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 2005年4月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试题答案

跪求 2005年4月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试题答案,第1张

2005年4月自考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试卷
(课程代码 22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电位分别为12V,113V,0V,则该管属于
A 硅NPN型 B 硅PNP型 C 锗NPN型 D 锗PNP型
2 在题2图所示电路中,输出电压U0的值为

3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图所示,其级间反馈属于

4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如题4图所示,已知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U2=20V,则输出直流电压 为

5 逻辑函数 的最简与或式为
A B C D
6 逻辑函数 的标准与或式为
A Σ(1,2,5) B Σ(3,4,7) C Σ(4,5,7) D Σ(1,4,6)
7 逻辑函数F(A,B,C,D)= Σ(2,3,8,9,10,11,12,13)的最简“或非或非”式为
A B C D
8 逻辑函数F(A,B,C,D)=Σ(1,3,4,6,9),其约束条件为AB+AC=0,则最简“与或非式”为
A B C D
9 题9图中为TTL逻辑门,其输出F为

10 题10图为触发器的状态图,该触发器为

11 题11图中触发器的次态Qn+1为

12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两个稳定状态 B 可产生一定宽度的定时脉冲
C 电压传输特性具有回差特性 D 可用于波形的整形
13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α的移相范围是
A 0°≤α≤90° B 0°≤α≤120° C 0°≤α≤150° D 0°≤α≤180°
14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感性负载(未接续流二极管),电源电压有效值为U2,则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
A B C D
15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采用双窄脉冲触发,电路中各SCR的主、补脉冲相位差是
A 30° B 45° C 60° D 9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 工作在放大区的三极管,如果当I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 。
17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电路中应引入 负反馈。
18 十六进制数(6E)1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
19 2421BCD码(111000111011)对应的8421BCD码是 。
20 正逻辑约定的与非门按负逻辑约定为 门。
21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R、C为外接定时元件,控制端通过旁路电容接地,则输出脉冲宽度TW= 。
22 为保证晶闸管SCR安全可靠地工作,应采取措施限制di/dt及 。
23 逆变器按直流电源的性质分为电流源型及 型。
24 对各类晶闸管变换器,常采用的换流方式有电源换流、强迫换流及 换流。
25 直流斩波器的负载电压有两种调制方式,即脉冲宽度调制及 调制。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26 由理想运放构成的电路如题26(a)图所示。稳压二极管VDZ的稳定电压UZ =6V,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输入电压ui =10sinωt(V),其波形如题26(b)图所示。试对应ui波形画出u01、u02波形,并标出u01及u02的幅值。
27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题27图所示。三极管VT1、VT2的饱和压降|UCES|≈3V。

(1)二极管VD1、VD2的作用是什么?
(2)计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和效率η。
28 分析题28图所示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图中74LS138为集成3线—8线译码器。要求写出输出逻辑式、列写真值表、说明其逻辑功能。
29 题29(a)图为边沿T触发器构成的电路。
(1)写出触发器次态Qn+1的最简函数表达式;
(2)CP及A、B的波形如题29(b)图所示,试对应画出Q端的波形。设触发器的起始状态为0。
30 试分析题30图所示时序逻辑电路。要求写出各触发器的状态方程,画出状态转换图(按Q3Q2Q1排列)。
31 题31图所示电路中,74161为同步4位二进制加计数器, 为异步清零端, 为同步置数端。
(1)题31(a)图构成几进制计数器?
(2)题31(b)图构成几进制计数器?
32 题32图所示为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R负载。
(1)绘出α=60°时ud、id、iT1波形;
(2)写出α的移相范围。
33 题33图所示为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电感性负载,ωL>>R。
(1)绘出α=30°时ud波形,并在图中标出各管子导通的区间;
(2)正值VT1导通时VT1、VT2脉冲突然消失,绘出此时ud的波形,并在图中标出各管子的导通区间。
四、设计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 试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电压放大倍数为–10、输入电阻为5kΩ的放大电路。
要求:(1)画出电路图;
(2)确定电路参数。
35 设计将三位二进制代码ABC转换为三位循环码XYZ的组合逻辑电路。要求列出真值表、写出最简输出逻辑式,并画出用异或门实现的逻辑图。
36 试用D触发器和逻辑门设计一同步计数器,其状态图如题36图所示。要求写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及输出方程(不要求画逻辑图)。
37 题37图所示为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感性负载,ωL>>R,忽略id的脉动。
已知R=1Ω,α=30°时,ud =60V。

