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电脑上有名的病毒资料。

给我电脑上有名的病毒资料。,第1张

梅丽莎病毒
1998年春天,大卫•L•史密斯(David L Smith)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Melissa),佛罗里达州的一位舞女的名字[资料来源:CNN]。
梅丽莎病毒一般通过邮件传播,邮件的标题通常为“这是给你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用户通讯录的前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
史密斯把它放在网络上之后,这种病毒开始迅速传播。美国联邦调查局给国会的报告显示,梅丽莎对政府部分和私营部门的网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美国联邦政府很重视这件事[资料:FBI]。电子邮件流量的剧增迫使很多公司停止了邮件服务,直到病毒得到控制才重新开放。
经过漫长的审判,史密斯被叛20个月的监禁,同时被处5000美元罚款。另外,未经法庭允许,史密斯不得擅自使用网络[资料:BBC]。梅丽莎虽然没有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它是第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电脑病毒。
爱虫病毒
和梅丽莎相似,爱虫病毒最初也是通过邮件传播。标题通常会说明,这是一封来自您的崇拜者的表白信。邮件中的附件则是罪魁祸首。这种蠕虫病毒最初的文件名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后缀名vbS表明黑客是使用VB脚本编写的这段程序[资料:McAfee]。
根据杀毒厂商McAfee的报告显示,爱虫病毒具有以下攻击手段:
它会自我复制,在硬盘的各个分区都有隐藏备份。
它会在用户的注册表里面添加新内容。
自我复制,然后自动替换某些文件。
通过邮件以及聊天客户端进行传播
自动下载一个名为WIN-BUGSFIXEXE的补丁,这个补丁会窃取用户私密信息并发送给黑客。
求职信病毒
求职信病毒(Klez)病毒传播的里程碑。这种病毒最早出现于2001年,几个月后出现了很多变种。最常见的求职信病毒通过邮件进行传播,然后自我复制,同时向受害者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送同样的邮件。
一些变种求职信病毒甚至会对电脑产生致命性破坏。根据版本不同,求职信病毒可以分为普通病毒,蠕虫或者木马。有些甚至会强行关闭杀毒软件或者伪装成病毒清除工具[资料:Symantec]。
求职信病毒在网络上出现不久,黑客们就对它进行了改进,使它传染性更强。与很多病毒一样,求职信病毒也会使用受害者的通讯录向联系人发送同样的邮件。另外,它还能从中毒者的通讯录里随机抽选一个人,将该邮件地址填入发信人的位置。这就是邮件地址欺骗——看起来邮件是您的某个熟人寄来的,实际上却是其他人发的。
伪装邮件地址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首先,收信人就算阻止了发件人也没用,因为邮件是其他人发来的。其次,由于用户无法辨别邮件是否是垃圾邮件,求职信病毒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收信人邮箱堵塞。另外,由于发信人是邮件列表中的联系人,所以很多人都会打开邮件而导致中毒。
红色代码和红色代码Ⅱ
红色代码(Code Red)和红色代码Ⅱ出现于2001年的夏天。这两种蠕虫病毒都利用了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中存在的一个 *** 作系统漏洞,即缓冲区溢出漏洞,当系统缓存器接收到超过它处理范围的数据时,数据会溢出覆盖相邻的存储单元,使其他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最初的红色代码蠕虫病毒利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对白宫网站进行攻击。也就是说,所有感染红色代码病毒的电脑都会在同一时间内连接白宫网站,使服务器超载,网站崩溃。
安装了Windows 2000系统的电脑如果中了红色代码Ⅱ,机子就会变成“肉鸡”。蠕虫病毒会在系统中建立后门程序,从而允许远程用户登陆和控制。计算机术语就是系统控制,对于电脑的主人来说,这是个噩耗。病毒的散发者可以利用受害者的电脑获取某些信息,甚至利用这台电脑进行犯罪活动。受害者不仅要为瘫痪的电脑发愁,还有可能因为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虽然Windows NT更易受红色代码的感染,但是病毒在这些机器上的危害并不是很严重。使用Windows NT的网络服务器中毒后可能经常死机,但不会产生其它危害。与Windows 2000的用户相比,这其实算不了什么。
微软随后放出补丁修复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中的安全漏洞,至此,病毒不再肆虐。但是补丁并没有清除电脑里的病毒,这需要用户自己处理。
尼姆达
另外一种病毒也在2001年出现,这就是尼姆达(Nimda,管理员(admin)的倒拼)。尼姆达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是那时传播最快的病毒。TruSecure公司首席技术官彼得•蒂皮特表示,尼姆达从开始散播到大规模爆发只用了22分钟。
