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的西侧海有沙滩,而东侧的海却大多是礁石,甚至山下直接是还?

为什么台湾的西侧海有沙滩,而东侧的海却大多是礁石,甚至山下直接是还?,第1张

 
台湾自然地理形势
 
位置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地处东经119°18′0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至124°34′30″(宜兰具赤尾屿东端),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端)之间。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千米;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千米;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千米。全区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联系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东南的海上屏障。
面积 台湾省总面积为3600006平方千米(含海埔新生地3885平方千米)。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88个、被称为“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为144千米,环岛周长1139千米,面积为3579839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周围附属岛屿有23个,面积为7480平方千米,其中较大者有兰屿(457平方千米)、绿岛(又称火烧岛,173平方千米)、琉球屿(68平方千米)、龟山岛(27平方千米)、约鱼岛(36平方千米)、小兰屿(157平方千米)、澎佳屿(114平方千米)。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所组成。澎湖本岛(又称马公岛),面积6424平方千米。属岛面积共6263平方千米,其中较大者有渔翁岛(即西屿岛,182平方千米)、白沙岛(141平方千米)。台湾本岛的属岛还有钓鱼岛、灵尾屿等8个。较大的钓鱼岛面积36平方千米。此外本岛附近散布一些礁石和沙洲。
山脉与丘陵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东部和中部大部分是高山丘陵。山地占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库山脉(又称台东山脉),像五条巨龙蜿蜒起伏,自东北至西南平行以卧在台为岛上,统称台湾山脉。山岳高峻雄伟,气势磅礴。高度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50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有200座之多。
中央山脉北起苏澳附近,南迄恒春半岛,纵贯台湾岛南北,全长320千米,东西宽80千米,高峰连绵,其中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碧绿山、合欢山、莱山、太鲁阁大山、能高山、丹大山、秀姑峦山、大水窟山、三叉山、关山、卑南主山等,高度均在海拔3200米以上。中央山脉纵贯全岛中央,有“台湾屋脊”之称,将全岛分成东小、西大,不对称的两半,东部地势陡峻,西却较缓宽。
雪山山脉在中央山脉的西北,又称冰高山山脉。它北起三貂角,走向西南,止于台中县的东势。全长约180千米,主要山峰大霸尖山、雪山和大雪山等,高度均在海拔3500米左右。
玉山山脉在雪山山脉的南面,走向西南,遂渐低缓,没入屏东平原。全长约120千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来,是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远东地区的最高峰。
阿里山山脉是台湾最西边的一条山脉。北起浊水溪南岸,南至高雄凤山,与玉山山脉平行,山势较平缓,全长135千米,高度大多在海拔1000—2500米之间,山顶平坦犹如平台。最高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
海岸山脉是台湾最东面的一条山脉,北起花莲溪口,南至台东卑南溪口,长约140千米,在靠近太平洋一侧,多断崖峭壁,有的高达数百米至千米,形势险峻。主峰新港山海拔1682米。
除上述五大山脉外,还有台湾岛北端自成一体的大屯火山群。由数十座圆锥形火山体组成,至今仍残留有一些火山遗迹与温泉。大屯山顶的大山喷火口,深60米,直径360米。最高峰七星山,海拔1120米。
台湾的丘陵地,多围绕在五大山脉狭长的山麓地带,其高度的在海拔100—500米左右。占台湾岛总西积的四分之一弱。主要丘陵地有下列四处:
1.基隆竹南丘陵地:它北起基隆海这,南达丰原一带,是台湾最大的丘陵地区。
2.嘉义丘陵地:它位于阿里山山脉西侧,北起浊水溪南,南抵高雄、屏东之间。
3.丰原丘陵地:它位于上述两丘陵之间,丰原经台中至南投一线以西,为西部丘陵地带最宽部分。东面呈半园形,伸入玉山山脉与阿里山脉之间,为台湾本岛中部地形最特殊的地区。
4.恒春丘陵地:它几乎占恒春半岛的全部。中央山脉至此成平缓的南北向背斜,山势渐次37向两侧降低,两面与屏东平原相接。
除丘陵之外,在台湾本岛北、西部丘陵之西侧,还零星分布一些地势较丘陵低平的台地,自北而南主要有林口台地、桃园台地、中坜台地、湖口台地、后里台地、大度台地、八卦台地及恒春西部台地等。
平原与盆地 台湾平原的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多在西部沿海,主要有下列四处:
1.台南平原(也称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南北长8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达80千米。面积约4550平方千米,海拔均低于100米,大部分在台南县境内,是台湾最大的平原。
2.屏东平原:以屏东市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南北长约50千来,东西宽约25千米面积约1160平方千米,西北与台南平原在沿海一带相接。是本省第二大平原。
3.宜兰平原(也称兰阳平原):在台湾本岛东北部,为一极完整的地理单位。南北则都是高山,东为太平洋,近似一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约为20千米,面积约为320平方千米。
4.台东纵谷平原:介于中央山脉与台东海岸山脉之间,南北长约150千米,平均宽度则不到5千米,面积的1000平方千米。纵谷两侧地势陡峭。
台湾盆地不多,主要有三处:
台北盆地:原为于涸的湖盆,东西两侧为雪山山脉北部的丘陵地环绕,北以大屯火山群为界,西北有林口台地、观音山等屏障。盆地陷落呈三角形。盆地内,新店市与北投之间,南北长约20千米,从松山至观音山脚,东西宽约15千米,全部面积的240平方千米。
台中盆地:以台中市为中心,南北纵长约4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为16千米,面积为370平方千米,形状细长。它是以丰原至南投的断层沟为基础,加以大肚溪对这一带的台地进行侵蚀、扩大发展而形成。台中盆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盆地,它的西南边缘仅有一道低平如堤的台地作为界限,景象空旷,远不如台北盆地被群山环抱得紧密。
埔里盆地群:分布于中央山脉之埔里陷落区,大肚溪上游之北港溪与浊溪中游流路间,由十数个南北对列陷落盆地组成,共中埔里盆地面积最大,约42平方千米,鱼池盆地次之,21平方千米,海拔100—780米不等。
河川与湖泊 台湾河流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为东西两大水系。东部各河川注入太平洋或东海;西部河流则归入台湾海峡。台湾河流因受地形影响,大都流程短,落差大,多险滩瀑布,不宜通航。河流分布也极不均匀,较长的河流都集中在西部,东部的河流均不超过100千米。台湾共有大小独流入海的河流608条。其中主要河流21条,次要河流27条,普通河流81条,总长度达42000千米。长度在100千米以上的有下列6条:
1.浊和溪: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南麓,横穿西部平原,流域面积达4324平方千米。有两个入海口;一在鹿港南面,一在西螺北面,全长186千米,是本岛最长的河流。其河水挟带泥沙特多,河水长年混浊,呈衣黑色,故得名浊水溪。
