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从哪到哪的距离

怎么查从哪到哪的距离,第1张

打开百度地图,上面有测距离的工具。在百度地图搜索栏中输入你需要的地点,然后点搜索,地图出来后会看见地图的左上角有四个方向键,用来移动地图,底下的长条是用来缩放地图的,点击四个方向键中间的那个键(就是测距),然后比如要测量AB两地的距离,就在A地点一下,然后把鼠标移向B地(这时从A地到鼠标之间会出现一条红线)在B地上点一下,再双击鼠标,屏幕就会显示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就是那条红线的长度)。如果要沿着某条路线或者弯曲地测量距离,那只要在需要转弯的时候再单击一下,最后在结束的地方双击即可。如果还不懂,自己多试几次就会了。

问题一:百度地图怎样测量两地的距离 首先进入百度地图,选择测距地点所在的城市
然后在地图的右上角找到工具
然后点击测距
然后就可以单击选择起点了
然后双击结束
可以看到每个节点处都有相对于起点的距离,在终点,可以看到总的长度
如果要取消测距,点击终点旁边的小叉就可以了

问题二:古代怎么测算两地的距离?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 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 的古埃及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等数学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师与长度的测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罗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滥,淹没大片的田地,洪水带来的泥土覆盖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无法辨认,所以每当洪水退去以后,人们就要重新丈量土地,于是产生了最 早的几何学.几何学的愿意是”土地丈量” 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脚步等.但是这些方法在测量结果不需要很精确下使用.

目前,世界上主要用各种量尺来测量长度.常见的量尺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测量器等.游标卡尺适合测量 一般尺难以测量的圆形物品,零件的孔径,厚薄等.精密度较高. 长度的计量单位是米,记作M.1978年,法国规定:以地球北极与南极之间相距长度的千万分 之一为一米.这项规定经过推广,现已作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
我们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长度单位的由来
我国已经统一使用米制作为长度单位.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 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 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为腕尺建造的,塔高为280腕尺.公元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寸” 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 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
到了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由于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 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
我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于1709-1710年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测量.由
于当时的长度单位不统一,康熙皇帝规定去地球子午线1度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 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海谢茵进行实地测量,得出1米等于 0512074督亚士(法国古尺).米尺采用十进制,长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1875年,17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 确定米尺为国际公用尺,并用铂金做成长1020毫米,宽和高各为20毫米的X型标准尺,
在尺的中间面的两端各刻三条线,在0摄氏度时,其中两条线的距离恰好为1米.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在变化,因此米尺也不够准确;另外,国际米 尺原型在刻画上也存在着缺陷,影响了米尺的准确性.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大会上,决 议废除1889年以来所沿用的国际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气体放电时产生的一种橙色光谱波 长的165076373倍作为米.这种光米.尺精确度很高,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二>>

问题三:手机百度地图怎么测量两地的距离 首先进入百度地图,选择测距地点所在的城市
然后在地图的右上角找到工具
然后点击测距
然后就可以单击选择起点了
然后双击结束

问题四:如何测量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选择插入――形状――直线,然后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 右击直线,选择设置对象属性,在大小选项卡中查看距离。

问题五:怎样在PS中测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打开ps-窗口-勾选信息、选择标尺工具,单击需要测量的一点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拽到另一点松开鼠标,测量完毕,在信息面板上就会显示测量的角度、长度、宽、高以及坐标等。

问题六:中国古代怎样计算两地距离 本人也不太清楚这方面的知识,但帮你找了一份资料,比较详细,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古人绘制地图,取法“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我国古代就有地图的绘制,以下是三国时期到元代的几个代表性演进史。由叙述中可以得知古人测量绘制地图的方法。

我国在宋代也有航海图绘制的能力,当然,元代之后的科学更是发展迅速(比如说,混天地动仪,可测量天文)。而在同时期的外国科学发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说,荷兰人驾船绕行台湾绘制的台湾全图)。

………………………………………………………………………………………

第一部测算专著--《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是三国时期(西元三世纪)的数学家刘徽所著。他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写了《重差》一卷,附于该书之后。

唐代数学家李淳风将《重差》单列出来,取名《海岛算经》,并列为我国古代的数学经典《算经十书》之一。该书全部9个算例均涉及测高望远及其计算问题。9个算例分别是:测量海岛的高度(望海岛),测量山上的松树的高度(望松),测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测量涧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测量地面上塔楼的高度(望楼),测量河流的宽度(望波口),测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渊),从山上测量湖塘的宽度(望津),从山上测量一座城市的大小(临邑)。

为解决这些问题,刘徽提出了重表法、连索法和累距法等具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重差测量术。重差测量术是借助矩、表、绳的简单测量工具,依据相似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内在关系,进行测高、望远、量深的理论和方法。在刘徽之前,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曾作日高图,首先提出了重差测量理论。而刘徽在《海岛算经》中活用重差理论,巧妙地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把重差测量理论推广开来。
《海岛算经》是一部影响久远的测算专著。它所详细揭示的重差测量理论和方法,成为古代测量的基本依据,为实现直接测量(步量或丈量)向间接测量的飞跃架起了桥梁。直到今天,重差测量理论和方法在某些场合仍有借鉴意义。
什么是「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晋武帝时官司空,后任宰相。他根据「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了魏国留下的旧图。