尼姆达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是互联网服务器。当病毒感染电脑后,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尼姆达可以通过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这也是它能够迅速大规模爆发的原因。
尼姆达病毒会在用户的 *** 作系统中建立一个后门程序,使侵入者拥有当前登陆账户的权限。换言之,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受限账户登陆的话,侵入者的权限也将是受限的。当然,如果用户使用管理员账户,侵入者也将拥有管理员权限。
尼姆达病毒的传播使得很多服务器瘫痪,服务器资源都被蠕虫占用。从这种角度来说,尼姆达实质上也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一种。
蓝宝石病毒
003年1月下旬,一种新型服务器病毒开始在网络上传播。由于很多电脑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几个重要的大型电脑系统最终瘫痪。美国银行的ATM机无法使用,西雅图的911服务中心被迫中断,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瘫痪,部分航班被迫取消。
这场网络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是SQL Slammer,也称蓝宝石病毒。在补丁和病毒专杀软件出现之前,这种病毒在全球已经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资料:Lemos]。蓝宝石病毒的传播过程十分迅速。在感染第一台服务器几分钟后,病毒在短时间内开始成倍的复制。15分钟后,网上的重要服务器中有半数被感染[资料:Boutin]。
Slammer病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及时打补丁和升级杀毒软件是不够的,黑客们会利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漏洞进行攻击,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漏洞。在中毒之前做好防毒工作很重要,同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防止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也必不可少。
诺维格病毒
这种诺维格(Novarg)病毒也称MyDoom,它同样会在用户 *** 作系统中留下后门。这种病毒后来产生了很多变种,最初的诺维格病毒有两个触发程序。
第一个程序在2004年2月1日开始进行发动拒绝式服务攻击(DoS),第二个程序则在2004年2月12日停止病毒的自我复制。但是在病毒停止攻击以后,留下的后门程序仍然具有危害性[资料:Symantec]。
没过多久,病毒的再次爆发给几个搜索引擎公司造成致命打击。和其他病毒一样,诺维格病毒会搜索被感染用户电脑里的联系人名单,然后发送邮件。另外,它还会向搜索引擎发送搜索请求然后向搜索到的邮箱发邮件。这导致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收到数以百万计的搜索请求,使得他们的服务变得非常缓慢甚至服务器瘫痪[资料:Sullivan]。
诺维格病毒通过邮件和P2P网络进行传播。根据网络安全公司MessageLabs的资料显示,当时平均每12封邮件中就会有1封携带这种病毒[资料:BBC]。和求职信病毒类似,诺维格病毒也会进行邮件发信人伪装,这使通过邮件查询病毒来源变得极其困难。
震荡波和网络天空病毒
有时病毒制造者很容易就能逃脱追查。但是当局也有可能通过追溯病毒传播的途径找到源头。震荡波(Sasser)和网络天空(NetSky)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一个名为Sven Jaschan的17岁德国人制造了这两种病毒并将它们散播到网络上。虽然两种病毒的感染方式完全不同,但是相似的代码使专家认定它们出自一人之手。
震荡波病毒通过微软的系统漏洞感染电脑。与其他蠕虫不同的是,它不通过邮件传播,一旦电脑感染上病毒,病毒会自动寻找有漏洞的电脑系统,然后远程 *** 纵那些电脑下载病毒。这种病毒可以搜索任意的IP地址段来寻找潜在的受害者。病毒会修改用户的 *** 作系统使用户无法关机,只能强行断电。
网络天空病毒通过邮件和网络进行传播。它同样进行邮件地址欺骗和附件进行自我复制[资料:CERT]。在病毒进行传播的时候,会同时进行拒绝式服务攻击(DoS),以此控制带宽资源。Sophos的专家认为,网络天空和它的变种曾经一度感染了互联网上1/4的电脑[资料:Wagner]。
Sven Jaschan并没进监狱,只是被判处1年零3个月的缓刑,由于当时他年龄未满18周岁,从而逃过一劫。
Leap-A/Oompa-A
也许您曾看过苹果电脑的这个广告,里面有贾斯汀•朗扮演的“我是苹果”和约翰•霍奇曼扮演的“我是电脑”。霍奇曼扮演的电脑因为一种病毒崩溃,他同时指出,目前有超过10万种病毒在侵袭您的电脑。而贾斯汀则说,那些病毒只感染装有Windows系统的电脑,对苹果电脑不起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这话说得没错。苹果引其”不公开,既安全“的设计理念,避开了很多病毒的危害。苹果的硬件和 *** 作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它们都是苹果公司自己生产的。因此也可以说苹果的 *** 作系统是个”不公开“系统。一直以来,苹果电脑在家用电脑市场占据着第二位的位置,不过离PC极还有很大距离。可想而知,针对苹果电脑的病毒不可能产生像Windows病毒那么大的危害。
