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的网站被攻击了怎么办?如何恢复

IIS的网站被攻击了怎么办?如何恢复,第1张

IIS中的网站被攻击的症状是否是所有的站点收录了大量的灰色内容快照,导致搜索的关键词点击进入后会被跳转到其他网站,而且你把网站主目录设置为空内容的都照样被劫持跳转,这是因为iis中的站点程序代码存在漏洞导致被hack入侵上传了木马后门从而提权拿到了服务器权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向网站漏洞修复服务商寻求帮助。

网站被入侵通常就是黑客利用网站程序或者是语言脚本解释的漏洞上传一些可以直接对站点文件进行修改的脚本木马,然后通过web形式去访问那个脚本木马来实现对当前的网站文件进行修改,比如加入一段广告代码,通常是iframe或者script,或者导致网站跳转到恶意网站上去。
想知道网站是否被挂马,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直接检查每个脚本文件最下方是否被加入了iframe或者script的代码,然后这段代码是否是程序员设计的时候添加的,程序员一看就能够知道。
防入侵的安全建议
1、程序代码漏洞,这需要有安全意识的程序员才能修复得了,通常是在出现被挂马以后才知道要针对哪方面入手修复;
2、也可以通过安全公司来解决,国内也就Sinesafe和绿盟等安全公司 比较专业
3服务器目录权限的“读”、“写”、“执行”,“是否允许脚本”,等等,使用经营已久的虚拟空间提供商的空间,可以有效降低被挂马的几率。

重装系统吧。。。
重装下 2003 系统吧。。
然后在网上搜一下 Windows 2003 安全设置
学习一下 设置下 就不会被入侵了。。。
如果你的系统盘 有重要的文件。。。可能需要用一个winpe或者什么的进去转移下重要文件。。