由于旧图绘制粗略,加之地名改变,他在门客京相[的帮助下,编制了我国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地形方文图》。他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地图制图的六条原则,即「制图六体」: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的比较和量测;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就会有偏差;有了方位而无道里,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

这六条原则的综合运用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距离及其改化问题。所以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

问题七:激光测距仪两点之间的距离怎么测 激光测距仪基本知识 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激光测距仪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那些方面 激光测距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电力水利通讯环境建筑地质警务消防爆破航海铁路反恐/军事农业林业房地产休闲/户外运动等 为什么激光测距仪还有所谓[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别 顾名思义激光测距仪是用激光做为主要工作物质来进行工作的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工作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波长为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半导体激光工作波长为1064纳米的YAG激光1064纳米的波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是害的特别是如果眼睛不小心接触到了1064纳米波长的激光对眼睛的伤害可能将是永久性的所以在国外手持激光测距仪中完全取缔了1064纳米的激光在国内某些厂家还有生产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 对于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激光测距仪我们就称之为[安全的对于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由于它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就称之为[不安全的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原理 激光测距是光波测距中的一种测距方式如果光以速度c在空气中传播在AB两点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t则AB两点间距离D可用下列表示 D=ct/2 式中: D--测站点AB两点间距离, c--光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 t--光往返AB一次所需的时间 由上式可知要测量AB距离实际上是要测量光传播的时间t根据测量时间方法的不同激光测距仪通常可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测量形式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测线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一般应用在精密测距中由于其精度高一般为毫米级为了有效的反射信号并使测定的目标限制在与仪器精度相称的某一特定点上对这种测距仪都配置了被称为合作目标的反射镜 若调制光角频率为ω在待测量距离D上往返一次产生的相位延迟为φ则对应时间t 可表示为: t=φ/ω 将此关系代入(3-6)式距离D可表示为 D=1/2 ct=1/2 c・φ/ω=c/(4πf) (Nπ+Δφ) =c/4f (N+ΔN)=U(N+) 式中: 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的总的相位延迟 ω--调制信号的角频率ω=2πf U--单位长度数值等于1/4调制波长 N--测线所包含调制半波长个数 Δ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相位延迟不足π部分 ΔN--测线所包含调制波不足半波长的小数部分 ΔN=φ/ω 在给定调制和标准大气条件下频率c/(4πf)是一个常数此时距离的测量变成了测线所包含半波长个数的测量和不足半波长的小数部分的测量即测N或φ由于近代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和无线电测相技术的发展已使φ的测量达到很高的精度 为了测得不足>>

具体如下。
步骤。我们打开高德地图,进入主界面。我们在主界面,击右下角的更多具。我们在工具界面,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工具。我们在小工具里面,找到测距,点击测距。我们在地图上,点击测量距离的起点。点击起点后,点击终点即可显两者的距离。
高德是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自2002年起步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积累了扎实的技术,构筑了地图行业高壁垒,公司在各项业务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成为行业翘楚。除地图导航外,高德地图还为用户提供打车、酒店、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每年为用户节省出行时间超过193亿小时,为30多万移动应用提供位置服务。2010年,高德提出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战略,依托在汽车导航市场取得的领先地位,在产品、服务和商务模式上继续不断创新,迅速构建起支撑各类产品和服务海量用户的“地图云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基于“四屏一云”业务构架的“移动生活位置服务门户”战略。

手机高德地图查两地距离的有两种方法:

一、会员中心-“工具箱”-“测距”。

1、在手机上打开高德地图,选择右上角个人头像,点击进入,跳到会员中心页面,选中“工具箱”,点击进入,如下图。

2、在工具箱页面选中“测距”,点击进入,如下图。

3、然后进入地图,实时定位,点击地图开始测距,此时页面会出现一个起点小红点,如下图。

4、根据提示 *** 作,再点击一下地图,如下图。

5、滑动地图,选择所要测量的地方,一拉动就会出现距标,直接把测量两地连接起来,如下图。

6、可以连续测量多个地点,每测量一次,都会会出现距离标识,距离详实显现出来,如下图。

二、通过路线查出

1、首先,打开高德地图,点击下方的路线。

2、然后进入位置,如果要查看自己所在位置到另一个地方的话,直接打开GPS定个位即可,如果要找另一个地方的话,就在上方我的位置这里输入地名。

3、输入进去之后,还得在下方系统自动出来的选择一个具体位置哦。

4、然后再输入终点位置。

5、跟上面一样,都要选择一下系统出来的位置。

6、然后会自动跳转到地图页面,选择驾车,就会看出一共有多少公里了,而且还能计算出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扩展资料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三甲”资质,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德地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30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