2.高屏溪,又名下淡水溪:发源于玉山南麓,流经高雄、屏东两县,在屏东县的东港附近入海。全长171千来,流域面积为3256平方千米是本岛第二大河。
3.淡水河:发源于雪山山脉的大霸尖山东麓,曲折北流,经台北市区至淡水港入海。全长159千米,流域面积2705平方千米,是本岛第三条大河。
4.曾文溪:发源于阿里山西麓,流经嘉义、台南两县,以台南县七股乡入海,全长138千米。
5.大甲溪: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南湖大山西麓,流经台中县全境,全长124千米。
6.大肚溪,又名乌溪:农源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西麓,全长117千米。
此外,台中以北的大安溪,台中以南的北港溪、八掌溪,东部的兰阳溪(即宜兰浊水溪)、花莲溪、秀姑峦溪、卑南大溪等也是较大的河流。
台湾岛内的湖泊较少,并多已进行人工改造成人工湖,兼有蓄水、防洪、灌溉、发电、公共给水等多种效能。日月潭原为最大的天然湖。位于中部南极县鱼池乡,海拔770米,1934年因修38筑水电站,筑坝提高水位,面积扩大至900余公顷,周长36千米,水位最深46米,它是极负盛名的观光胜地。珊瑚潭是一人工湖,别名乌山头水库,距台南45千米,蓄水量10377万立方米,云林、嘉义、台南三县15万余公顷水田均受其益。此外,还有北部的石门水库,翡翠水库,南部的曾文水库,以及澄清湖、德基水库和青草湖等40处。
气候与雨量 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则为两气候带间之过渡气候。又因中央山脉地形影响,西部地区以大安溪为界,以北受东北季风影响较大,以南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岛(除山地外)气候的特点是:高温、多雨、多风。年平均温度的在摄氏23.6℃左右。平原地区长夏无冬,每年4—11月为夏季,陆达200天以上。南部的恒春长达290天,是全省最热的地方,但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也不过摄氏27—28°。从12月到次年3月为台湾冬季,最冷时(1月)平均气温也不过摄氏15°左右,台湾南北两端温差约在50℃左右,但台湾山区与低平地区气温则有很大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从平原到高山,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具有热、温、寒三带并存的气候。全省最高峰玉山山顶的年平均气温仅3.8℃,冬季1、2月平均气温为-1.5℃,几乎终年结冰积雪。
本省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平均降雨量在2508毫米,折合水量为900亿立方米,但因台湾人口稠密,按人口平均,书人每年平均可获得降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
雨量的分布情况是:北部的台北地区年雨量为2180毫米;南部的恒春为1964毫米;东部沿海各地,年雨量在1500—3000毫来之间;中部山区各地,年雨景在3000毫米左右;东北部山地的迎风面和西南部山地的迎风面,则高达51000毫米左右,局动地区如火烧寮甚至达到6000毫米,被称为“雨极”;而西部沿为一带,因受高山阻隔和季风风向常与海岸平行,年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澎湖列岛雨景最少,为950毫米左右。
四季雨水分配情况是:北部全年多雨,是我国少见的冬雨区。东北角的冬雨量甚至比夏季多。中南部夏季面迎西南季风,加之夏季期间降雨强度较大,故雨量夏多冬少。愈柱南部,雨量愈集中于夏季。台中以南,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高雄至屏东一带,夏季雨量所占比率更大,均超过90%。西部低平地区,降雨时间亦集中在夏季,尤以6、7、8三月为最多,几乎每天下午都有雷阵雨。东部宜兰县属于冬雨区,花莲和台东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本省多雨与海洋季风有密切关系。对台湾有影响的季风主要有三种:东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这种风来自蒙古高原,经过华北转入东海,变为东北风刮到台湾,风力极强。东北季风盛行时,澎湖列岛便出现狂风呼啸的“风季”,并给台湾带来许多雨水,故台湾东北部迎风地区,以冬季为雨季。到了夏季,便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面,给台湾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水,但越往北雨量越小。
本省也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份。每年夏季至狄季为台风季节。其中7、8、9三月次数最多。平均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4—5次。每逢台风侵袭时,就带来暴雨,日降雨量一般达200毫米。暴雨造成的洪水,常带来严重灾害。
土壤与植被 本省的地表土壤,不论是山地,还是中原,由于受到高温、多雨、多风和河川强烈的冲刷,同对,因为成土母岩种类多,以及人为长期的经济活动,使其土壤发育各异,类型繁多,肥力不一,由此而影响了植被的滋长和分布。台湾的士壤,按其成土和分布高度可分为山地和平地两大类。山地土壤又以所处的高度和发育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IA:山地草原土和微灰化土,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土壤层较薄,呈灰色、灰棕色或黄棕色,含有机质不多,土壤呈酸性,植被以针叶树为主,零星生长,土壤开发难应较大。
IB:山地灰化黄壤和灰棕壤,分布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年降雨量在3000—50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土壤层较IA厚些,多呈灰色,灰或灰棕色,含有机质多些,呈酸性,以阿里山一带的土壤为代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生长茂密,是培植山地森林的理396想地带。
IC:山地黄壤和微红化壤,分布在海拨500—1500米的山地,年降雨量多在1500—25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20℃。土壤层较厚,多呈、黄红色和微红色,呈酸性反应,含有机质较多,植被多属落叶林和阔叶林,生长茂盛,是发展林业或在低层山地开垦栽培旱地作物的主要地区。
平地土壤,分布在本省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台地和丘陵区,以其成土和分布地势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ⅡA: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00—500米的台地和丘陵,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土壤层较厚,有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的铝、铁、磷和有机质程度不同,呈酸性反应。主要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和屏东等地区的台地和丘陵,以人工植被为主。
ⅡB:酸性冲积土。包括盘层土和冲积土。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地的台地、丘陵和河流上游两岸冲积地带,土壤层厚薄不一,有的为泥岩或粘板岩,其粘性较大,肥力不高,多呈酸性,主要分布在嘉义、台南、高雄和屏东一带,土壤多被开辟为旱田或水田,利用比较充分。
ⅡC:碱性冲积土,包括水稻土、盐渍土和盐田、鱼塭、海埔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河流下游地带,土壤层较厚,受咸水侵入,多呈碱性,有的含有机质较多,肥力较高,经长期开发、改良,多是种植水稻、甘蔗良田。沿海边沿一带土壤碱性较大,多作为盐田和鱼塭,主要分布在新竹、彰化、嘉义、台南和高雄等沿海一带。
 
