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经度纬度

如何查询经度纬度,第1张

用手机自带的指南针应用或者下载一个GPS测试软件,即可获取经纬度信息。下面以手机自带的指南针为例,进入软件后,软件会联网读取数据,在界面的底部会显示所在地位置的详细经纬度信息。详细介绍如下:
如何利用手机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经纬度
1、点击进入手机自带的指南针软件;
2、进入软件后手机会自动模拟成一个指南针,检测当前所在地的位置信息,然后查看页面的底部;
3、稍等片刻后,手机即可显示当前所在地的低纬度信息;
4、将页面向右滑动,可以进入手机水平校准页面,将手机水平放置至示数为0,可以根据准确的测量出自己所在地的经纬度信息;
5、校准成功后,仪器图会以绿色显示,此时返回首页查看经纬度,显示的信息会得到更新且更为准确。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经度和纬度都是一种角度。经度是个两面角,是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因所有经线都是一样长,为了度量经度选取一个起点面,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的一台主要子午仪十字丝的那条经线为起始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平面是起点面,终点面是本地经线平面。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在赤道上度量,自本初子午线平面作为起点面,分别往东往西度量,往东量值称为东经度,往西量值称为西经度。由此可见,一地的经度是该地对于本初子午线的方向和角距离。本初子午线是0°经度,东经度的最大值为180°,西经度的最大值为180°,东、西经1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因此不分东经或西经,而统称180°经线。(横纬竖经)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都是纬度 与赤道垂直的都是经度
纬度是个线面角。起点面是赤道平面,线是本地的地面法线。所谓法线,即垂直于参考扁球体表面的线。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由赤道向南、北度量,向北量值称为北纬度,向南量值称为南纬度。由此可见,一地的纬度是该地对于赤道的方向和角距离。赤道是0°纬线,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就组成了经纬网;如果把经纬网地球仪展开,就形成了一幅平面的地图。确定位置,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气象等方面都有作用。 “船在海上遇到危险时,如何去营救”等等,都要用到经纬网地图。经度 :为了区分地球上的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经度每15度1个时区。 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经度分为360度,每15度1个时区,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线,是第一个进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后向西每过1个时区就相差1小时 。例如现在是早上5点,那么向西一个时区就是早上4点,再过1个时区就是早上3点,依此类推,向东则相反,一直到本初子午线,也就是说本初子午线两侧刚好相差23个小时
从赤道向两级,纬度越来越高赤道是划分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夹角的度数,就是所在纬线的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自赤道向南、向北各有90°,南纬90°是南极,北纬90°是北极。通常人们把0°—30°称做低纬,30°—60°称做中纬,60°—90°称做高纬。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往返于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所以把北纬23°26′的纬线称做北回归线,把南纬23°26′的纬线称做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是一年的时间。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直射点北移,在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点移到北回归线。而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返回,9月21日(北半球秋分日)再次回到赤道,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直射点在北归回线上时,北半球66°34′以北地区全部为极昼时间,而南半球66°34′以南地区全部进入极夜。反之当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南纬66°34′以南进入极昼,而北纬66°34′以北进入极夜。所以把北纬66°34′的纬线称做北极圈,把南纬66°34′的纬线称为南极圈。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构成经纬网,它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坐标系统,并用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的方向和位置,只有具备了经纬网,才有可能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此外经纬网也是绘制各种地图的最基本要素。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1、知道地理位置 察比例尺较小的地图 从而得知
2、察网逐级缩小>

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已经开始着手测量地球的周长。他利用夏至日杆子影子的长度测得阳光的入射角以及亚历山大和位于北回归线的塞尼之间的距离,测得地球的周长为216万斯塔德,也即略小于4万公里。这个测量值非常接近今天我们测得的精确值,这是个令人震惊的成就。此外,埃拉托色尼通过量测太阳在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时的轨迹,定义了赤道和回归线的概念。这些工作为航海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图为《圆的历史》图52,展示了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周长的原理。

埃拉托色尼的工作,奠定了经纬度的概念。球体的半径已知,如果能再知道两点的经纬度,那就比较容易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继而规划航行时间,或者绘制粗略的航海图。由此,航海定位问题转化为了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确定自己所在的经纬度?