但是这并未阻止一位苹果黑客的出现。2006年,Leap-A病毒,也称Oompa-A病毒出现。它利用iChat聊天程序在苹果电脑之间进行传播。当病毒感染苹果电脑后,它会自动搜索iChat的联系人列表并向其中的好友发送信息,信息中附带一个看起来像是不完整的jpeg图像的损坏附件。
病毒并不会对电脑产生太大的危害,它证明了即使是苹果电脑也有可能中毒的。随着苹果机的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针对苹果机的病毒将会出现。
风暴蠕虫
我们榜单中的最后一种病毒是可怕的风暴蠕虫(Storm Worm)。专家们在2006年底最终确认了这种病毒。公众之所以称呼这种病毒为风暴蠕虫是因为有一封携带这种病毒的邮件标题为“风暴袭击欧洲,230人死亡”。但是安全公司不是这样为其命名的。赛门铁克把这种病毒命名为Peacomm,而McAfee则把它命名为Nuwar。这是因为2001年已经有一种病毒被命名为W32StormWorm。而这种病毒和2006年的病毒是完全不同的。
风暴蠕虫是一种木马程序。有些风暴蠕虫的变种会把电脑变成僵尸或”肉鸡“。一旦电脑受到感染,就很容易受到病毒传播者的 *** 纵。有些黑客利用风暴蠕虫制造僵尸网络,用来在互联网上发送垃圾邮件。
许多风暴蠕虫的变种会诱导用户去点击一些新闻或者新闻视频的虚假链接。病毒的制造者经常把病毒邮件的主题改为当前时事新闻。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种新的蠕虫变种通过邮件开始传播,邮件标题一般为“中国发生大灾难”或者“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等等。邮件里一般有关于相关话题的视频或者新闻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会自动下载蠕虫病毒[资料:McAfee]。
很多新闻社和博客认为风暴蠕虫是近些年来最严重的一种病毒。安全公司Postini宣称,截止到2007年,已经发现超过2亿封邮件携带了这种病毒[资料:Gaudin]。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邮件都导致电脑感染。
虽然风暴蠕虫传播很广,但是它并不是最难清除的病毒。只要用户时刻记得更新杀毒软件和警惕陌生用户发来的邮件或链接,一般都能防止这种病毒的感染。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即将离任白宫实习生合影引发关注,特朗普站在正中央,周围的实习生们面带笑容。在美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从美国各地进入白宫、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他们被统一称为“实习生”。如何才能进入白宫,成为一名白宫实习生?
必须是美国公民
白宫是学生们向往的实习地点,在这里,他们有机会结识高官、见到总统、了解政府的运作模式,甚至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呢?据了解,要想成为白宫实习生,首先需要满足3条基本条件:第一,年龄至少达到18周岁;第二,必须是正在大学、学院或者社区学校就读研究生课程或本科课程的学生、自实习日期起两年内从大学、学院或者社区学校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持有高中毕业证的退伍军人;第三,必须是美国公民。“必须是美国公民”这一条件也恰好解释了此前在中国发生的一起乌龙事件。2011年,中国多家网站发布信息称美国丰收基金将在重庆筛选精英学子赴美在白宫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青年参考》 据此向美国驻华大使求证,该大使予以澄清,“白宫实习生的 门槛 从没变过,首要条件就是美国公民身份,白宫是录取 白宫实习生 的唯一机构。”
满足以上3个基本条件后,就可以填写表格,申请成为白宫实习生了。在白宫官网的申请实习生页面中,白宫要求每位申请者准备两封能够反映申请者品质、能力或者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推荐信,同时,申请者还需要递交一份简历。这些资料需要递交给白宫实习审查委员会。白宫官网显示,作为申请过程的一部分,申请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白宫部门。尽管白宫不会将政治倾向作为评判申请者的绝对标准,但是他们需要申请者致力于白宫的理想和使命。
此外,申请获得批准后,申请者还必须接受“忠诚调查”和随机毒品测试等。拿毒品测试来说,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网页“实习”一栏中就写道,白宫对于吸食毒品是零容忍的,任何实习生在白宫展开实习前必须进行毒品测试,未通过毒品测试的申请者将立即丧失申请资格。
每周最少工作45天
据了解,白宫每年都会招募3批实习生,分别是春季、夏季和秋季。曾有资料显示,每年有300人前来白宫实习,不过曾是白宫实习生的赵小兰介绍过,她当年在白宫实习时只有13位实习生。目前,白宫官网登出共有19个部门可以申请实习,这些部门包括内阁事务办公室、第一夫人办公室、管理和行政办公室。其中管理和行政办公室的分支之一“白宫办公室”也是此次招收实习生的部门,这个部门过去没少上头条,总统的“形象”就靠它了。白宫网站上也写道,该部门的实习生日常工作包括修图、完善数据库等,此外还有机会拍摄白宫某些新闻发布会。
