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数wds500转速怎么看

西数wds500转速怎么看,第1张

西部数据硬盘的识别方法为:类型+WD+容量+转速+型号。以WDCaviarWD400BB为例,WDCaviar代表西部数据的鱼子酱系列硬盘;WD代表西部数据;400代表此硬盘容量是400GB;第一个B代表转速是7200转,如果是A代表转速是5400转;第二个B代表此硬盘是新鱼子酱系列硬盘,如果是A代表此硬盘是旧的鱼子酱系列硬盘。

查看电脑硬盘转速的方法:

1、直接从硬盘上看,一般硬盘表面的名牌中,均会标注容量与转速信息,如下图硬盘转速为5400。

2、借助软件来查看,打开鲁大师。

3、进入鲁大师,如下图所示。

4、然后选择左上角的硬件检测,检测大约需要30秒左右。

5、检测完成后,在银盘信息里就可以看到硬盘的转速了。

具体步骤如下 *** 作:

1、下载安装鲁大师,然后点击打开鲁大师。

2、点击“硬件检测”

3、点击“硬盘信息”

4、如图,例如“转速   5400 转/分”

扩展资料:


转速(Rotational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台式机35英寸硬盘一般7200转/分,笔记本25英寸一般5400转/分;
两种方法:
一、使用鲁大师等硬件检测软甲,会比较详细的列出硬盘信息,其中包括硬盘转速;
二、拆下硬盘,查看标签,上面有5400或7200等信息,但是比较麻烦,不推荐。

单纯从个人使用体验的感受来看,7200转的硬盘在下载东西的同时,看**是不会卡的,即使不断的快进后退也不会卡顿,但是5400转的硬盘如果一边下载东西,一边看**的话,会显得卡顿,尤其是快进快退的时候,卡顿很明显!这有力的证明了7200转的硬盘可以同时进行多任务工作,5400转的硬盘只能进行单任务工作!另外从游戏的加载速度来对比,7200转的硬盘比5400转的硬盘要快30%左右的速度!1、转指的是什么转指的是硬盘每分钟的圈数,比如5400转表示每分钟硬盘转的圈数,所以说转数越大硬盘读取速度越快 。
7200转硬盘,每转一周的时间是:60×1000÷7200=833毫秒5400转硬盘,每转一周的时间是:60×1000÷5400=1111毫秒在理论上讲,7200转硬盘比5400转硬盘要快15%左右 。2、传输率不同转速越快硬盘的速度就越快,那么传输速度自然也要快的多,7200转硬盘相比5400转硬盘,在传输速率上快一些,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为机械硬盘,有了固态硬盘做对比之后,它们之间的速度区别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
3、噪音不同硬盘的转速和噪音也是成正比的,转速越高噪音就越大 。7200比5400噪音大,随着硬盘使用的年限越多,噪音也逐步增大 。4、功耗不同硬盘工作时运行的速度越快,耗功方面则会越大,散热也会比较低转速的要高出不少 。同配置笔记本,7200转的笔记本硬盘的温度要比5400转的要高 。硬盘的转速越高 ,相应的功耗也就越大,产生的热量较大,甚至会发生散热不及时导致电脑卡死,也就是鼠标一顿一顿的情况,大家可能都遇到过 。
有新旧2个笔记本的朋友应该了解,同等硬件配置的笔记本,7200转硬盘的笔记本,比5400转硬盘的笔记本温度明显高一些 。小迷的总结和建议机械硬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转速上面,还和单碟、缓存、制造工艺、不同品牌硬盘质量等因素都是有影响的 。笔记本上面一般使用的是5400转的硬盘,台式机一般使用的是7200转的硬盘,这是受它们空间体积限制了,而且,笔记本使用5400转的硬盘,相比较而言,比7200转硬盘,更加稳定,不宜损害 。
那么应该怎样选择硬盘呢?实际上除了转速,机械硬盘更应该考虑的是缓存、盘片数量这两个指标 。单碟容量越大(盘片密度大),缓存也必须与之合理匹配,目前单碟容量超过1T的机械硬盘匹配的是128MB的缓存,还有不少密度更高的笔记本硬盘配备了256MB的缓存,比如25英寸的单碟1TB 。第二个因素就是盘片数量 。盘片数量越多的话,故障率就会高一些,热量也会大一些(因为一张盘片要配两个磁头),小迷虫建议机械硬盘3个盘片以内的产品会好一点,这也算是一个平衡点,如果再多的话热量会大幅度增加,潜在故障率也就随着增加了很多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735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