很明显的,你的服务器安全没有做好被入侵 了,你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装系统了,然后就是做安全!
你是用来做web服务器的,那么你把服务器没有用的端口全部关掉,只要21 80 数据库端口: 1433 3306 这类的,然后 再把服务器全盘重新分权限!!(具体方法网上也有介绍,如果找不到,可以短信我)最后可以做一个安全策略,指定你的计算器然或者指定IP才可以远程连接服务器!!记得及时更新补丁,希望可以对你有用,!!这些内容也是我机器托管商教我的,你可以在网上找找“壹佰网络“他们还不错,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 *** 控被种者的电脑。“木马”与计算机网络中常常要用到的远程控制软件有些相似,但由于远程控制软件是“善意”的控制,因此通常不具有隐蔽性;“木马”则完全相反,木马要达到的是“偷窃”性的远程控制,如果没有很强的隐蔽性的话,那就是“毫无价值”的。
一个完整的“木马”程序包含了两部分:“服务器”和“控制器”。植入被种者电脑的是“服务器”部分,而所谓的“黑客”正是利用“控制器”进入运行了“服务器”的电脑。运行了木马程序的“服务器”以后,被种者的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端口被打开,使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打开的端口进入电脑系统,安全和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病毒是附着于程序或文件中的一段计算机代码,它可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一边传播一边感染计算机。病毒可损坏软件、硬件和文件。
病毒 (n):以自我复制为明确目的编写的代码。病毒附着于宿主程序,然后试图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可能损坏硬件、软件和信息。
与人体病毒按严重性分类(从 Ebola 病毒到普通的流感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也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产生一些干扰,重者彻底摧毁设备。令人欣慰的是,在没有人员 *** 作的情况下,真正的病毒不会传播。必须通过某个人共享文件和发送电子邮件来将它一起移动。
“木马”全称是“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原指古希腊士兵藏在木马内进入敌方城市从而占领敌方城市的故事。在Internet上,“特洛伊木马”指一些程序设计人员(或居心不良的马夫)在其可从网络上下载(Download)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外挂、或网页中,包含了可以控制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或通过邮件用户信息的恶意程序,可能造成用户的系统被破坏、信息丢失甚至令系统瘫痪。
一、木马的特性
特洛伊木马属于客户/服务模式。它分为两大部分,既客户端和服务端。其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端),另一台主机接受服务(客户端),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进行监听。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应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来答应客户机的请求。这个程序被称为进程。
木马一般以寻找后门、窃取密码为主。统计表明,现在木马在病毒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在近年涌起的病毒潮中,木马类病毒占绝对优势,并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愈演愈烈。木马是一类特殊的病毒,如果不小心把它当成一个软件来使用,该木马就会被“种”到电脑上,以后上网时,电脑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黑客”,他便能通过跟踪击键输入等方式,窃取密码、xyk号码等机密资料,而且还可以对电脑进行跟踪监视、控制、查看、修改资料等 *** 作。
二、木马发作特性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如果您发现:计算机反应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硬盘在不停地读写,鼠标不听使唤,键盘无效,自己的一些窗口在被关闭,新的窗口被莫名其妙地打开,网络传输指示灯一直在闪烁,没有运行大的程序,而系统却越来越慢,系统资源站用很多,或运行了某个程序没有反映(此类程序一般不大,从十几k到几百k都有)或在关闭某个程序时防火墙探测到有邮件发出……这些不正常现象表明:您的计算机中了木马病毒。
三、木马的工作原理以及手动查杀介绍
由于大多玩家对安全问题了解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了“木马”该怎么样清除。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知道“木马”的工作原理,这样就会很容易发现“木马”。相信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成为一名查杀“木马”的高手了。(如果成不了高手建议大家用皮筋打斑竹家玻璃,嘿嘿)
“木马”程序会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主要途径有:在任务栏中隐藏自己,这是最基本的只要把Form的Visible属性设为False。ShowInTaskBar设为False,程序运行时就不会出现在任务栏中了。在任务管理器中隐形:将程序设为“系统服务”可以很轻松地伪装自己。
A、启动组类(就是机器启动时运行的文件组)
当然木马也会悄无声息地启动,你当然不会指望用户每次启动后点击“木马”图标来运行服务端,(没有人会这么傻吧??)。“木马”会在每次用户启动时自动装载服务端,Windows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木马”都会用上,如:启动组、winini、systemini、注册表等等都是“木马”藏身的好地方。通过winini和systemini来加载木马。在Windows系统中,winini和systemini这两个系统配置文件都存放在C:windows目录下,你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可以通过修改winini文件中windows节的“load=fileexe,run=fileexe”语句来达到木马自动加载的目的。此外在systemini中的boot节,正常的情况下是“Shell=Explorerexe”(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命令解释器)。下面具体谈谈“木马”是怎样自动加载的。
