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怎么计算

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怎么计算,第1张

一年的天数是按地球公转时间来算的。
地球公转一周是365天多一点,
于是就把365天作为1年,
但是每过4年就会多出来1天,于是规定每4年有一个闰年,是366天。
这样算下来就正好。
如下计算平年一年的天数:
1、3、5、7、8、10、12月,7 个月是31天
4、6、9、11月,4个月是30天
平年2月只有28天
31X7+30X4+28=365天

日期之间天数计算=DATEDIF(开始日期,结束日期,返回的间隔类型)

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引用单元格中的日期,也可以写成带半角双引号的日期,比如"2021-5-1"这样的。第3参数用不同的字母来指定返回的间隔类型。

如果为 Y,则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整年数,不足1年的部分自动舍去。如果为M,则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整月数,不足1月的部分自动舍去。如果为D,则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

日期天数计算技巧

以D2单元格公式为例,首先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两个日期间隔的完整年数,结果为1,表示从20年6月21日至21年6月22日完整的年数为1:DATEDIF(B2,C2,"Y")。

再使用以下公式,在忽略年和日的前提下计算出两个日期间隔的月数,结果为0,表示从6月到6月间隔的月数为0:DATEDIF(B2,C2,"YM")。

使用DATEDIF(B2,C2,"MD")公式,在忽略年和月的前提下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间隔天数,结果为1,表示从21日到22日,间隔了1天。

方法如下:

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的计算=日期相减+1。

比如:六月一号到六月三号,这之间是3天,分别是:一号、二号、三号,算式:3-1+1=3(天)。同理,2001年到2002年是2年,分别是:2001年和2002年,算式星期一、二、三,共3天,算式:3-1+1=3(天)。

工作日的计算方法:

1、按月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视为出勤,照付工资,因而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应视同缺勤,照扣工资。

2、按月平均实际工作日数21天计算日工资。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不论大月或小月,每月应计工作日数均固定按21天计算。各月内的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不付工资,因而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扣工资。

21天的由来:/12=2092,104天为双休日,10天为法定节假日。

这个应该是农历的算法吧
阴历一年有多少天?每个月各多少天?闰月是怎么回事?
农历
平年12个月有三种天数:
五个大月七个小月353天(如1965年乙巳年),
六个大月六个小月354天(如2005乙酉年),
七个大月五个小月355天(如2003癸未年),
闰年十三个月也有三种天数,(有闰月,即多一个月)
六个大月七个小月383天(如1993癸酉年),
七个大月六个小月384天(如2004甲申年),
八个大月五个小月385天(如2006丙戌年)。
农历平年比公历年少10至13天,闰年比公历年多17至20天。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2012年农历阳历双闰年 2012壬辰龙年共有384天
2012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会答错。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2012龙年是闰年,会有366天。其实不然,2012年壬辰龙年即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将有384天。是不是很惊讶?不如把“2012年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吧!
昨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2012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为双闰年。天文历表显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辰龙年共有13个月、384天。
昨日,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道,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有29天)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1年有13个月)的年即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阳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了。”
该条新闻出现后,马上疯传网络,网友直呼“伟大的中国人再次证明了2012年果然不平凡”。还有不少出生于农历四月的网友已然开始盘算狂欢。“因为2012壬辰龙年闰四月,所以我要过一个阳历生日、一个农历生日,闰月再过次生日。一年过三次,多多讨红包哩!”
关于闰年,据王思潮介绍,出现阳历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回归年,阳历的正常年份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因此就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使当年天数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正常规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为闰年,即将到来的2012年就能被4整除,因此一年的天数就有366天。
昨日傍晚,记者致电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副研究员陈灼,咨询农历闰年的缘由。她解释道,农历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一般以12个月为一年,共有354天或355天。而一个回归年约是36525天,比一般的农历年多11天左右。为了解决两者的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了13个月。”
天文历表上显示,今年农历甲午马年被安排了一个闰九月,从2014年1月31日开始,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共有384天。

一、这可以用DATEDIF函数来完成。
二、DATEDIF函数的定义
DATEDIF函数是Excel隐藏函数,在帮助和插入公式里面没有。 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间隔数。常使用DATEDIF函数计算两日期之差。
语法
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
Start_date 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第一个日期或起始日期。
End_date 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最后一个日期或结束日期。
Unit 为所需信息的返回类型。
Unit 返回
注:结束日期必须大于起始日期
下面举个小例子: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
假如A1单元格写的也是一个日期,那么下面的三个公式可以计算出A1单元格的日期和今天的时间差,分别是年数差,月数差,天数差。
注意下面公式中的引号和逗号括号都是在英文状态下输入的。
=DATEDIF(A1,TODAY(),"Y") 计算年数差
=DATEDIF(A1,TODAY(),"M") 计算月数差
=DATEDIF(A1,TODAY(),"D") 计算天数差
"Y" 时间段中的整年数。
"M" 时间段中的整月数。
"D" 时间段中的天数。
"MD" start_date 与 end_date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
"YM" start_date 与end_date 日期中月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YD" start_date 与 end_date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三、实例说明
实例1:
题目: 计算出生日期为1973-4-1人的年龄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
结果: 33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年数
实例2: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间隔月份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
结果: 403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M"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月份数
实例3: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D")
结果: 12273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
实例4: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年数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D")
结果: 220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忽略年数差
实例5: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月份和年份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D")
结果: 6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M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忽略年数和月份之差
实例6: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年份的间隔月份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M")
结果: 7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M"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月份数不计相差年数注意:TODAY()函数获取的是系统当前日期,所有列举的实例为2006-11-7日的计算结果,并不一定和你得到的结果相符。
四、假设开始日期写在A1单元格,结束日期写在B1单元格,要在C1单元格得出两个日期相差的年数和月数,则公式可以写成如下
=DATEDIF(A1,B1,"y")&"年"&DATEDIF(A1,B1,"ym")&"个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984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