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其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反应温度有关,在可允许的温度范围,C可还原几乎所有的金属,而CO不行,这一问题涉及的理论超过了中学的化学教学要求,但可以这样理解,CO是C的氧化的第一阶段的氧化产物,C的氧化过程是,先形成CO,再由CO进一步氧化成CO2,CO2是C的终极氧化产物。所以C的氧化性必然大于CO,而在中学化学的有些题目却未考虑这一点,如在用C还原ZnO中的Zn时,往往提供的答案是C的氧化产物是CO2,而实际上是CO,因为Zn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金属,这就牵涉到晋升和CO的还原能力了,而在中学教材中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在初中的教材中有C+ CO2 =2CO的知识,问题发展到高中时就有用C还原SiO2时就有
2C+ SiO2 = Si + 2CO。为什么不生成CO2?原因是SiO2的氧化性比CO2要强,而Si的还原性比C强,这是中学生必须要能理解的,而且还要知道用CO无法还原SiO2。
而在炼铁时又为何认为CO是还原剂?在高炉中不是将焦碳,铁矿石、石灰石等按比例混合装入高炉中的吗,这问题就又复杂了,而在高炉中的反应是一系列的反应。而且最后的反应实际上又是可逆的,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用CO做还原剂就很困难了。总之,对于你问题,可以这样讲,不是可以还原所有金属的氧化物,要视原素周期表来确定,如果还原后的金属的还原性强于CO,那么不能还原。炭粉几乎可以还原所有的金属氧化物,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可以这样认为。用还原性比CO的还原性更强的还原剂还原,比如氢气。我觉得:
首先,“有些同志说广义上的分子包括了分子、原子、离子”,这样说是合理的,也是在科学实践中被大家接受的;也就是说,分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以理解成针对特定物质而言(分别地看),可以完整地理解为:分子,是“某种物质”保持“其特有”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也就是说,以铁单质为例,把铁单质不断分割下去,尺度越来越小,到某个尺寸级别,铁恰好仍然保有其宏观尺度时的所有化学性征,那么这个尺度就是铁的分子尺度,铁单质的这个能恰好还保有宏观时化学性质的最小尺度单元,就是“铁分子”,其他物质类推;还是在广义的基础上理解。 (注意分子是曾经考虑物质的可分性引出的概念,就好象说你是家里的一分子一样。)
我这个回答应该是对上述表述的正确理解,对照着把原话反复读几遍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