1、在winini文件中,在[WINDOWS]下面,“run=”和“load=”是可能加载“木马”程序的途径,必须仔细留心它们。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等号后面什么都没有,如果发现后面跟有路径与文件名不是你熟悉的启动文件,你的计算机就可能中上“木马”了。当然你也得看清楚,因为好多“木马”,如“AOLTrojan木马”,它把自身伪装成commandexe文件,如果不注意可能不会发现它不是真正的系统启动文件。
通过c:windowswininitini文件。很多木马程序在这里做一些小动作,这种方法往往是在文件的安装过程中被使用,程序安装完成之后文件就立即执行,与此同时安装的原文件被Windows删除干净,因此隐蔽性非常强,例如在wininitini中如果Rename节有如下内容:NUL=c:windowspictureexe,该语句将c:windowspictureexe发往NUL,这就意味着原来的文件pictrueexe已经被删除,因此它运行起来就格外隐蔽。
2、在systemini文件中,在[BOOT]下面有个“shell=文件名”。正确的文件名应该是“explorerexe”,如果不是“explorerexe”,而是“shell=explorerexe程序名”,那么后面跟着的那个程序就是“木马”程序,就是说你已经中“木马”了。
winini、systemini文件可以通过“开始”菜单里的“运行”来查看。只要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后点击“确定”按钮就行了。(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对计算机不是很了解,请不要输入此命令或删除里边的文件,否则一切后果和损失自己负责。斑竹和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3、对于下面所列的文件也要勤加检查,木马们也可能隐藏在
C:\windows\winstartbat和C:\windows\winnintini,还有Autoexecbat
B、注册表(注册表就是注册表,懂电脑的人一看就知道了)
1、从菜单中加载。如果自动加载的文件是直接通过在Windows菜单上自定义添加的,一般都会放在主菜单的“开始->程序->启动”处,在Win98资源管理器里的位置是“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启动”处。通过这种方式使文件自动加载时,一般都会将其存放在注册表中下述4个位置上: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2、在注册表中的情况最复杂,在点击至:“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目录下,查看键值中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自动启动文件,扩展名为EXE,这里切记:有的“木马”程序生成的文件很像系统自身文件,想通过伪装蒙混过关,如“AcidBatteryv10木马”,它将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Explorer键值改为Explorer=“C:\WINDOWS\expiorerexe”,“木马”程序与真正的Explorer之间只有“i”与“l”的差别。当然在注册表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隐藏“木马”程序,如:“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HKEY-USER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的目录下都有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再在整个注册表中搜索即可。
3、此外在注册表中的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open\command=
“1”“”处,如果其中的“1”被修改为木马,那么每次启动一个该可执行文件时木马就会启动一次,例如著名的冰河木马就是将TXT文件的Notepadexe改成!了它自己的启动文件,每次打开记事本时就会自动启动冰河木马,做得非常隐蔽。
注册表可以通过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来查看。需要说明的是,对系统注册表进行删除修改 *** 作前一定要将注册表备份,因为对注册表 *** 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木马的隐藏较隐蔽,可能会有一些误 *** 作,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将备份的注册表文件导入到系统中进行恢复。(次命令同样很危险,如不懂计算机请不要尝试。切记)
C、端口(端口,其实就是网络数据通过 *** 作系统进入计算机的入口)
1、万变不离其宗,木马启动都有一个方式,它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启动。所以平常多注意你的端口。一般的木马默认端口有
BO31337,YAL1999,Deep2140,Throat3150,冰河7636,Sub71243
那么如何查看本机开放哪些端口呢?
在dos里输入以下命令:netstat-an,就能看到自己的端口了,一般网络常用端口有:21,23,25,53,80,110,139,如果你的端口还有其他的,你可要注意了,因为现在有许多木马可以自己设定端口。(上面这些木马的端口是以前的,由于时间和安全的关系现在好多新木马的端口我不知道,也不敢去试,因为技术更新的太快了,我跟不上了。55555555555555)
2、由于木马的运行常通过网络的连接来实现的,因此如果发现可疑的网络连接就可以推测木马的存在,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Windows自带的Netstat命令来查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任何上网 *** 作,在MS-DOS窗口中用Netstat命令将看不到什么信息,此时可以使用“netstat-a”,“-a”选项用以显示计算机中目前所有处于监听状态的端口。如果出现不明端口处于监听状态,而目前又没有进行任何网络服务的 *** 作,那么在监听该端口的很可能是木马。
3、系统进程:
在Win2000/XP中按下“CTL+ALT+DEL”,进入任务管理器,就可看到系统正在运行的全部进程,一一清查即可发现木马的活动进程。
在Win98下,查找进程的方法不那么方便,但有一些查找进程的工具可供使用。通过查看系统进程这种方法来检测木马非常简便易行,但是对系统必须熟悉,因为Windows系统在运行时本身就有一些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进程在运行着,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 *** 作,木马还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来的。
四、软件查杀木马介绍
上面所介绍的都是以手工方式来检测或者清除木马,但一般情况下木马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发现,木马是很会隐藏的哦。幸好在已经有了不少的反木马软件。下面介绍几款软件,