(1)计算变压器容量S;
(2)计算SCR的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
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 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
2.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3.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4.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7.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
正确的是(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D.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9.如右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右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A.液态氨 B.酒精
C.水 D.煤油
10.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1.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
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14.《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骄傲的兔子在遥遥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运动图像正确的是(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5.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
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可以传
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
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16.“神州七号”的宇航员_________(选填“能”
或“不能”)在太空中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和地面
的距离。原因是 。
17.如右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
木块的长度为 cm。
18.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__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____________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19.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这种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
是 ℃,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
20.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 ;观察较远处
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 。
21.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
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
距离_________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右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
是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_________透镜。
23.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右图所
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 秒的不同位
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球
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24.下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方向观察(填“A”、“B”或“C”)。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下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下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_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25.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遨游太空两周(见下图甲)。
(1)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两个重达8吨多的庞然大物都是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
(3)上图乙是安装在神州八号轨道舱内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对接过程中的天宫一号,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_透镜。通过摄像机镜头所成的是一个_______(选填“正”或“倒”)立的像。
三、解答题(共40分,解答32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6.(6分)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3)现在时刻是下午的2点40分,请在丙图画出此刻从时钟正对面的镜子里看见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说明:①注意分针要比时针长;②时针只要画在对应的区间范围内即可。)
27.(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 *** 作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①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②上面右图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4)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某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填“高”或“低”)。
28.(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 .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 关系。
(4)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9.(8分)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位置上,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5)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6)小明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你的设计方法是: 。
30.(3分)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
在探究的声音产生实验中,拍桌子时桌面的振幅太小,不便于观察
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手里仅有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
31.(5分)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理论上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
(2)实际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飘下,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这是通过相同_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3)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
。(只要写出一点)

32.(4分)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里程/km 0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30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D A A C D A D B B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5.振动 固体 信息 16.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17.1 181~189之间均对
18.紫外线 红外线 19.晶体 340 8 20.显微镜 望远镜 21.(1)直线传播
反射 (2)折射 反射 (3)大于 22.近视 凹 23.甲 乙 24.热胀冷缩 A 381 准确 25.(1)静止 (2)汽化 吸收 (3)凸 倒
三、解答题(共40分,解答32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6.(6分)(略) 27.(7分)(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部 (2)①94 ② a 98 (3)不变 液化 (4)低 28.(7分)(1)尺 (2) 垂直 (3)大小
(4)C(2分)(5) D(2分)
29 (8分)(1)会聚 10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或物距等于一倍焦距等 (3)左 (4)①缩小 ②大 (5)左 (6)两个蜡烛并排放置且烛焰高度不同.然后观察光屏上两个烛焰像的情况(或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左右摆动.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用物体在烛焰前挡住左侧或右侧一部分火焰.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找一个发光的F字母作为物体,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合理即可得分
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
在探究的声音产生实验中,拍桌子时桌面的振幅太小,不便于观察 在桌面上撒些泡沫颗粒,观察拍桌子时泡沫的跳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让光通过烟雾(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手里仅有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 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然后再除以整本书的纸张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0 (3分)
31.(5分)(1)下落距离 时间 (2)路程 时间 (3)增大伞面面积或减小伞重等(合理即可)
32.(4分)(1)120km/h (2)867km(评分说明:写对公式得1分、代对数据,结果正确得1分,)

