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开卡找不到闪存颗粒

固态硬盘开卡找不到闪存颗粒,第1张

固态硬盘开卡找闪存颗粒方法。
1、确认BIOS中能够识别SSD。
2、SSD的容量信息正确。
3、关机后尝试重新插拔SSD。
4、确认BIOS中SSD相应的接口未被禁用。

看电脑说明书上的参数

用AS SSD的时候,有个调测试文件大小的地方
默认都是1G的
把他调大到20G以上,如果速度突然下降的特别大,比如本来是300MB突然到了70MB的
这个就是TLC的,如果是下降一半左右的,那就是MLC。

比较TLC和MLC的综合性能

对比产品:

金士顿 UV400 240G固态硬盘(TLC颗粒),市场价419元。

镁光MX200 250G固态硬盘(MLC颗粒),市场价629元。

从价格对比可以看出,TLC相对MLC还是有很大的价格优势,那么性能呢?下面我们通过实测对比具体看看。

首先来看看外观对比,两款产品的外壳都为金属材质,UV400为银灰色磨砂表面,MX200为银色拉丝表面。背面方面,两款产品都很简洁。经查资料得知,UV400采用Marvell 88SS1074主控、东芝15nm TLC闪存颗粒,MX200采用Marvell 88SS9189主控、镁光16nm IMFT MLC。

首先看到的是两款SSD的SMART信息,如图。

AS SSD Benchmark测试,可以看出,尽管UV400总分略低于MX200,但两款产品的性能其实是非常接近的,无论是持续读写还是4K读写,两款产品的差距都很小。

CrystalDiskMark测试,两款产品依然非常接近。

TxBENCH测试,两款产品依然非常接近。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结果也和前面差不多。

PCMark7测试,5205分对5512分,依然非常接近。

实测总结: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采用TLC的UV400性能和采用MLC的MX200差距并不是很大,考虑到两者之间有200多的价格差,这点性能差距都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尽管UV400的表现很惊艳,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TLC SSD都有这么强悍的性能,下面再谈一些对TLC SSD的认识吧:

1随着技术的进步,TLC颗粒SSD已今非昔比,无论性能还是耐久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不过在选购TLC SSD时,还是要选大牌,远离山寨,莫贪便宜才能避免被坑。

参考资料

电脑百事网电脑百事网[引用时间2018-1-15]

在U盘、SSD等固态存储产品中,闪存芯片颗粒是核心,其关乎产品成本、寿命以及速度。闪存芯片颗粒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SLC、MLC、TLC,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slc、mlc、tlc闪存芯片颗粒区别介绍

1、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2、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


3、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厂家叫8LC,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

固态硬盘简介: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

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CFast接口和SFF-8639接口。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信息的存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多家存储厂商推出了自己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更有支持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和支持指纹识别的固态硬盘推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95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