在白宫,实习生要处理日常的办公事务,比如端茶倒水、接待来客以及撰写文稿等;除此之外,他们还可参加白宫举办的各种讲座和组织的有关游览活动,以及在一些场合担任志愿服务人员和在华盛顿地区参加一些社区服务项目等。按照规定,白宫实习生需每周工作5天,每天早9点到晚6点,最少需每周工作45天。白宫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工作最少45天的实习生才算是全日制实习生,如果实习生有要求,白宫允许实习生可以每周有一天只工作半天。”
那么,白宫实习生和总统本人有哪些“互动”呢?
赛义德来自迈阿密,他刚刚结束了自己在白宫的夏季实习生活。在自述中,赛义德提到,在白宫这段时间里,每天,他和团队的任务之一是在美国民众的来信中挑选10封能够代表民众情绪的信件,然后将它们加入到特朗普总统的每日简报中。
无薪水有花费
在白宫工作的实习生其实就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工作人员,不仅如此,实习生们需要自己掏钱解决住宿、交通等问题。
CNN曾报道过在白宫做实习生的真实案例,一个实习生从父母那里借了几千美元,另一个则动用了过往两年工作攒下的钱,才得以度过一期的白宫实习生涯。报道称,2010年夏天,一位实习生在白宫实习,花费了4500美元。即使有高昂的实习花费,白宫实习生项目每年还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投身前往。“公平酬劳运动”——一个草根游说团体曾喊话给奥巴马,让他改变白宫实习生无薪的状况。一些实习生表示在做白宫实习生的一个周期内租房、交通等费用要花上4000美元到9000美元。然而,大部分观点都认为,白宫实习的经历是非常值得的,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从而成为下一份工作的“敲门砖”。
一位白宫实习生曾描述白宫里工作人员的“真实状态”:“白宫的人工作都很拼的,有的人为了一个会早晨七点就来了,有时重大事件时,这些工作人员会工作到午夜,忙着处理各种邮件。”
旁观
他们都曾是“白宫实习生”
在白宫官网上,对实习生有着这样一段介绍:总统、第一夫人和白宫工作人员致力于为年轻的(未来)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并通过白宫的实习项目为国家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年轻人如此热衷成为“白宫实习生”有充分的理由,这个难得的机会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奠基石。
赵小兰是一位十分出名的华裔“白宫实习生”。1983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的赵小兰在金融领域工作近5年后,毅然向白宫递交了一份“实习生”申请表,她成为了这一年13位“白宫实习生”中唯一一名华裔。而进入白宫做实习生成为赵小兰步入政坛的转折点。
期间,赵小兰结识了共和党领袖多尔的妻子伊丽莎白·多尔,并且在她的引导下,认识了许多政界精英。此后,36岁的赵小兰被提拔为交通部副部长。1992年,赵小兰作为共和党骨干随老布什一起退出美国政府。数年后,她重返政坛,并在小布什任职期间连任两届劳工部长。2009年,赵小兰圆满卸任,她成为了二战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劳工部部长,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在布什政府中任职满8年的内阁部长。
和赵小兰一样成为实习生典范的还有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他是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于1972年进入白宫实习。鲍威尔认为白宫实习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为其日后在三任总统手下就任要职奠定了稳固基础。在鲍威尔的政治生涯中,他先后担任了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出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期间,曾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白宫实习生”都以光辉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2012年时,前白宫实习生咪咪·阿福德就曾著书披露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和肯尼迪总统有染的事情。另一个案例更是被众人熟知,1995年进入白宫实习的莱温斯基在实习期间与克林顿传出绯闻,险些造成克林顿的下台,而她本人也声名狼藉,搬离美国。更重要的是,莱温斯基丑闻发生后,外界对“白宫实习生”的看法不免多了一份质疑。近年来,莱温斯基的名字还时常会出现在媒体端,据报道,受性丑闻影响,莱温斯基于2005年搬至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第五频道新闻节目的新闻记者。不过,人们一提起“白宫实习生”这个词,还是难免会想到这段丑闻。