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而是在高三这一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 文化 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 总结 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 学习 经验 ,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 方法 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 想象力 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 *** 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 故事 ,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 历史故事 ,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 出国 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d“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d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d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奕恩杰从导d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 成语 。(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d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 文章 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 围棋 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技巧

在安排复习内容时应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回顾整理,二是抓增长点。这一阶段,一些长期无法解决且对自己预期成绩影响不大的突出难点,可以适当放手,腾出精力回顾整理。“回顾整理”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和巩固,同时让知识进一步形成网络体系,使自己对高考相关“知识点”把握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清。

“抓增长点”则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增分的可能。具体做法上,建议考生把重要的讲义作一次整理,精选出专项训练和综合练习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然后,回看这些材料中的典题,结合考前指导和笔记对知识点或答题方法进行回顾,巩固知识体系,并从中查找存在问题,遇到疑问及时咨询老师或同学,加以解决。个别重要考点可在老师帮助下进行微专题突破。特别是课内外名篇名句,最后阶段一定要坚持巩固,确保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出炉)相关文章:

★ 江西2022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未公布)

★ 2022全国高考语文广西卷真题及答案

★ 2021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答案

★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年高考云南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2022版)

★ 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模拟)

★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目二及解析

1 阅读《旧唐书·孝友传·崔衍》(节选),回答后面小题(

答案小题1⑴ ①出使 ②鞭打 ③原因,缘故 ④等到(4分) ⑵ D(2分)小题2故 / 宣 州 人 / 不 至 流 散 (2分)小题3⑴宣州发生饥荒,于是就用(府库里的)四十二万贯钱代替百姓纳税。

⑵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小题4(1)从“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可见崔衍非常孝顺继母;(2)从“衍乃上陈人困”可见崔衍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3)从“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可见崔衍廉洁奉公,非常勤俭。

(结合内容、答到两点即可给2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特别注意“鞭”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及”等到的意思,常考。 ⑵“以身蔽衍”的 “以”字解释为:用。

A项的“以”字解释为:把……当作。B“以”字解释为:因为C“以”字解释为:认为D“以”字解释为: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所以宣州的人没有流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馑”“遂”“犬牙”“差互”的含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从文中的描写,结合内容分析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阅读《旧唐书·孝友传·崔衍》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⑴ ①出使 ②鞭打 ③原因,缘故 ④等到(4分) ⑵ D(2分)2。故 / 宣 州 人 / 不 至 流 散 (2分)3。

⑴宣州发生饥荒,于是就用(府库里的)四十二万贯钱代替百姓纳税。 ⑵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1)从“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可见崔衍非常孝顺继母;(2)从“衍乃上陈人困”可见崔衍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3)从“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可见崔衍廉洁奉公,非常勤俭。

(结合内容、答到两点即可给2分)1。试题分析: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特别注意“鞭”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及”等到的意思,常考。

⑵“以身蔽衍”的 “以”字解释为:用。 A项的“以”字解释为:把……当作。

B“以”字解释为:因为C“以”字解释为:认为D“以”字解释为: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所以宣州的人没有流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馑”“遂”“犬牙”“差互”的含义。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从文中的描写,结合内容分析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文言文阅读《崔延伯传》的答案

崔延伯,博陵人也。祖寿,于彭城陷入江南。延伯有气力,少以勇壮闻。仕萧赜,为缘淮游军,带濠口戍主。太和中入国,高祖深嘉之,常为统帅。胆气绝人,兼有谋略,所在征讨,咸立战功。积劳稍进,除征虏将军、荆州刺史,赐爵定陵男。荆州土险,蛮左为寇,每有聚结,延伯辄自讨之,莫不摧殄。由是穰土帖然,无敢为患。

