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打开购买的硬盘包装,以安装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为例,购买机械硬盘,一般是带有机械硬盘一个,SATA接口线一根,螺丝钉4个。
2、在硬盘的上方是有两个SATA接口的,一个是大接口,一个是小接口。
3、打开电脑的机箱,然后顺着主板上的线找到主板上面闲置的SATA接口。
4、将机械硬盘放入机箱中的硬盘托架上面并用螺丝固定住,不同的机箱托架的位置不同,但是肯定会有一个以上的硬盘托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放固态硬盘的位置的。
5、将电脑主板上面的SATA接口线连接到硬盘上面的SATA接口上。同时把自带的那根小的接口线的一头也连接到硬盘上。
6、最后再将小口的接口线插在主板上面的小的SATA接口上。一般主板上面都会带2个SATA接口的,可以放两个硬盘。(因为示例的电脑是安装了一个固态硬盘,一个机械硬盘,另一个接口是连接的固态硬盘。)
工具/材料:台式机、硬盘1、硬盘2、螺丝刀、螺丝钉。
1、首先打开台式机机箱,找到机箱内部的SATA接口线,如下图所示。
2、接着对上硬盘1的SATA插槽,如下图所示。
3、其次将台式机机箱里的SATA接口线连接到硬盘1的SATA插槽,如下图所示。
4、再者把硬盘1放到硬盘托架上,如下图所示。
5、之后用螺丝刀将硬盘1固定在硬盘托架上,如下图所示。
6、然后再选择一根SATA接口线,如下图所示。
7、继续与硬盘2的SATA插槽相连,如下图所示。
8、然后在台式机机箱的背部找到硬盘2的放置区域,如下图所示。
9、将硬盘2放置区域内,如下图所示。
10、最后用螺丝刀将硬盘2固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硬盘的故障原因
一 、硬盘散热风扇
考虑到散热效果,很多人都为自己电脑硬盘安装上了硬盘散热风扇,但是一些低档的风扇,它的震动相当明显,可以把震动传递到硬盘上,长期以后,定会对硬盘寿命产生影响。
二、光驱
主流的光驱读盘速度已经达到了50倍速以上,当光盘在光驱总高速旋转时,光驱本身发出的震动会带动机箱的共振,从而影响到硬盘的工作。而且这种高速转动发热量也是很多的,光驱离硬盘又是如此近,从光驱中释放的热量定会使得硬盘的温度上升。
三、灰尘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在沉积在硬盘的电路板的灰尘会严重影响电路板上芯片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温度上升,进而导致芯片过热而烧毁。另外灰尘如果吸收了水分,是很容易造成电路短路的。
四、静电
在对电脑进行维修过程中,很多人都是用手拿硬盘,但是在干燥的天气中,人的手上可能会积累上万伏的静电,手上的静电可能会击穿电路板上的芯片,导致硬盘出现故障。
五、低级格式化
如果电脑硬盘出现了坏道,很多网友都采取低级格式化的措施,其实低格对硬盘的损坏的很大的,它可能会造成磁盘坏道的扩散,甚至会导致硬盘参数丢失,造成硬盘无法使用。
六、电源
一个低质量的电脑,会使硬盘受到电压波动的干扰,特别是硬盘在进行读写 *** 作时,如果电源出现问题,可以在一瞬间让一块硬盘报废。
七、磁场
因为硬盘是一种依靠磁介质来记录数据的设备,如果受到外界环境的磁场干扰,很可能导致磁盘数据的丢失,所以应该尽量远离磁场环境。
1、启动电脑,同时按下DEL键进入到BIOS界面(有部分电脑是按F2键)。2、按左右键,光标移动到“Advanced BIOS Featrues”后按回车。
3、按上下键,光标移动到“First Boot Device”,按回车,会d出一个Options小对话框,里面是所有的启动项。
4、在d出菜单中选择硬盘Hard Disk。
5、按F10保存退出后重启电脑。
扩展资料:
电脑硬盘使用方法:
当硬盘在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关掉电源。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还有,在硬盘中有高速运转的部件,如果一旦强行关机的话高速运转的碟片就会突然停止,而在关机后又马上开机的话,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盘的损坏。
所以在关机后不要马上再次打开电脑。至少在半分钟以后再打开。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因为,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损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双硬盘同时使用有以下三种方式:
1、两块硬盘都是IDE硬盘。如果将两块IDE硬盘同时接在主板上的一个IDE端口上使用,必须对两块硬盘设置主从盘;
2、两块硬盘都是SATA硬盘。由于SATA硬盘都是独立工作的,相互之间互不干扰,没有冲突,所以不需要特殊的设置,正确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即可正常使用;
3、一块IDE硬盘和一款SATA硬盘同时使用。由于IDE端口和SATA端口的通信总线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没有冲突,正确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即可正常使用。设置主从盘的目的是为了告诉系统那块是启动盘,设置为主盘的是作为系统的启动盘。不过如果你是将第二块硬盘直接连接到主板的IDE2端口,而不是跟第一块硬盘接在同一个IDE端口时,就不需要进行主从设置了,系统会自动从挂在IDEl上的硬盘启动,而挂在IDE2上的硬盘即自动被置为从盘(建议挂在IPE2上,数据备份更有效)。至于设置主从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在硬盘的背面上都有将硬盘设置为主、从盘的方法,默认的设置是将硬盘作为主盘(即Master盘),而作为从盘的那块硬盘需要设置为Slave(即从盘),可以参照硬盘背面的跳线图进行跳线。不同的硬盘其设置主从方法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两种设置主、从盘的方法:
(1)由硬盘跳线器设置:所有的IDE设备包括硬盘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器大多设置在电源联接座和数据线联接插座之间的地方(也有设在电路板上的),通常由3组(6或7)针或4组(8或9)针再加一个或两个跳线帽组成。另外在硬盘正面或反面一定还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各类硬盘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大同小异。
(2)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这种主、从盘的设置是先将硬盘跳线设置在“电缆选择有效”后,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联接在对应的硬盘线插头上。硬盘主、从盘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与硬盘线的联接插头。通常联接硬盘线中段插头的盘是主盘,联接在硬盘线尽头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必须将联接在同一条硬盘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能决定硬盘主、从盘状态40芯硬盘线是特制的。制作方法是将普通40芯硬盘线的第28根线(从第1根红线或其它标记开始数)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上切断后做成的,切线时注意不能弄断其它线。使用特制硬盘线确定主、从盘状态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当需要交换硬盘主、从状态时只要将联接的硬盘线插头位置对调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盘来重新跳线。但这种方法不宜采用,因为重压线易产生接触不良,折线易损坏40蕊接插件。1、SATA硬盘不用设置,因为一个SATA口只能接一个SATA设备
2、WD黑盘做系统盘西数的硬盘黑色表示性能最好,价格也贵
3、如果你的老硬盘有系统的话,新硬盘装好系统,要在BIOS里的启动项里选择硬盘的启动顺序,选西数为1
4,SATA接口原则上不分主从,1、2、3、4,等等接口都可以随意插,只要在BIOS里设置需要哪个硬盘作系统盘启动就好了,你也可以按板上接口旁标注的数字顺序接
5,你这个就不要弄什么阵列了吧,直接用就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