有一天刘慈欣打开电子邮箱,看到这样一份邮件

邮件内容是:“你好,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看了您的三体之后,十分喜欢,能否发一下后续的作品,很着急。”

当时刘慈欣看了,笑了笑,以为是别人的恶作剧,就直接把邮件删了。

最后奥巴马居然发动白宫,通过我国外事部门才找到他!

原来奥巴马现实读了《三体1》和《三体2》,然后就痴迷于刘慈欣的作品,一心等着《三体3》的出版。

《三体3》的中文版出了之后,奥巴马就让白宫里的工作人员给刘慈欣发电子邮件,想尽快看到这部作品。但刘慈欣不知道邮件来自白宫,以为是垃圾邮件,直接给删除了。又发了两次还是这样。

于是,奥巴马通过我国外事部门找到刘慈欣,说想看《三体3》的英文版。刘慈欣说《三体3》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社那里,还没有正式出版。

白宫马上联系出版社,要了几套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三体3》,让奥巴马过了个瘾。奥巴马甚至还在网站上写推文推荐《三体》。

这篇文章里,奥巴马说《三体》的部分:在总统任期的时候,我经常读各种小说,没有什么固定的类别。不过有时候我读书也仅仅是因为想找个地方静静(笑),阅读就是一个放空自己灵魂出窍的过程嘛。

有时候想逃避现实的话,我会选择读科幻小说。我读了《三体》三部曲,作者是得了雨果奖的刘慈欣,这本书真是充满想象力且耐人寻味。而且也不像别人批评的那么缺乏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嘛,在我看来,《三体》描写的世界是很宏大的,道出了宇宙的真理。

不过,我觉得《三体》读起来这么有意思可能是因为我每天处理的“破事儿”实在是太琐碎了,跟对抗外星人入侵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刘慈欣的回应:几小时内《三体》第一部的在美国亚马逊的销量排名由两万多位升到1400多位,谢谢总统!”

更加精彩额是在《三体》影片最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竟真人出演,虽然只有短短几秒,却让很多影迷直呼:“这才是里最大的惊喜!”

里根执政期间一批电话录音的曝光,让人们得以了解各国政要在重大事件背后的唇q舌剑,并暗示外界:通过秘密录音窥视白宫内幕的窗口,如今可能依然敞开着。

记录美国总统与各国政要谈话的“白宫录音”,被视为窥探华盛顿内幕的一扇窗。很多人原认为,这些珍贵却危险的历史资料,早已随着尼克松的不光彩谢幕而寿终正寝。然而,随着罗纳德·里根执政时期的一批电话录音于近日浮出水面,他们的猜测不攻自破。

在历史学家威廉·多伊尔持续近20年的努力下,这些深藏于洛杉矶里根图书馆中的录音带重见天日。从11月上旬起,其中值得玩味的几段对话,陆续被英美媒体公诸于众。

出兵格林纳达:为撒切尔夫人消气

“如果我正与你面对面,玛格丽特,我一定会在进门前扔帽子。”时值1983年10月26日,打给唐宁街10号的电话一接通,里根立刻向“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倾吐出满怀歉意。

演艺圈出身的里根在这里不忘引用典故——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明知自己不受欢迎的访客会在进屋前先把帽子扔进去,愤怒的主人可能将帽子丢回来,顺便骂上几句。

