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描网上找的线稿
一、工具与界面
SAI的工具很少,我用的更少。基本就是如下几个部分,一看就知道都干什么用吧?
从上往下依次说起:
1、“旋转和放大缩小”以及“翻转”控制画布。对于我等右撇子来说右上角往左下角的线条绘画最稳定,旋转画布就顺手一些。另外大部分人画图会有不对称的问题,隔一段时间将画布水平翻转可以消除不对称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
2、“铅笔”用来画草稿和线稿,我用的是默认硬度设置(那四个黑块右端最硬左端最柔,默认最硬)。
“画笔”主要是上色用,不习惯它变色的人可以把混色、水分量、色延伸这三项都关掉,还是不能适应可以用软头铅笔代替它。画笔的起笔压力可以调,默认是50%。
“橡皮”用来擦掉错误的或者画多了的部分。橡皮没有压力变化,这让我有点不满,擦细处请换用小橡皮。
3、“图层”是数码绘画基本概念,所有软件里都是一样用,高处的遮盖低处的。如果是带有白色背景的线稿可以放置在顶端把属性设置为正片叠底,别的属性倒是没什么用。
“钢笔图层”是SAI的特色之一,本图层中的钢笔工具可以和铅笔一样直接画,可以调节锚点和线条粗细。不过较长的线条中曲线工具比钢笔工具更好用。
4、这个橡皮擦清除当前层上选区内全部的内容,没有选区的情况会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要清理画糟糕的草稿请用此项目,而不是按DELETE或者扔进旁边的垃圾桶……
5、笔刷大小,铅笔常用的是起草稿的1像素,描线的9像素,画笔常用的是大色调50像素及以上,细部20像素及以下。
二、起稿阶段
在开始画图之前,首先要确立自己画图的目的,是要练习提高画技,还是单纯地想要完成一副作品。对于想要提高画技的人,我建议在此阶段多花一些时间,不 假思索潦草地画十张图还不如动脑认真地画一张,不要回避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比如故意把手藏在身体后面),被挡住的身体部位最好也在底层全都画出来。
首先建立新文件约600X800像素,如此小的草稿的尺寸看似不合理,其实非常实用,它可以避免我们陷入对细节的追求以及节约宝贵的电脑资源。
使用1像素铅笔把自己想要画的东西画出来,然后在新图层上进行修改。对草图的修改主要是明确内容以及调整错误的结构,如果是比较难的动作这样的修改可能会重复两三次。蓬松的衣物根据人体结构草稿画在单独的草稿层上。
在画身体的草稿的时候,正面向前就画出通过前胸的中心线,背面向前就画出脊骨线。肚脐一定通过正面中线,而胸分布在线的两端。
构图中如果有超出画布的部位,可以用“图像”-“画布大小”暂时扩大画布,把多余的地方画出来,如下图:
较重的线是修改后的草稿,较浅的线是最初的草稿,大家可以看到大腿这里做了较大的改动,是将画布向下扩大一倍后校正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两条腿前后形成的波浪状结构线(图桔部分),这个部分通过裤子的褶皱走向来表现。
“肩膀,胯部,腿”这个组合可以表现出人的整体动态,建议大家多练练。
草稿一定要改到自己满意为止,除非你是对结构熟到变态的厚涂派……
为了节约资源一边画一边对草稿层进行删除或者合并(向下合并Ctrl+E),只保留需要的部分。
三、线稿的清理
描线前在工具栏的“图像”-“图像大小”中对草稿进行放大。
先把分辨率改成300,再把宽度设置为cm后调节为需要的尺寸,确定。A4纸的话宽可以是15~18cm。
较重的线是修改后的草稿,较浅的线是最初的草稿,大家可以看到大腿这里做了较大的改动,是将画布向下扩大一倍后校正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两条腿前后形成的波浪状结构线(图桔部分),这个部分通过裤子的褶皱走向来表现。
“肩膀,胯部,腿”这个组合可以表现出人的整体动态,建议大家多练练。
草稿一定要改到自己满意为止,除非你是对结构熟到变态的厚涂派……
为了节约资源一边画一边对草稿层进行删除或者合并(向下合并Ctrl+E),只保留需要的部分。
三、线稿的清理
描线前在工具栏的“图像”-“图像大小”中对草稿进行放大。
先把分辨率改成300,再把宽度设置为cm后调节为需要的尺寸,确定。A4纸的话宽可以是15~18cm。
还有就是用普通笔刷了,画线稿也是绘画的一部分吧,其实线稿应该算是比上色更早接触到的了,大部分人应该都是用线条开始画画的吧,从小就一直用色块直接画那也是挺厉害的…所以我觉得画线稿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下笔准、不要反复去描一条线或某个部分,那样只会让线条堆成一坨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私信窝或追问w
使用下载的绘图软件例如SAI、PS(Photoshop)之类的,或者是网页里本身带的(例如百田涂鸦板、4399涂鸦板之类的,但相比之前两种还是专业性差了一些,网速不好慎用,很容易卡住,我自己也曾经碰上过明明保存了再打开一塌糊涂的境地。所以建议还是在网上下个绘图软件,个人喜欢SAI,防抖)
鼠标绘画其实很磨时间的。相对于使用板子(事实上板子线稿也很麻烦,不过打草稿简单很多)会难很多。主要就是要不停的修改,橡皮擦和铅笔反复修稿,最终呈现出干净的线稿。至于上色就相对简单一些,至少有前人带领,并且和板绘差不多,可以去SAI吧、PS吧之类的地方转一转,熟悉一下软件的各种性能(其实我也在摸索中),也可以去报个班 。
有耐心、有毅力、有充分的艺术修养影响一幅画的好坏,多多练习才是正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