这是一张北半球星空的延时曝光照片,斗转星移,因为地球的自转,恒星在天空中的轨迹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我们注意到,圆心的那颗恒星在这个视野里是不会动的,因为它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这颗恒星叫做北极星。对于北半球的观察者来说,北极星始终不动,其它恒星围绕北极星旋转。

上图为《圆的历史》图55。北极星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与地球的距离非常非常远,远到了地球的半径与之相比都可以忽略。所以,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观察北极星方向,这条视线与地轴平行。继而,这条视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也就是视野中北极星的仰角,就等于该地点的纬度。

也就是说,如果你去视野中找北极星,发现它在你的头顶正上方,也就是仰角为90度,那说明你所在的纬度就是90度,你正踩在北极点上。如果你去视野中找北极星,发现它在地平线处,仰角为0,说明你所在的纬度就是0度,你正在赤道上航行。如果仰角为30度,说明你现在的位置是北纬30度。

北纬的问题解决了,南纬呢?虽然没有相对应的「南极星」,但是,我们发现南十字星座的中心点可以近似起到「南极星」的作用。这样的观测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对于航海定位来说,已经足够了。

由于北极星和南十字星座的存在,借助合适的测量仪器,有经验的航海家可以很轻松的确定自己所在的纬度,但是,经度的测量就要困难的多了。纬度是一系列的平行线,而经度是一系列在极点相交的线。地球在东西方向自转,不存在「东极点」「西极点」,所以也没有什么「东极星」「西极星」。

但是,航海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与星空无关,与时间有关。我们今天知道时区的概念,比如,现在是北京时间凌晨2点,是美东时间中午1点。如果我已知,现在的北京时间是凌晨2点,现在的当地时间是中午1点,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反推出,我现在所在的时区是美东时区呢?继而,我可以知道我所在的经度就是美国东部所在的经度。

所以,经度的测量问题,转化为了已知位置的时间和当前位置的时间的测量问题。地球自转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24小时旋转360度,每小时旋转15度,每4分钟旋转1度。如果以出发的港口作为参照点,比如从伦敦出发,以格林威治时间作为标准时间,以格林威治所在的经线作为0度经线。之后在航海过程中的某个位置,格林威治时间是凌晨1点,当地时间是上午9点,相差8小时,也就是,这个位置与格林威治之间相差8乘以15等于120度,也即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经120度。

问题又来了,茫茫大海中,怎么确定格林威治时间?怎么确定当地时间?

当地时间的确定,靠的是日晷。在甲板上弄一个日晷,用太阳影子的方向来确定时间。格林威治时间的确定,靠的是钟表。在伦敦出发的时候,把钟表调到格林威治时间,此后就再也不调整。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比较困难。因为这种方法严重依赖于一只精确可靠的钟表。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虽然古希腊人就发明了经度理论,但因为受制于钟表的制作工艺,直到18世纪,航海家才能精确测量自己所在的经度。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名表都有「航海款」的来历。

由于经度测量的不方便,航海家们又想出了近似的测量方法。如果我在某个位置测量得出了比较精确的经度值,然后我记录此后航行的方向和距离,不就能在地图上推算现在所在的位置吗?航行的方向可以用指南针近似确定。从船头扔一块木头到海里,用钟表开始计时,直到船尾经过这块木头为止,然后船的长度除以这段时间,就能得到航行的近似速度。

比如,我沿着赤道航行,10个小时前,我所在的精度是西经29度25分,然后我以每小时83英里的速度向东航行了10小时。已知地球的周长大约是25万英里,对应于360度,也就是每一度为694英里,每一分为115英里。也就是说,我走过的距离是10乘以83等于83英里,弧度的改变为83除以115等于72分。也就是说,83英里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是72分左右,所以我现在所在的经度是西经29度25分再减去72分,等于西经28度13分。

为了计算方便,航海家们把115英里定义为1海里,1海里的弧长对应于地球圆心角的1分。南北方向每航行1海里,意味着纬度变化1分;在赤道上东西方向每航行1海里,意味着经度变化1分;如果在非赤道上东西向航行,需要乘以纬度cos的倒数作为修正系数。

速度单位「节」同样也来源于此,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直到今天,海里和节依然广泛应用于航海和航空领域,因为它们能很容易的把航行的距离变化转化为地球的经纬度变化,继而确定我们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66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