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计算: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定气法”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时也同样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它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是怎么计算的。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不是很了解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而是节气是怎么划分和计算的:平气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2]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中气,通常用来确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为腊月、雨水所在月份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为十月,复至冬至所在月份冬月。[2]
节气中气之间的时间约为30日525时,因此中气日之间的间隔(含前不含后)为30或31日。而一个月的时间为29日或30日,一个月内要么一个中气要么没有中气。因此,中气可以直接来确定月份及闰否,无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2]
定气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采用定气法,定气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2] 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即以黄道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0度(但排序仍习惯上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所以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得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农历实际年长为12或13个朔望月,与多年平均年长回归年不一致,故二十四节气无法与农历日期相对应,反而与同属太阳历性质的公历日期基本对应(二者周期同为回归年)。[2] 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日期计算
通式寿星公式——[Y×D+C]-L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从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查看原帖>>二十四节气确实是在阳历里面有固定的位置,所谓阳历,就是以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作为日期划分标准。
但是农历是一种阴阳历,也就是说,农历也是考虑到太阳的位置的。民间常提到的阴历,有两种含义,一个就是在口头上指农历;另外一种是仅以月亮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来划分日期的历法。
总之,农历里面的二十四节气正是农历作为阴阳历,在历法上的体现。
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古代大概有几种划分方法:比如在三千年前左右,一种方法是在天黑不久,黄昏的时候看北斗七星,以斗柄指向来定节气,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分,指向南就是夏至,指向西就是秋分,指向北就是冬至。另外还有一种划法,也是在黄昏的时候,看天顶中天的时候是什么星座,比如黄昏中天的时候,七天左右中天的星,古书上叫做“大火”,也就是叫“心宿二”,就是夏天到了;另外如果黄昏的时候,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现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个昴星团,就是冬至到了。第三种划法就是用土圭测日影,就是立根杆子看影子的长短,正中午的时候看影子长短,如果影子最短的时候,那就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二十四节气在每年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春分这一天,一般都是在3月20日到22日,夏至这一天,一般都是6月21日或者22日,都是基本固定的。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后来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有了二十四节气。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它们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清楚地划分出一年四季。
农历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既包括相关谚语、歌谣、传说,也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品,还包括与节令密切联系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反映了太阳的回归运动,寒暑季节的变化。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此循环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的变化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的物候现象。
24节气时间表:
立春:2月3-4日
雨水:2月18-19日
惊蛰:3月5-6日
春分:3月20-21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0日
立夏:5月5-6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6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7-8日
大暑:7月22-23日
立秋:8月6-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8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7-9日
霜降:10月23-24日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7-8日
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1月5-6日
大寒:1月19-21日
扩展资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
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节气是传统农历的一部分,它本质上是阳历,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两者自然吻合度很高,但有1-2天的波动。
二十四节气本质上是太阳在黄道上进行视运动的24个固定位置(黄道均分成24分,每份15°)。其中四个最重要的是:春分(黄经0°,昼夜平分),夏至(黄经90°,影子最短,白昼最长),秋分(黄经180°,昼夜平分),冬至(黄经270°,影子最长,夜晚最长)。
在观测出二分二至之后,其余的节气都可以推算出来。所以每个节气的间隔大致为365/24=15天(实际上地球公转不是匀速,所以并非简单除法)。但是节气是一个精确的黄经度数,所以节气实际上是一个精确的时间,而不是一个日子。只是说节气落在某日,这个日子就被称为某某节气。
24节气的准确计算时间公式: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定气法”与上古“斗柄指向法”在确定方法上不同。虽确定方法不同,但两者所标示的天象是吻合的。“定气法”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时也同样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它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定气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