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怎么写,是什么格式的,都要写些什么呢?

设计说明怎么写,是什么格式的,都要写些什么呢?,第1张

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11.1引言
111. 1编写目的
11.1.2背景
11.1.3定义
111.4参考资料
112总体设计
1121需求规定
112.2运行环境
11.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11. 2. 4”结构
11.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2. 6人工处理过程
11.2.7尚未解决的问题
11.3接口设计
11.31用户接口
11.32外部接口
11.3 3内部接口
11.4运行设计
11 4 1运行模块组合
1142运行控制
1143运行时间
115系统论据结构设计
11 5 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1 5 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1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1.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 6 1出错信息
116.2补救措施
116 3系统维护设计
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示(参考件)
E1引言
E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E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E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E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E2总体设计
E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E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E.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E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E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E.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E27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E.3 接口设计
E.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E.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 口关系。
E.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E.4运行设计
E.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E.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 *** 作步骤。
E.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E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E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E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E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
E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E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E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 *** 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E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

建筑设计方案怎么写
方案阶段的建筑设计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这一部分可以谈谈设计理念、创作灵感,多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内容。比如平面的推演,造型的变化,方案怎样体现出建筑本身的特质,建筑与周围环境、或当地文化的契合等等。

2 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
这一部分要具体一些,谈谈建筑的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等等,比如你对于日照、通风、采光的考虑。

3建筑的功能布局。

这一部分要说明建筑的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布置,各种出入口的布置,垂直交通运输设施的设置(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

4其他方面的说明。

这一部分包括建筑的防火、安全疏散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如有建筑节能设计或特殊声学考虑等,也应在此说明。

只要按照以上罗列的方面分项来写,保证你能写够字数。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建筑的特性突出重点。加油吧!
请问建筑设计出来要怎么怎么写构思?给一个思路
满足什么样的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克服什么样的困难,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建筑设计说明该怎么写啊?
你好,不知道你的设计说明是用在哪儿,如果是课程作业的话要写的抒情一些,在必要的功能说明上加入一些感情表达,这样显得有艺术气息、是经过用心设计的。 如果用在参与竞标,给甲方看的话,那就要严谨专业,把各种因素分析到位,数值要求精确,比如主次轴线、交通流线、功能分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规划总面积、各种主要功能的面积等等,要写的准确清晰,让甲方一目了然。 要是只是普通的几个小时快图作业,那一般就说明一下设计的主题,把你的设计优点表述一下,在写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就可以了。
建筑设计概况怎么写
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项目概况一般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使用年限、抗震烈度、结构形式
高楼建筑的设计建设思路怎么写
高楼建筑的设计建设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1、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设主管部门等等

2、项目建设地点:包括选址的过程,该项目选择该地点的必要性等等

3、“拟”“想”的建设高度,以及“在此地建设‘此高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等

4、建筑设计构想:既然你讲的是“高楼”,就应该从“高”字上做文章,描述区域高度情况

5、结构设计构想:寻求其他类似建筑的“可参照性”

6、其他相应配套设计的构想:如给排水设计、强电弱电设计、排暖通风设计、周围环境与景观设计等等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第 1 页
HUAWEI MateBook D14 新一代处理器 办公游刃有余
至高搭载第12代英特尔酷睿i7-1260P处理器,多达12个CPU核心,行云流水间搞定一切,搭载英特尔锐炬显卡,图像处理或剪辑视频,游刃有余,播放影片更加鲜活刘畅。
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
咨询
华为商城 广告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
第 2 页
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
第 3 页
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 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

建筑设计说明大概包括:工程概况,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自然条件,建筑标高及绝对标高,设计依据、规范、标准、规程,设计计算采用的计算程序,设计采用的荷载标准值,地基础,主要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权造,和其他等等;方案图写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层高,檐口高等经济技术指标,还有基地自然信息,具体功能划分,设计立意和理念,设计手法,设计亮点说明等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

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形态。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

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6、知识要求:

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如楼板、楼梯等,写此文的用意是帮助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见本文可减少漏项、减少差错等,与上篇内容相同的读者可略过。
具体内容如下: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d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d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d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
(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5)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08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