(中国地图出版社《台湾省地图册》,1996年)
 

2016年,中国地质勘探人员在永暑岛多处发现地下水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可以直接饮用。自2014年8月起,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工作开始了。到2015年4月,永暑岛已初步建成2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不到一年时间,又在岛上发现了淡水资源,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 "基建狂魔 "施展的魔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永暑岛的建设情况。

永暑礁位于中国南海国际航道的中部,距万安滩仅400公里,可见其战略地位。火烧礁是一个大型单体环礁,最长约26公里,最宽约7公里,礁石总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火十字礁呈椭圆形,中间有一个泻湖,面积为5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14至40米。泻湖将整个珊瑚礁平地分为两个区域,即西南和东北方向。在西南部,面积约为44平方公里的礁盘是最适合填海的。

2014年8月,中国开始在龙须沟的西南角进行大规模的吹沙填海工程。在短短8个月内,一个2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礁凭空出现。从那时起,一个机场、一个港口、一个医院和一个邮局已经在岛上建成。除驻军外,岛上的人口已增加到近1000人,新的住宅楼整齐美观,该岛已从一个被淹没的礁石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岛屿城镇。淡水透镜是该岛建成后短短一年内地下出现淡水的主要原因。"淡水透镜 "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大多形成于珊瑚礁岛。

火十字礁原本是一个水下的珊瑚礁,是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长期以来形成的海底隆起。珊瑚岛底部是古老的溶蚀石灰岩,上面的溶洞和孔隙发育很好,透水性强,海水容易通过,不能形成淡水透镜;随着人工鱼礁的建设,挖泥船集中了周围的破碎珊瑚和浅表的岩砂,形成低透水层覆盖在古老的石灰岩层上,海水不易渗透,但表面积存的雨水容易滞留,具备形成 "淡水透镜 "的基本条件。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踩在“脚下”。这里,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勇敢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透过礁石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礁石其实也是诗人坚忍不拔的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用微笑面对困难和险阻,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08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