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食物分解。
2、如一篮水果有5个,一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另外四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3、让孩子发现5能分成1和4。
4、同样1和4能组成5。
5、还有5能分成2和3,3和2,4和1。
准备两颗糖果,家长双手 *** 作即可。
玩法很简单,家长将双手合十,两颗糖果包裹于双手中,然后在孩子面前迅速搓动双手,将糖果分开,最后让孩子猜,哪只手里有糖果,有几颗。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左手0+右手2,左手1+右手1,左手2+右手0,这就是2的分解和组合。
“数的分解”,指加法的分解,5=0+5,5=1+4,5=2+3,5=3+2,5=4+1,5=5+0。
扩展资料:
一个特别的因子分解算法的运行时间依赖它本身的未知因子:大小,类型等等。在不同的算法之间运行时间也是不同的。
完整的因子列表可以根据约数分解推导出,将幂从零不断增加直到等于这个数。例如,因为45=32×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整数分解
2的分成教学目标:
1学习2的组成,知道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2认识分合符号^
3正确书写数字2
教学准备:
1. 手一套分合符号,插片若干。
2. 具熊1个,玩具猫2个,玩具香蕉2个,2个乒乓球,2个盘子,香蕉卡片2个。
3. 课前每位幼儿都准备好了田字格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幼儿通过实物 *** 作,用整体分为两个部分来说明数的分解,用两个部分合起来为整体来说明数的组合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2个),小熊送给每位客人各1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2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1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1个香蕉合起来是2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1. 教师出示2个乒乓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2个球放在2 个盘子里,并且每个
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2可以分成1和1 ,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1和1 合起来就是2。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就是2。
二.幼儿 *** 作活动:要求幼儿把两个插片分成两堆,(用上分合符号),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整个分合过程。
三.指导
幼儿书写数字2
1.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2的写法,(写法: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
斜线到左下角,碰线一横),讲明书写占格位置,请幼儿和教师进行书空练习。
2.幼儿在田字格上书写2,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建议游戏和日常教育
1老师边拍手边问幼儿:“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拍手回答:“x老师,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合起来的儿歌同上述说法一样。
2在户外场地,请两名幼儿到大圆圈中站好,老师问:“圈中有几人”,(2人)老师接着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边跳到小圈中边说:“2可以分成1和1 ”,老师接着问:“1和1 合起来是几”?幼儿跳到大圈中说,1和1和起来就是2。
3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随机教育:例如幼儿穿鞋子时可引导幼儿说出鞋子是2只,穿上,脱下时说出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数的组成与分解的过程和意义是不同的。
所谓数的组成,又称数的分合,是指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又可以合成一个数(总数)对幼儿来讲,数的组成只是指一个数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分合关系
数的组成在数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了数的实质性关系
数的关系(等量关系
互补关系
互换关系)
通过数的组成与分解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等量关系:总数可以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两个部分数,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就等于总数,这是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互补关系: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分数逐一减少,另一个部分数就逐一增加,这是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互换关系: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两个部分数的互换关系质因数就是以质数作为因数。
首先要能记住常用的质数:2,3,5,7,11,13,17,19。这些常用质数可以完成400以内数的质因数分解。然后根据它们倍数的特征先确定要分解的数是否含有以上常用质数,如果有就先分解为:质因数x因数的形式,然后对后面的因数继续分解,直到都是质因数为止。
分解过程中只考察是否能分解为质数与另一个数相乘。
如果对100以内的质数都很熟悉,那么10000以内的任意数可以很快进行质因数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