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坐标距离公式是“√((x1-x2)^2+(y1-y2)^2)”。
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两点的坐标是(x1,y1)和(x2,y2),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 d=√((x1-x2)^2+(y1-y2)^2)。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
知识拓展:距离d=√[(x1-x2)^2+(y1-y2)^2+(z1-z2)^2]。
平面坐标系分为三类:
1、绝对坐标:是以点O为原点,作为参考点,来定位平面内某一点的具体位置,表示方法为:A(X,Y)。
2、相对坐标:是以该点的上一点为参考点,来定位平面内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其表示方法为:A(@△X,△Y)。
3、相对极坐标:是指出平面内某一点相对于上一点的位移距离、方向及角度,具体表示方法为:A(@d<α)。
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
ΔxBA=xA-xB=+123461m
ΔyBA=yA-yB=+91508m
由于ΔxBA>0,ΔyBA>0
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
αBA=arctg =36°32'4364"
ΔxBP=xP-xB=-37819m
ΔyBP=yP-yB=+9048m
由于ΔxBP<0,ΔyBP>0
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
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
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 arctg
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 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
∠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
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
ΔxAP=xP-xA=-16128m
ΔyAP=yP-yA=-8246m
αAP=180°+arctg =207°4'4788"
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
∠PAB=αAB-αAP=9°27'557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位角
首先确立建筑平面坐标系原点,然后确定x,y轴,再根据坐标增量计算x,y。
在平面图中,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点的平面位置,x是纵轴坐标,y是横轴坐标。工程测量定位控制和计量都要用到x、y的坐标值。
平面图中的x、y是表示采用国家大地统一坐标,x值即表示横向距离,及常说的东西方向,y值则表示竖向距离,常说的南北方向;当施工坐标不是采用国家大地统一坐标时,则一般是用a、b来表示点的坐标,通常是施工设计图的左下角规定为施工原点,该点坐标表示为(0,0);
如需与大地坐标一致时,则需根据施工图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偏角等关系来进行换算,那么,设计会说明施工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一关系按公式换算,该公式在测量相关书籍中。
扩展资料:
X和Y坐标分别为计算机显示屏幕上任意象素或定点的水平和垂直地址。X坐标为沿着显示屏上水平轴从屏幕最左边的象素(象素0)开始的特定数字。Y坐标为沿着显示屏上垂直轴从屏幕最上端的象素(象素0)开始的特定数字。
X和Y坐标一起,在屏幕上定位任意特定的象素位置。X和Y坐标也可以相对屏幕上的任意起始点或者屏幕上的任意子集,例如图像,来指定。在网络上,图象映射的各个可点击的范围由关于图像左上角的X和Y坐标对指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X和Y坐标
先算一个二维的:设: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则:这两点所在的直线为:y=y1+(x-x1)(y2-y1)/(x2-x1)
例如:两点为(0,0)(10,10)
则y=0+(x-0)(10-0)/(10-0)=x
例如:两点为(3,2)(-5,7)
则y=2+(x-3)(7-2)/(-5-3)=2-(5x-1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