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路考仪是gPs定位吗?就像开车使用的高德导航一样呗?那玩意精确度好吗?

科目三路考仪是gPs定位吗?就像开车使用的高德导航一样呗?那玩意精确度好吗?,第1张

车顶上装有信息发射器 放出卫星可接受的信号 通过卫星传回的信息画面可以知道车得位置
车内装有“电子眼”,监控驾驶员的一举一动;车辆装有感应器,所有考试信号均由车顶GPS定位系统传输到监控室,由电脑开出成绩单
电脑很灵敏,一点细节错了就直接挂

需要销售人员帮忙安装

GPS电子路考仪系统532需要序列号,对机型有要求,而且没有任何售后服务,无法与当地匹配,因此在购买时需要销售人员直接帮忙安装。

一般导航仪的说明书上都会提示要下载相应的软件,所以如果是把导航仪已经买回来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上面对应的软件,在软件上直接进行下载即可。

扩展资料:


科目三考包括灯光模拟、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交站牌、会车、超车、掉头等项目。

另外上车前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情况。确认安全后,上车。上车后调整座椅和后视镜的位置,系好安全带。听到语音提示"开始灯光模拟考试",考试按照考试语音指令做出相应的 *** 作即可。

除此之外直线行驶可以提前将车速提升至20—30码,挂三挡。听到语音提示控制好方向盘,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行驶过程中发现方向有偏离,可适当修正方向,但幅度不可过大。

好教练科目三GPS电子路考仪是为了方便驾校教练教学,提高电子路考通过率而存在的一种驾校教学设备。其优点就是体积小,功能考车差不多(有16个项目的语音播报,自动评判打分),灵活、随时随地采集线路用于教学。市场上的路考仪跟驾考中心考车对比其不足有:1、功能不可能像考车那样全面(如靠边停车,学员是否左右观望,绕车一周等等)因为这些项目的判别都是需要建立基站,装摄像头。2、天气不好,或者信号不佳时会错判,所有路考仪采用的都是民用GPS定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好教练科目三GPS电子路考仪(>侧方停车
1、车位长:15倍车长加1m=782m(普桑考试车型)
2、车位宽:车宽+ 80cm=251m
3、车道宽:15倍车宽+80cm=337m
考试评定标准:
1、行驶中轮胎触轧库位和车道边线的,扣10分
2、车辆在入库停止后,车厢出库位线的 ,扣10分
3、入库后未摆正车身位置的,扣5分
考试要求:
考C照必考项目。要求车辆在不碰、擦库位桩杆,车轮不压碰车道边线、库位边线的情况下,通过一进一退,将整车移入右侧库位中。
东安驾校邢教练郑重提示:学车要找好教练!一名好教练不仅能够让你在学习期间通过各项考试,顺利取得驾照,最重要的是教你正确的驾驶技术,让您学成后就能单独上路驾驶,在各种情况下顺畅安全地驾驭自己的爱车。本人根据人车一体理论结合“定位”教学法总结出此侧方位停车口诀。
攻略要点:(动态打轮法)
1 沿停车位慢速平行前进,当车后窗内出现1号杆时停车;
2 挂倒档、按一下喇叭、打右转向灯,准备倒车入位;
3 倒车时回头,离合器半联动,当1号杆向前移动至右侧后车窗小三角中心(即右后轴与一号杆重合)时,方向向右打满;
4.立刻回头看左侧后视镜;
5 当左侧后视镜内出现4号杆后,方向向左回正;
6 当1号杆到右后视镜轴附近时,将方向迅速向左打满,再看车头,车头两侧位于1、2号杆中间,停车(方向不必回正,保持停车时的位置);
7摘挡、拉手刹、抬离合、抬刹车。
8当路考仪发布口令考试合格后,踩离合、挂入1档、打右转向灯、按一下喇叭,松手刹准备出车位;
9 离合器半联动,当1号杆向前移动至车机盖右前角时,方向向右回正,当1号杆与肩膀平齐时向右打满轮,缓慢驶出车位;
10 当车头正时,方向向左回正轮,继续前行。
攻略要点:(静态打轮法)
1 沿停车位慢速平行前进,当车后窗内出现1号杆时停车;
2 挂倒档、按一下喇叭、打右转向灯,准备倒车入位;
3 倒车时回头,离合器半联动,直线倒车。当1号杆向前移动至右侧前门车窗(即1号杆与驾驶人肩一齐时)时,方向向右打满;
4.立刻回头看左侧后视镜;
5 当左侧后视镜内出现4号杆一米左右时停车,方向向左打满。再看车头车头两侧位于1、2号杆中间,停车(方向不必回正,保持停车时的位置);
6摘挡、拉手刹、抬离合、抬刹车。
7当路考仪发布口令考试合格后,踩离合、挂入1档、打右转向灯、按一下喇叭,松手刹准备出车位;
8 离合器半联动,当1号杆向前移动至左侧雨刷右端时方向向右打三圈,缓慢驶出车位;
9 当车头正时,方向向左回1圈,继续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24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