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输入的年份判断是否是闰年?(在JAVA用if-else)

根据输入的年份判断是否是闰年?(在JAVA用if-else),第1张

一、问题分析

闰年的判断规则如下:

1若某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则是闰年

2若某个年份能被400整除,则也是闰年。

二、根据闰年的判断规则,代码设计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class Bissexti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tln("请输入年份");

int year;//接收输入的年份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year = scannernextln();

if(year<0||year>3000){

Systemoutprintln("年份有误!");

}

if(year%4==0&&year%100!=0||year%400==0){

Systemoutprintln(year+"是闰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year+"不是闰年");

}

}

}

扩展资料:

另外,闰年的判断还可以按照如下代码设计:

import javautilScanner;

class LunTa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年份");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year=scannextInt();

scanclose();

ifleapyear(year);

}

private static void ifleapyear(int year){

if (year>0)

{

if (year%100==0)

{

if (year%400==0)

{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year+"年是闰年");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year+"年是平年");

}

}

else if (year%4==0)

{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year+"年是闰年");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year+"年是平年");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您的输入不合法,请确认后再次输入");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year=scannextInt();

scanclose();

ifleapyear(year);

}

}

}

闰年的计算方法

中国旧历农历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闰年的计算方法!

闰年计算方法

西方公历的闰年

阳历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平年的二月为28天,闰年的二月为29天。闰年平月2月29日为闰日。

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销这09688日。

闰年的计算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中国农历的闰年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

闰年遵循的规律: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闰年在公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认识闰年

闰年包括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和在中国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每四年累计一天,故第四年于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如1984年鼠年的农历中,有两个十月,通常成为前十月和后十月(即闰月)。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

闰年的判定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差。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1950-2050年间的闰年:

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2048。

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平年共有365天(1-12月分别为31天,28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今年的年数和月数知道吧?
看月数是否小于或等于2,如果是就判断今年是否闰年,如果否判断明年是否闰年
如果前面的判断闰年为真,那么明年的今天
就是当前的时间+
3662436001000
如果闰年判断为假就是365243600100了
判断当年:
年数=n
是否闰年
=
((n/4==0
&&
n/100!=0)
||
n/400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e
now
=
new
Date();
int
nowYear
=
nowgetYear();
int
month
=
nowgetMonth();
long
addMillis
=
0;
boolean
isLeap
=
false;
if(month
<=
2){
isLeap
=
((nowYear%4==0
&&
nowYear%100!=0)
||
nowYear%400
==
0);
}else{
nowYear
+=
1;
isLeap
=
((nowYear%4==0
&&
nowYear%100!=0)
||
nowYear%400
==
0);
}
if(isLeap){
addMillis
=
((long)366)2436001000;
}else{
addMillis
=
((long)365)2436001000;
}
Date
nextYear
=
new
Dat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ddMillis);
Systemoutprintln(nextYear);
}

闰年计算法闰年是怎样计算的 (1)当年份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
(2)当年份不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闰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数学老师说过,用年份除以400可以得到整数就是闰年

闰年是怎么推算的 闰月“与“闰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二月28天的来源: 二月28天的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主持制订阳历,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按古罗马的习俗,2月份是处决死囚的月份,人们认为这个月份不吉利,应该短些,于是只有29天。后来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前任恺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于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为大月,同时把下半年的双月都改成大月,9、11两个月则改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从2月中扣掉。因此可怜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如何判断闰年(abcd) 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

农历的闰年怎么计算 农历的闰年即含有闰月的那个年份。
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而一个朔望月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就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有十天左右的差距,如果不弥补的话,那么若干年之后,春节就有可能跑到夏天去了。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其中序数为奇数的(如立春成为节气,偶数的(如雨水)称为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u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闰七月来作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自然那个月所在的年份就是闰年喽……

闰年是怎么算的? 2100年不是闰年。
整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不是闰年。
也就是说2000年是闰年,1900年、2100年等不是闰年。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故四年于2月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虽然是4的倍数,也是平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例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则是平年。

闰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当公历年份不是一百的倍数时,需要被4整除,如2004÷4=501,所以是闰年;当公里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行,如1900年不是闰年(1900÷400=4300),而2000是闰年(2000÷400=5)

你是问java还是问闰年的问题呢?
你这明明是在问闰年的问题嘛。你问的闰年的条件为什么是这样。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这样每年就少算了024219天,所以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精确,因为多算了1-0242194=003124天,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400年里,如果有100个闰年的话,就多算了3124天,这样的话,白天黑夜就对不上了,所以,400年我们只给它97个闰年,这样400年也就多算了大概0124天(因为这只是大概值),这样就精确一些了。
概括一下,400年的时间,如果按365天一年的话,就少了400024219=96876天,所以加上97个闰年,97个怎么分呢?这样就有了现在的分法,4年一闰,100年的400年一闰。
你明白了吗?
我说这么清楚,如果你不明白,那就是XX了,既然你知道闰年的条件,还写不出代码,那就更是XX了。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bijia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年份:");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int year=scnextInt(); //输入年份

if(runNian(year))
{
Systemoutprintln(year+"年是闰年");
}
else
{
Systemoutprintln(year+"年不是闰年");
int p=year;
while(!runNian(p-1))
{
p--;
}
Systemoutprintln(year+"年之前的闰年是"+(p-1));
p=year;
while(!runNian(p+1))
{
p++;
}
Systemoutprintln(year+"年之后的闰年是"+(p+1));
}
}
static boolean runNian(int year)//判断是否为闰年的方法
{
boolean t=false;
if(year%4==0)
{
if(year%100!=0)
{
t=true;
}
else if(year%400==0)
{
t=true;
}
}
return t;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964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