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G的读音: [dʒi:]。
g
英 [dʒi:]
n英语字母表的第7个字母;C大调音阶中的第五音。
浊辅音/dʒ/的发音方法
1)双唇向前突出,略成圆形,牙齿基本闭合。
2)舌尖和舌端抬起贴住上齿龈后部,憋住气。
3)舌尖稍稍下降,气流从舌和齿龈间的狭缝冲出,同时声带震动发声。
长元音/iː/的发音方法
1)张开你的嘴巴,好像你在微笑,露出你的牙齿,嘴唇向两边伸开,成扁平形。
2)将舌前部向硬腭尽量抬起。舌头轻微接触下齿背部。
3)嘴唇绷紧,舌头肌肉保持紧张,震动声带,发出/iː/音。
扩展资料:
/dʒ/的其他单词:
1、page /peɪdʒ/ n 页
2、large /lɑːdʒ/ adj 大的
3、danger /ˈdeɪndʒə/ n 危险
4、bridge /brɪdʒ/ n 桥
5、judge /dʒʌdʒ/ n 法官
6、edge /edʒ/ n 边缘
/iː/的其他单词:
1、he /hiː/ pron 他
2、me /miː/ pron 我
3、be /biː/ vt 是
4、she /ʃiː/ pron 她
5、we /wiː/ pron 我们
6、eve /iːv/ n 夏娃
拼音g下格要占满。
拼音g在四线格的中间格写一个半圆形,半圆要从上往下写半圆;在中间格和第三格写竖弯,写竖弯的时候也是从上往下写;先写一个直的竖线,到第三格拐弯。这就是拼音g的正确写法和占格。
G(小写“g”) 是英文字母和拉丁字母中的第7个字母,在26个字母中,排行第七位。在古代腓尼基语及希伯来语的字母表里,G是描摹骆驼的头和颈之轮廓的象形字母。
g的来源: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在比布鲁斯(古地中海港市,位于现黎巴嫩贝鲁特以北的朱拜勒,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成为繁华的腓尼基城)和腓尼基的其他一些地方以及迦南的中心,g这个符号是特定的线性形式。在闪族的语言中这个符号叫做gimel或是gaml,意思是throwing stick(投掷棒)。
希腊人重新改变的闪族人的命名称之为gamma。罗马人把这个符号应用到拉丁文里,但是他们把它变圆滑了。起初他们把这个符号用于发音g和k。C的原型被用来做k发音,而由C加了一条而变成的G被用来做g的发音。这俩个符号没有改变的被应用到了英语当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