1、瑞星杀毒软件。
2、个人版天网防火墙。根据反d式木马的原理,就算你中了别人的木马,但由于防火墙把你的计算机和外界隔开,木马的客户端也连接不上你。防火墙启动之后,一旦有可疑的网络连接或者木马对电脑进行控制,防火墙就会报警,同时显示出对方的IP地址、接入端口等提示信息,通过手工设置之后即可使对方无法进行攻击。不过对于一些个别机器来说,运行天网会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
3、木马克星。目前具我所知,是只查杀木马的软件,也是能查杀木马种类最多的软件。顾名思义,木马克星不克乾坤无敌槌也不克北冥槌法,专克各种木马。但也不是绝对哦,好象“灰鸽子”能屏蔽掉木马克星。(听说而已没试过哦。“灰鸽子”也是一种木马,和冰河差不多。)(现在木马克星大多是没注册的版本。用木马克星查木马时,要是提示你发现木马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除,这只是作者的一个小手段,其实他的意思是如果发现木马,那么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楚,要是真的发现了木马,软件会告诉你木马的具体位置和名字是什么。我们用其他的软件和手段清除不就行了)
4。绿鹰PC万能精灵。他会实时监控你的计算机,看着“系统安全”心理舒服多了。
有了类似的这些防护软件,你的计算机基本上是安全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可以把木马伪装易容的程序(不知道是哪个高手搞的,很是厉害),就是把木马本体根据排列组合生成多个木马,而杀毒软件只能查杀他们的母体。而后生成的木马就不能查到了,所以手动人工的清除木马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地。
软件查杀其他病毒很有效,对木马的检查也是蛮成功地,但彻底地清除不很理想,因为一般情况下木马在电脑每次启动时都会自动加载,而杀病毒软件却不能完全清除木马文件,总的说来,杀病毒软件作为防止木马的入侵来说更有效。
五、木马的防御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装备可以换人民币的浪潮,木马的传播越来越快,而且新的变种层出不穷,我们在检测清除它的同时,更要注意采取措施来预防它,下面列举几种预防木马的方法。(大家的意见,我借用而已)
1、不要下载、接收、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
很多木马病毒都是通过绑定在其他的软件或文件中来实现传播的,一旦运行了这个被绑定的软件或文件就会被感染,因此在下载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推荐去一些信誉比较高的站点。在软件安装之前一定要用反病毒软件检查一下,建议用专门查杀木马的软件来进行检查,确定无毒和无马后再使用。
2、不要随意打开邮件的附件,也不要点击邮件中的可疑。(后边另外介绍一个关于邮件的例子,大家注意收看。)
3、将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将Windows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一些文件扩展名为vbs、shs、pif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如果碰到这些可疑的文件扩展名时就应该引起注意。
4、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如果因工作等原因必须将电脑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开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将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5、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木马防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网时最好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PC万用精灵等软件一般都能实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此外如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等进行监控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6、经常升级系统。很多木马都是通过系统漏洞来进行攻击的,微软公司发现这些漏洞之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补丁,很多时候打过补丁之后的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木马防范办法。
六、木马传播的个别范例(给大家介绍一个邮件类的)
1、来自网络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了,一些带木马的恶意网页会利用软件或系统 *** 作平台等的安全漏洞,通过执行嵌入在网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的JavaApplet小应用程序、javascript脚本语言程序、ActiveX软件部件交互技术支持可自动执行的代码程序,强行修改用户 *** 作系统的注册表及系统实用配置程序,从而达到非法控制系统资源、破坏数据、格式化硬盘、感染木马程序、用户数据资料等目的。
目前来自网页的攻击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编辑的脚本程序修改IE浏览器;另外一种是直接破坏Windows系统。前者一般会修改IE浏览器的标题栏、默认主页或直接将木马“种”在你的机器里等等;后者是直接锁定你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然后对系统进行破坏。
(作者插言):还好目前千年用户名和密码的“木马”功能还仅仅是偷盗行为,没有发展成破坏行为。要不然号被盗了,在顺便把硬盘被格式化了。那样想第一时间找回密码就都没可能。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啊门我弥佗佛)
下边是正题了,大家看仔细了!
假如您收到的邮件附件中有一个看起来是这样的文件(或者貌似这类文件,总之是特别诱人的文件,而且格式还很安全。):QQ靓号放送txt,您是不是认为它肯定是纯文本文件?我要告诉您,不一定!它的实际文件名可以是QQ靓号放送txt。
在注册表里是HTML文件关联的意思。但是存成文件名的时候它并不会显现出来,您看到的就是个txt文件,这个文件实际上等同于QQ靓号放送txthtml。那么直接打开这个文件为什么有危险呢?请看如果这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您可能以为它会调用记事本来运行,可是如果您双击它,结果它却调用了HTML来运行,并且自动在后台开始通过网页加载木马文件。同时显示“正在打开文件”之类的这样一个对话框来欺骗您。您看随意打开附件中的txt的危险够大了吧?
