(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查看网卡是否安装正确,具体查看方法“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上网卡是否有感叹号或打上红叉,再有备敬就是查看网卡的Link的信号灯是否亮起)。

二、再看一下被测试计算机是否已安装了TCP/IP协议(具体方法是通过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本地连接→属性”来查看);

三、检查一下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服务功能是否已启动(可通过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服务”,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Server”一项,看“状态”下所显示的是否为“已启动”)。如果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检查还没有解决问题,建议大家重新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并设置一下TCP/IP协议,如果是TCP/IP协议的问题,这时绝对可以彻底解决。

Ping命令的应用技巧(检查指定IP的设备是否在用)

1.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用Ping命令来检查任意一台客户湍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例如我们要检查网络任一客户端“PC01”上的TCP/IP协议的配置和工作情况,可直接在该台机器上Ping本机的IP地址,若返回成功的信息,说明IP地址配置无误。

2.若失败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查:首先、先检查一下整个网络,重点看一下该IP地址是否正在使用,当改IP地址未有设备使用时,自然我们也无法Ping的通该设备;然后、再看一下使用该IP地址的工作站是否已正确连入网络(很多情况下使用该IP地址的工作站没有链接网络也会出现此种情况,这可是低级错误啊)。上述应用技巧其实重点仍是Ping命令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3.其实Ping命令不仅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在Internet互联网中也经常使用它来探测网络的远程连接情况。平时,当我们遇到以下两种情况时,需要利用Ping工具对网络的连通性进行测试。比如当某一网站的网页无法访问时,可使用Ping命令进行检测。例如当您无法访问网易的主页时,可使用“Ping”的命令行进行测试,如果返回的信息,说明对方的主机已打开;相反则表明在网络连接的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了故障,或对方的主机未打开。

注意事项

Ping命令虽然简单,但实际运用起来却是作用非凡,灵活使用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561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