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交换机连接怎么接线

交换机与交换机连接怎么接线,第1张

交换机之间可以利用交换机的“Up-link”接口,采用级联的方式来连接。
所谓的级联就是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交换机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根据需要,多台交换机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级联,如:总线型、树型或星型,简单的交换机互连,一般都采用星型连接。
具体做法是,用一根平行网线一头连接第一台交换机的“Up-link”接口,这根网线的另一端接入第二台交换机的普通接口。“Up-link”接口和其它的接口是分开的,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所谓的平行网线就是网线两端的水晶头,都是用同一种标准制作的。
扩展资料
交换机的几种主要连接方式
1、级联
根据需要,多台交换机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级联。在较大的局域网例如园区网(校园网)中,多台交换机按照性能和用途一般形成总线型、树型或星型的级联结构,目前各地电信部门已经建成了许多地级市的宽带IP城域网。
2、堆叠
堆叠是指将一台以上的交换机组合起来共同工作,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多台交换机经过堆叠形成一个堆叠单元。可堆叠的交换机性能指标中有一个"最大可堆叠数"的参数,代表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端口密度。
3、集群
集群就是将多台互相连接(级联或堆叠)的交换机作为一台逻辑设备进行管理。集群中,一般只有一台起管理作用的交换机,称为命令交换机,它可以管理若干台其他交换机。在网络中,这些交换机只需要占用一个IP地址,从而节约了的IP地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交换机级联

一般来说要用”交叉线“。

直通线:网线两头线序一致(均为568A或68B)叫直通线。
交叉线:网线一头是568A线序,另一头是568B线序。
通常,如果是计算机与交换机或HUB相连,则两头都做568a,或两头都做568b,即使用直通线;如果是两台计算机互连或ADSL MODEM与HUB连接,则需要一头做568a,另一头做568b,也就是常说的1和3,2和6互换了,即使用交叉线。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在整个网络布线中应用一种布线方式,但两端都有RJ45端头的网络连线无论是采用端接方式A,还是端接方式B,在网络中都是通用的。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使用T568B的标准,通常认为该标准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更好。
另外,目前原本不能使用直通线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直通线了,比如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但电脑和电脑之间除外。

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能接收并再次放大网络信号,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和传输更远的距离。
连接方法:
1、一般的交换机多使用网线来连接终端设备,网线两头使用相同的线序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来制作网头。
2、如果是交换机级联可使用一头为568B线序,一头为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3、其他线缆连接。根据交换机支持的接口不同,连接还可能包括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传输等。

要知道怎样插对接口首先就要了解接口的分类和作用。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同时,也是随着这种快速的发展,交换机的功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则是交换机端口的更新换代以及各种特殊设备连接端口不断的添加到交换机上,这也使得交换机的接口类型变得非常丰富,目前主要有以下的接口:
1、RJ-45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d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2、SC光纤接口
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
光纤接口类型很多,SC光纤接口主要用于局网交换环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了这种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C光纤接口。
3、FDDI接口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FDDI 使用双环令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00Mbps。
CCDI 是 FDDI 的一种变型,它采用双绞铜缆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为 100Mbps。
FDDI-2 是 FDDI 的扩展协议,支持语音、视频及数据传输,是FDDI 的另一个变种,称为 FDDI 全双工技术(FFDT),它采用与 FDDI 相同的网络结构,但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200Mbps 。
由于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具有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多种优点,常用于城域网、校园环境的主干网、多建筑物网络分布的环境,于是FDDI接口在网络骨干交换机上比较常见,现在随着千兆的普及,一些高端的千兆交换机上也开始使用这种接口。
4、AUI接口
AUI接口专门用于连接粗同轴电缆,早期的网卡上有这样的接口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组成网络,现在一般用不到了。
AUI接口是一种“D”型15针接口,之前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使用,可以借助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
5、BNC接口
BNC是专门用于与细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细同轴电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缆”,它最常见的应用是分离式显示信号接口,即采用红、绿、蓝和水平、垂直扫描频率分开输入显示器的接口,信号相互之间的干扰更小。
现在BNC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于交换机,只有一些早期的RJ-45以太网交换机和集线器中还提供少数BNC接口。
6、Console接口
可进行网络管理的交换机上一般都有一个“Console”端口,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因为其他方式的配置往往需要借助于IP地址、域名或设备名称才可以实现,而新购买的交换机显然不可能内置有这些参数,所以Console端口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交换机管理和配置端口。
不同类型的交换机Console端口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有的位于前面板,而有的则位于后面板。通常是模块化交换机大多位于前面板,而固定配置交换机则大多位于后面板。在该端口的上方或侧方都会有类似“CONSOLE”字样的标识。
除位置不同之外,Console端口的类型也有所不同,绝大多数交换机都采用RJ-45端口,但也有少数采用DB-9串口端口或DB-25串口端口。
无论交换机采用DB-9或DB-25串行接口,还是采用RJ-45接口,都需要通过专门的Console线连接至配置方计算机的串行口。与交换机不同的Console端口相对应,Console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串行线,即两端均为串行接口(两端均为母头),两端可以分别插入至计算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另一种是两端均为RJ-45接头(RJ-45 to RJ-45)的扁平线。由于扁平线两端均为RJ-45接口,无法直接与计算机串口进行连接,因此,还必须同时使用一个RJ-45 to DB-9(或RJ-45 to DB-25)的适配器。通常情况下,在交换机的包装箱中都会随机赠送这么一条Console线和相应的DB-9或DB-25适配器。
清楚了这些接口的基本功能后,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口进行接线了。

很粗的是光缆,很细的是光纤;
这两个光纤插到交换机的光口上,LINK/ACT灯要亮绿色。
网线是连接交换机到电脑网卡的,两根网线可连接两台电脑。
可用的ip地址是1721616565到17216165126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
第一台电脑设置IP地址
172161656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网关1721616565
DNS设置你们当地的DNS
IP。
第二台电脑设置IP地址
1721616567
其他一样
字条上的310126
是什么不知道,也许是短号。
用一根网线插在交换机
的16口中的任意一个,另一端插在电脑上,是这样的。
网上邻居--查看网络连接--本地网卡--属性--TCP/IP
属性,就会看到设置ip的。专用的系统
DNS应该不用了。

交换机与电脑连接的网线现在用的都是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的线序有两种标准:
第一种俗称568B,线序为桔白、桔、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第二种俗称568A,线序为绿白、绿、桔白、蓝、蓝白、桔、棕白、棕;
制作交换机与电脑连接的网线要保证两端线序为同一标准。如果要制作电脑与电脑直联的网线两端线序要保证1326对掉,就是A端的1线与B端的3线线序对掉,A端的2线与B端的6线对掉,可以分别使用568A和568B的线序制作A、B两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0921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