欺骗实现原理:当您双击这个伪装起来的txt时候,由于真正文件扩展名是,也就是html文件,于是就会以html文件的形式运行,这是它能运行起来的先决条件。
在某些恶意网页木马中还会调用“WScript”。
WScript全称WindowsScriptingHost,它是Win98新加进的功能,是一种批次语言/自动执行工具——它所对应的程序“WScriptexe”是一个脚本语言解释器,位于c:\WINDOWS下,正是它使得脚本可以被执行,就象执行批处理一样。在WindowsScriptingHost脚本环境里,预定义了一些对象,通过它自带的几个内置对象,可以实现获取环境变量、创建快捷方式、加载程序、读写注册表等功能。
最近听不少玩家反映,许多马夫通过冒充千年官方网站的办法给玩家发名字类似“您的千年密码确认函”、“您的千年资料保护建议”等的邮件,来骗取玩家的信任,来点击运行该木马邮件。希望广大玩家在点击这类邮件时一定要看清邮件是否来自于千年官方网站。如是来自其他什么网站或个人邮箱的,马上删除,记得一定要马上删除,别抱任何侥幸心理。
七、关于“木马”的防御(纯属个人意见,不付法律责任)
防止木马对在家上网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装一大堆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再新的木马只要传播速度快的话很快就会成为各种杀毒软件的战利品,除非此人专门定做个人木马)在加上天网防火墙(很多黑客就是利用口令和漏洞进行远程控制,该防火墙可以防止口令和漏洞入侵)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啦,除非是自己好奇或是不小心打开了木马服务端,我想这种情况还是占一定的比例!
但是对网吧上网的来说,再好的防御也是白撤。
据我所知,现在的网吧安全系数几乎等于00000000,现在最厉害的应该就是装个还“原精灵吧”,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东西用处不是很大,说是保护用户密码还不如说它是网吧保护系统的一种软件。现在的木马一般都是通过邮件方式传送密码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在输入框内输入你的密码之后,木马控制方就已经得到你的ID和密码了(一般不会超过三分钟)!对网吧上网的朋友来说,靠复制方法输入ID和密码算最安全的了,很多木马程序实际上就是一个键盘记录工具,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的键盘输入情况全部记录了下来,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好可怕哦,不过具我所知现在公安部和文化部已经明令禁止网吧安装还原精灵了,说是为了保留历史记录云云。唉~~就这么点防御手段也给封杀了,哭哦)
总之,家庭上网用户记得随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随时检查计算机进程,发现不明进程马上格杀,不浏览一些不明站点(我通常是靠域名来分析站点的可靠程度,一般一级域名都不会出现恶意代码和网页木马),更别随意接收别人给你发送的文件和邮件!
网吧防盗真的很困难了,什么人都有,复杂了,就算老板花钱去注册一个木马克星,呵呵。。。都没用,想做坏事的人同样能把他干掉~~~~我个人认为,网吧上网除了复制ID密码粘贴到输入框,其他的就得听天由命了~~~~~
八、关于大家都用的醉翁巷11G的说明
用了人家的软件,就总要替人家说句公道话。前些时候,有人说醉翁11G软件运行后,没什么反映。当关闭软件的一刹那,一些防护类软件提示:此软件正在监视本机键盘!!
其实就是醉翁巷中的hookdll文件在作怪。下面给大家说说“勾子”的我问题。
什么是勾子
在Windows系统中,勾子(hook)是一种特殊的消息处理机制。勾子可以监视系统或进程中的各种事件消息,截获发往目标窗口的消息并进行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中安装自定义的勾子,监视系统中特定事件的发生,完成特定的功能,比如截获键盘、鼠标的输入,屏幕取词,日志监视等等。可见,利用勾子可以实现许多特殊而有用的功能。因此,对于高级编程人员来说,掌握勾子的编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勾子的类型
按使用范围分类,主要有线程勾子和系统勾子
(1)线程勾子监视指定线程的事件消息。
(2)系统勾子监视系统中的所有线程的事件消息。因为系统勾子会影响系统中所有的应用程序,所以勾子函数必须放在独立的动态链接库(DLL)中。这是系统勾子和线程勾子很大的不同之处。
醉翁巷中的hookdll就是完成以上功能的程序,由于勾子对程序的特殊性,所以会有部分软件报告发现他在记录键盘动作,不过不会报告说他是木马。(呵呵搞的确实挺吓人的。不过就算它记录键盘动作,只要不发送就没太大危险了)
九、大总结(就是对上边的大总结啦)
大家知道了“木马”的工作原理,查杀“木马”就变得很容易,如果发现有“木马”存在,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将计算机与网络断开,防止黑客通过网络对你进行攻击。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机器的防护装备:(一共就5样)
XFILTER个人防火墙:这个防火墙没什么防病毒的功能,它只监视所有未经过我个人许可的程序连接网络。任何程序连接网络它都会通告并询问。比如安装完该软件“第一次”运行千年,它会提示你C:\ProgramFiles\1000y\Clientexe要连接网络,是否放行。它就是这样来防范的。
瑞星杀毒软件:以杀各种恶意病毒和木马为主,2004版专门提供游戏保护。
还原精灵:记录当前硬盘和系统信息。不管以后对硬盘和系统进行什么 *** 作都能还原成初始模样。比如我们2003年11月1日对当前C硬盘和系统进行备份保存,2003年12月1日由于感染木马,对系统进行还原,还原后所有东西都会回到2003年11月1日备份是的样子。不论你在C盘上进行了什么 *** 作,都会变回备份时的样子。这个软件就有一个缺点,会影响机器的启动速度。但不影响机器的运行。最近还有朋友反映新版本和某些游戏有冲突。
木马克星: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网络游戏玩家必备的东东。
十六进制编译器: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随便找一个用就行了。主要是对一些可疑程序进行扫描和检测。
以上各个软件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各大下载专业网站都可以找到,在这里小女子就不提供网址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Linux企业应用的扩展,有大量的网络服务器使用Linux *** 作系统。Linux服务器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里根据Linux服务器受到攻击的深度以级别形式列出,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Linux服务器攻击的定义是:攻击是一种旨在妨碍、损害、削弱、破坏Linux服务器安全的未授权行为。攻击的范围可以从服务拒绝直至完全危害和破坏Linux服务器。对Linux服务器攻击有许多种类,本文从攻击深度的角度说明,我们把攻击分为四级。