“没必要这么做。”大西洋彼岸的撒切尔夫人回应道。但里根很清楚,对方因美国擅自出兵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却未和英方商议而气恼不已,恐非三言两语就能消解。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格林纳达原属英联邦。1979年3月,这个地处美国后院的小国产生了新的 ,一边大量接受苏联和古巴的援助,一边试图寻求英美的“谅解”。

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无法维持太久。1983年10月,格林纳达亲苏派处决了时任总统毕晓普,华盛顿闻讯,立刻以“保护侨民”为由发动军事干预,阻止该国成为“古巴第二”。

作为华盛顿的铁杆盟友而未获事先通知,英国 顿觉受到了冷落。英国《每日邮报》称,“铁娘子”传讯给里根,称“此次行动将被视为西方对一个独立小国内部事务的干预,无论该国政权多么不受欢迎……鄙人无法掩饰因贵国最近的沟通方式而感到的深深烦扰”。

众所周知,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私交甚笃,被称为“意识形态上的精神伴侣”;两人事无大小,均能达成一致,惟独在格林纳达问题上发生摩擦,令人始料未及。

这通对话就发生在美国出兵次日。按照里根的说法,任何提前“剧透”都可能令军事行动受挫。“我对给您造成的尴尬非常抱歉。”他用尽量诚恳的语气告诉撒切尔,“当我接到贵方关注此事的消息时,零点时刻已经过去了,我们的军队已经出征。”语毕,里根还不忘解释,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对撒切尔缺乏信心,而是他对美国政治体系“四处漏风”的积弊早已深感不满。“我想,这是我当总统以来头一件能在发生前保密的事。”他抱怨道。

听罢这番辩白,电话那头的撒切尔夫人消了气。在里根真诚的道歉和毫不吝惜的魅力攻势下,她主动提起1982年英国出兵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事,对里根的担忧表示理解。

“我知道它的敏感性,这就是为什么我即便在秘密电话中,也不会和你聊太久。现在行动正在进行,我们只希望它能成功。”听上去,“铁娘子”十分善解人意。

撒切尔夫人的表态让里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当对方以要去下议院参加辩论为由,结束持续了10分钟的通话时,他还兴致勃勃地给她鼓劲:“好,逮住他们,生吞他们!”

黎巴嫩劫机:对阿萨德明褒暗贬

1985年6月14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847航班从雅典飞往罗马途中,被两名黎巴嫩 党成员劫往贝鲁特,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对白宫而言,最糟的消息莫过于:机上147名乘客多为美国公民,甚至包括回国休假或换防的美国外交官和海军陆战队士兵。

“要解救人质,里根有两张牌。一张是军事牌,特种部队已准备好冲进黎巴嫩救人,问题是,并没有足够准确的情报证明飞机的确切下落。”研读相关录音后,威廉·多伊尔告诉美国《纽约邮报》,“另一张是外交牌,他试图利用在黎巴嫩什叶派中拥有影响力的巴基斯坦。”

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是靠政变上台的 ·齐亚-哈克,他奉行与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的外交政策。

“我们今天下午在媒体上发表了声明,表达了巴基斯坦人民的关心。我们要求立即释放人质,同时也转达了对以色列 释放黎巴嫩什叶派(作为交换)的希望。”面对美国总统的要求,齐亚-哈克在通话中表现得毕恭毕敬,还一再为这个电话可能打扰里根而道歉。

里根的回复言简意赅:“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不要让劫机者以为他们达到了目标。因为我认为我们会见证更多的劫机事件和恐怖主义。”

齐亚-哈克用满是溢美之辞的夸赞结束了这段“短暂且和谐”的通话:“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总统先生。还有,我一定要说,我们巴基斯坦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人都非常感激你。我们佩服你,总统先生,我们向你致敬。我们希望你能赢,因为你必须赢。”

相比之下,里根为就黎巴嫩人质危机向叙利亚当局施压,而打给叙时任***哈菲兹·阿萨德的电话,听起来显得僵持、生硬,甚至颇给外界以“两看两相厌”之感。

通往大马士革的线路接通后,里根却不紧不慢地骑着马在度假庄园里游逛,让老阿萨德等了足足13分钟,工作人员一五一十地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对方。或许是害怕被性情冷酷的阿萨德迁怒,叙方翻译没敢说实话,只是说,里根“在农场”,并为自己的迟来道歉。

