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
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
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校验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从1999年10月1日起,全国实行公民身份z号码制度,居民身份z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身份z号码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数字地址码(6位),数字出生日期码(8位),数字顺序码(3位)和数字校验码(1位)。
公民身份z号码制度实行后,身份z号码有以下改变:
1、前6位为地址码,不变;
2、第七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此码由6位数改为8位数,其中年份用4位数表示;
3、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取消了顺序码中对百岁老人使用的特定编号;
4、第十八位为校验码,主要是为了校验计算机输入公民身份z号码的前17位数字是否正确,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X表示。
扩展资料:
最后一位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如下:
1、将前面的身份z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以后看余数。
4、余数只可能有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z的号码为1-0-X -9-8-7-6-5-4-3-2。(即余数0对应1,余数1对应0,余数2对应X)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3,就会在身份z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的是9。如果对应的数字是2,身份z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罗马数字X。
参考资料:
中国身份z编码规则
第二代公民身份z号码共18位,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其含义如下:
一、第1至6位为地址码,表示这个人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前2位代表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
11-15 京津冀晋蒙,21-23辽吉黑,31-37沪苏浙皖闽赣鲁,
41-46 豫鄂湘粤桂琼 ,50-54渝川贵云藏,61-65陕甘青宁新,81-82港澳。
第3、4位是:城市代码,第5、6位是区、县代码。
二、 第7至14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出生的年、月、日,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不足两位加0)、2(同上)位数字表示。
三、 第15至17位是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表示的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四、最后一位是校验码,通过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计算得出,计算方式如下:
1、对前17位数字分别乘一个因数再求和,所乘因数见下表
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因数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例如,某身份号码前17位是34052419800101001,则37+49+010+55+…+12 = 189。
2、第1步求得的和除以11求余数。例如189÷ 11余数是2。
3、根据余数查下面的表,得到对应的校验码。(其中x代表罗马数字中的10)
余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校验码 1 0 X 9 8 7 6 5 4 3 2
根据上表,查出余数为2的校验码为X,所以该人员的公民身份号码应该为34052419800101001X。
第一代公民身份z号码只有15位。出生日期码只有6位,年月日各两位,没有校验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