攻击级别一:服务拒绝攻击(DoS)

由于DoS攻击工具的泛滥,及所针对的协议层的缺陷短时无法改变的事实,DoS也就成为了流传最广、最难防范的攻击方式。

服务拒绝攻击包括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反射式分布拒绝服务攻击、DNS分布拒绝服务攻击、FTP攻击等。大多数服务拒绝攻击导致相对低级的危险,即便是那些可能导致系统重启的攻击也仅仅是暂时性的问题。这类攻击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那些想获取网络控制的攻击,一般不会对数据安全有影响,但是服务拒绝攻击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非常难缠。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可以制止这类攻击。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应束手就擒,除了强调个人主机加强保护不被利用的重要性外,加强对服务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安装验证软件和过滤功能,检验该报文的源地址的真实地址。另外对于几种服务拒绝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同时打开的Syn半连接数目、缩短Syn半连接的time out 时间、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攻击级别二:本地用户获取了他们非授权的文件的读写权限

本地用户是指在本地网络的任一台机器上有口令、因而在某一驱动器上有一个目录的用户。本地用户获取到了他们非授权的文件的读写权限的问题是否构成危险很大程度上要看被访问文件的关键性。任何本地用户随意访问临时文件目录(/tmp)都具有危险性,它能够潜在地铺设一条通向下一级别攻击的路径。

级别二的主要攻击方法是:黑客诱骗合法用户告知其机密信息或执行任务,有时黑客会假装网络管理人员向用户发送邮件,要求用户给他系统升级的密码。

由本地用户启动的攻击几乎都是从远程登录开始。对于Linux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将所有shell账号放置于一个单独的机器上,也就是说,只在一台或多台分配有shell访问的服务器上接受注册。这可以使日志管理、访问控制管理、释放协议和其他潜在的安全问题管理更容易些。还应该将存放用户CGI的系统区分出来。这些机器应该隔离在特定的网络区段,也就是说,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它们应该被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包围。其拓扑结构应该确保硬件地址欺骗也不能超出这个区段。

攻击级别三:远程用户获得特权文件的读写权限

第三级别的攻击能做到的不只是核实特定文件是否存在,而且还能读写这些文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Linux服务器配置中出现这样一些弱点:即远程用户无需有效账号就可以在服务器上执行有限数量的命令。

密码攻击法是第三级别中的主要攻击法,损坏密码是最常见的攻击方法。密码破解是用以描述在使用或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渗透网络、系统或资源以解锁用密码保护的资源的一个术语。用户常常忽略他们的密码,密码政策很难得到实施。黑客有多种工具可以击败技术和社会所保护的密码。主要包括:字典攻击(Dictionary attack)、混合攻击(Hybrid attack)、蛮力攻击(Brute force attack)。一旦黑客拥有了用户的密码,他就有很多用户的特权。密码猜想是指手工进入普通密码或通过编好程序的正本取得密码。一些用户选择简单的密码-如生日、纪念日和配偶名字,却并不遵循应使用字母、数字混合使用的规则。对黑客来说要猜出一串8个字生日数据不用花多长时间。

防范第三级别的攻击的最好的防卫方法便是严格控制进入特权,即使用有效的密码。 主要包括密码应当遵循字母、数字、大小写(因为Linux对大小写是有区分)混合使用的规则。 使用象"#"或"%"或"$"这样的特殊字符也会添加复杂性。例如采用"countbak"一词,在它后面添加"#$"(countbak#$),这样您就拥有了一个相当有效的密码。