拿起电话,里根上来就说:“总统先生,让我借此机会进一步祝贺你连任。”在多伊尔看来,此言无疑是在讽刺,“因为叙利亚是个‘警察国家’,并无自由选举可言”。至于老阿萨德,因为曾在任上铁腕镇压国内反对派,一度被外界冠以“大马士革屠夫”的绰号。

“我确信,里根享受骑马,这比给阿萨德打电话要愉快得多。”多伊尔补充道,“多年来,阿萨德也经常嘲笑说,美国***承诺在地区问题上与叙利亚达成谅解,却迟迟不见动作。”

规劝以色列:“鹰派总统”放低身段

里根惯于以鹰派面目示人,即便如此,为了说服同样以强硬、执拗著称的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要求后者暂缓从黎巴嫩撤军,他还是硬着头皮拨出了“一个不想打却不得不打的电话”。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旋即将贝鲁特团团围住,企图一举歼灭藏身于黎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贝鲁特围城期间,里根曾指责贝京,说后者正在实施“大屠杀”。此后一年,以黎双方终于在美国斡旋下达成协议,许诺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彼时,曾经踌躇满志的贝京愈发沮丧和沉默——国内经济不稳、民众厌战、健康问题的困扰,加上爱妻撒手人寰……让他越来越无力支撑下去,只希望尽快收拾残局。

因此,虽然美国希望以军继续在黎巴嫩驻防以维持秩序,以色列起初也一口答应,但贝京很快食言,要求加速撤军。只不过,他不愿亲自向里根说“不”。

“我打这个电话的惟一原因,是因为自从贵国同意推迟撤军后的5天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怕叙利亚人会有什么动作。”里根稳住情绪,好言相劝,“所以,我现在在此要求一件您不愿、但我必须提出的事——推迟军队撤离黎巴嫩,直到当地军队可以控制事态。”

贝京没好气地答道,“罗恩,我跟我的国防部长谈过,他刚从黎巴嫩回来,我知道撤军已经开始了。我将立刻联系他,然后回复你。我现在想说的是,前两次类似的要求,我们统统接受了,虽然明知它将制造怨恨。我真心不愿再一次推迟(撤军)。”

在多伊尔看来,“从录音中,你可以听出贝京的痛苦和悲怆”。此后不久,贝京便正式辞职,彻底退出政坛;直到去世,人们几乎再也不曾在公众场合见到他的身影。

未来或有更多录音可资发掘

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里根的电话录音浮出水面,着实出人意料。此前,许多专家相信,最后的白宫“秘密录音”,是尼克松在水门丑闻期间留下的那些。

“白宫曾告诉国会,这些录音带一直深处白宫,直到被贴上标签、打包送入里根总统图书馆。在那里,这部分录音长期被列为高度机密事项。”多伊尔告诉《纽约邮报》。

1996年,这位学者依据《信息自由法》,要求官方公开录音,18年后方得遂所愿。

事实上,里根并未惟一进行秘密录音的美国总统。1940~1973年,他的6名前任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机构对电话、会议等进行记录,后经公开,成了一笔笔“令人瞠目的历史宝藏”。

1962年,约翰·肯尼迪在古巴导d危机期间,言词激烈地驳斥了白宫内外的好战派。林登·约翰逊的录音则覆盖了民权问题、越南战争、性丑闻等种种“大事”。从白宫被迫交出的录音带中找到关键证据的水门事件,则成了尼克松下台的导火索。

在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利安·泽利泽尔看来,白宫录音提供了“窥探美国政治权力运作的、无与伦比的窗口”,是历史政治研究的“至关重要的维度”。

然而,一系列政治丑闻的曝光,让类似的谈话变得危险;国会调查人员、独立检察官和记者对政治游戏中的“猛料”虎视眈眈,也让白宫录音被藏匿得越来越深。CNN称,水门事件后,白宫录音被视为“政治毒药”,总统不再记录他们的谈话,不再允许录音机进入白宫的隐秘房间。从1986年起,连电子邮件的通讯痕迹,也被安保人员有组织地删除。

如今,“里根录音”重见天日,似乎为人们重新燃起了一线希望。关注白宫内幕者似乎有理由畅想,克林顿、小布什甚至奥巴马时代,都会有这样的珍贵记录可供流传后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793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