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数字表示法怎么计算阻值?

电阻的数字表示法怎么计算阻值?,第1张

电阻数字表示法
片状电阻用三位数字表示,前二位表示片状电阻器标称阻值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0”的个数,或用“R”表示小数点
例如:
100(表示10欧姆)
102(表示1千欧姆)
105(表示1兆欧姆)
5R1(表示51欧姆)

所有的导体电阻,根据计算公式:R=ρL/S,在相同的长度下,截面积越小,它的阻值就越大?求详解!
可以把导体“铜导线”想象成一根“自来水管”:
1、你家供水的自来水管可能是直径20mm的,供水很顺畅,我们说水管对水的阻力很小;
2、如果把这根水管换成直径2mm的,就会发现水不够用了。
3、我们说:水管的截面积变小了,所以对水的阻力变大了。
4、导体电线的电阻和水管对水的阻力一样,截面积 S 越小,它们的阻值就越大。
5、导线 L 越长、水管越长,阻力都是越大。
6、电流不可见、水流可见,更加直观 容易理解。
7、其他的:电压和水压、电位和水位、电流和水流,都有很多情景原理相同之处,可以比照参考学习。

电阻值计算公式:

式中ρ为电阻材料的电阻率(欧·厘米);L为电阻体的长度(厘米);A为电阻体的截面积(平方厘米)。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

扩展资料:


电阻的分类:

1、线绕电阻器由电阻线绕成电阻器 用高阻合金线绕在绝缘骨架上制成,外面涂有耐热的釉绝缘层或绝缘漆。绕线电阻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阻值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热耐腐蚀,主要做精密大功率电阻使用,缺点是高频性能差,时间常数大。

2、碳合成电阻器由碳及合成塑胶压制成而成。

3、碳膜电阻器在瓷管上镀上一层碳而成,将结晶碳沉积在陶瓷棒骨架上制成。碳膜电阻器成本低、性能稳定、阻值范围宽、温度系数和电压系数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

4、金属膜电阻器在瓷管上镀上一层金属而成,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合金材料蒸镀于陶瓷棒骨架表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阻

并联电路总阻值怎么算如下:

1、总电阻值的计算:1/R总=1/R1+1/R2+1/Rn,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特别的,两电阻并联总值为:R总=(R1R2)/(R1+R2)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并=R/n。
2、利用公式R总=(R1R2)/(R1+R2)按照电阻并联公式1/R总=1/R1+1/R2+1/Rn,将每个分电阻的倒数相加,再求和的倒数就是并联的总电阻。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为:设并联电路有n个电阻组成,电阻的阻值为Ri(1<=i<=n)则并联电路的总阻值R=(R1R2…Rn)/(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并=R/n。

并联电路:并联的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和。

扩展资料:


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公式:

1、总电流的计算,I总=I1+I2+……+In。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2、总电压的计算,U总=U1=U2=……=Un,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压的关系:U=U1=U2。

2、电流的关系:I=I1+I2

3、电阻的关系:1/R=1/R1+1/R2。

4、电功的计算:W=UIt。

5、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常用公式:P=UI。

电动机工作时的阻值是阻抗。星形接法,每相阻抗Z=U(相)/I(相);三角接法:每相阻抗Z=U(线)/I(线)。三相负载的电阻值R=X/tgφ。其中φ为各相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X为各相负载的电抗值。Z=√R^2+X^2。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为:设并联电路有n个电阻组成,电阻的阻值为Ri(1<=i<=n)则并联电路的总阻值R=(R1R2…Rn)/(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并=R/n。

并联电路:并联的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和。

扩展资料:


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公式:

1、总电流的计算,I总=I1+I2+……+In。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2、总电压的计算,U总=U1=U2=……=Un,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压的关系:U=U1=U2。

2、电流的关系:I=I1+I2

3、电阻的关系:1/R=1/R1+1/R2。

4、电功的计算:W=UIt。

5、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常用公式:P=UI。

高压断路器加装并联电阻的目的是限制 *** 作过电压。并联电阻一般有金属丝电阻和线性陶瓷电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并联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76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