攻击级别四:远程用户获得根权限

第四攻击级别是指那些决不应该发生的事发生了,这是致命的攻击。表示攻击者拥有Linux服务器的根、超级用户或管理员许可权,可以读、写并执行所有文件。换句话说,攻击者具有对Linux服务器的全部控制权,可以在任何时刻都能够完全关闭甚至毁灭此网络。

攻击级别四主要攻击形式是TCP/IP连续偷窃,被动通道听取和信息包拦截。TCP/IP连续偷窃,被动通道听取和信息包拦截,是为进入网络收集重要信息的方法,不像拒绝服务攻击,这些方法有更多类似偷窃的性质,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一次成功的TCP/IP攻击能让黑客阻拦两个团体之间的交易,提供中间人袭击的良好机会,然后黑客会在不被受害者注意的情况下控制一方或双方的交易。通过被动窃听,黑客会 *** 纵和登记信息,把文件送达,也会从目标系统上所有可通过的通道找到可通过的致命要害。黑客会寻找联机和密码的结合点,认出申请合法的通道。信息包拦截是指在目标系统约束一个活跃的听者程序以拦截和更改所有的或特别的信息的地址。信息可被改送到非法系统阅读,然后不加改变地送回给黑客。

TCP/IP连续偷窃实际就是网络嗅探,注意如果您确信有人接了嗅探器到自己的网络上,可以去找一些进行验证的工具。这种工具称为时域反射计量器(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TDR)。TDR对电磁波的传播和变化进行测量。将一个TDR连接到网络上,能够检测到未授权的获取网络数据的设备。不过很多中小公司没有这种价格昂贵的工具。对于防范嗅探器的攻击最好的方法是:

1、安全的拓扑结构。嗅探器只能在当前网络段上进行数据捕获。这就意味着,将网络分段工作进行得越细,嗅探器能够收集的信息就越少。

2、会话加密。不用特别地担心数据被嗅探,而是要想办法使得嗅探器不认识嗅探到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的:即使攻击者嗅探到了数据,这些数据对他也是没有用的。

特别提示:应对攻击的反击措施

对于超过第二级别的攻击您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它们可以不断的提升攻击级别,以渗透Linux服务器。此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反击措施有: 首先备份重要的企业关键数据。 改变系统中所有口令,通知用户找系统管理员得到新口令。 隔离该网络网段使攻击行为仅出现在一个小范围内。 允许行为继续进行。如有可能,不要急于把攻击者赶出系统,为下一步作准备。

记录所有行为,收集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系统登录文件、应用登录文件、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登录文件,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登录,网络单元登录(Network Element Logs)、防火墙登录、HIDS(Host-base IDS,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事件、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事件、磁盘驱动器、隐含文件等。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在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之前都要拍照;在调查中要遵循两人法则,在信息收集中要至少有两个人,以防止篡改信息;应记录所采取的所有步骤以及对配置设置的任何改变,要把这些记录保存在安全的地方。检查系统所有目录的存取许可,检测Permslist是否被修改过。

进行各种尝试(使用网络的不同部分)以识别出攻击源。

为了使用法律武器打击犯罪行为,必须保留证据,而形成证据需要时间。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忍受攻击的冲击(虽然可以制定一些安全措施来确保攻击不损害网络)。对此情形,我们不但要采取一些法律手段,而且还要至少请一家有权威的安全公司协助阻止这种犯罪。这类 *** 作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取得犯罪的证据、并查找犯罪者的地址,提供所拥有的日志。对于所搜集到的证据,应进行有效地保存。在开始时制作两份,一个用于评估证据,另一个用于法律验证。

找到系统漏洞后设法堵住漏洞,并进行自我攻击测试。

网络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企业应当提高对网络安全重视,如果一味地只依靠技术工具,那就会越来越被动;只有发挥社会和法律方面打击网络犯罪,才能更加有效。我国对于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有了明确的司法解释,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只重视技术环节的作用而忽略法律、社会因素,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拒绝服务攻击(DoS)

DoS即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的缩写,可不能认为是微软的DOS *** 作系统!DoS攻击即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通常是以消耗服务器端资源为目标,通过伪造超过服务器处理能力的请求数据造成服务器响应阻塞,使正常的用户请求得不到应答,以实现攻击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311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