永平中,转后将军、幽州刺史。萧衍遣其左游击将军赵祖悦率众偷据峡石,诏延伯为别将,与都督崔亮讨之。亮令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挟淮为营。延伯遂取车轮,去辋,削锐其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絙,贯连相属,并十余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辘轳,出没任情,不可烧斫。既断祖悦等走路,又令舟舸不通,由是衍军不能赴救,祖悦合军咸见俘虏。于军拜平南将军、光禄大夫。

延伯与杨大眼等至自淮阳,灵太后幸西林园,引见延伯等。太后曰:"卿等志尚雄猛,皆国之名将,比平峡石,公私庆快,此乃卿等之功也。但淮堰仍在,宜须豫谋,故引卿等亲共量算,各出一图以为后计。"大眼对曰:"臣辄谓水陆二道,一时俱下,往无不克。"延伯曰:"臣今辄难大眼,既对圣颜,答旨宜实。水南水北各有沟渎,陆地之计如何可前?愚臣短见,愿圣心愍水兵之勤苦,给复一年,专习水战。脱有不虞,召便可用,往无不获。"灵太后曰:"卿之所言,深是宜要,当敕如请。"

二年,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在州贪污,闻于远近。还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为镇南将军、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将军,赐骅骝马一匹。正光五年秋,以往在扬州建淮桥之勋,封当利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寻增邑一百户,改封新丰,进爵为子。

时莫折念生兄天生下陇东寇,征西将军元志为天生所擒,贼众甚盛,进屯黑水。诏延伯为使持节、征西将军、西道都督,与行台萧宝夤讨之。宝夤与延伯结垒马嵬,南北相去百余步。宝夤日集督将论讨贼方略,延伯每云:"贼新制胜,难与争锋。"宝夤正色责之曰:"君荷国宠灵,总戎出讨,便是安危所系。每云贼不可讨,以示怯懦,损威挫气,乃君之罪。"延伯明晨诣宝夤自谢,仍云:"今当仰为明公参贼勇怯。"延伯选精兵数千,下渡黑水,列陈西进以向贼营;宝夤率众于水东寻原西北,以示后继。于时贼众大盛,水西一里营营连接。延伯径至贼垒,扬威胁之,徐而还退。贼以延伯众少,开营竞追,众过十倍,临水逼蹙。宝夤亲观之,惧有亏损。延伯不与其战,身自殿后,抽众东渡,转运如神,须臾济尽,徐乃自渡。贼徒夺气,相率还营。宝夤大悦,谓官属曰:"崔公,古之关张也。今年何患不制贼!"延伯驰见宝夤曰:"此贼非老奴敌,公但坐看。"后日,延伯勒众而出,宝夤为后拒。天生悉众来战,延伯申令将士,身先士卒,陷其前锋。于是勇锐竞进,大破之,俘斩十余万,追奔及于小陇。秦贼劲强,诸将所惮,朝廷初议遣将,咸云非延伯无以定之,果能克敌。授右卫将军。

于时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寇掠泾州。先是,卢祖迁、伊瓮生数将等皆以元志前行之始,同时发雍,从六陌道将取高平。志败,仍停泾部。延伯既破秦贼,乃与宝夤率众会于安定,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匹,军威甚盛。丑奴置营泾州西北七十里当原城,时或轻骑暂来挑战,大兵未交,便示奔北。延伯矜功负胜,遂唱议先驱。伐木别造大排,内为锁柱,教习强兵,负而趋走,号为排城。战士在外,辎重居中,自泾州缘原北上。众军将出讨贼,未战之间,有贼数百骑,诈持文书,云是降簿,乞且缓师。宝夤、延伯谓其事实,逡巡未阅。俄而宿勤明达率众自东北而至,乞降之贼从西竞下,诸军前后受敌。延伯上马突陈,贼势摧挫,便尔遂北,径造其营。贼本轻骑,延伯军兼步卒,兵力疲怠,贼乃乘间得入排城。延伯军遂大败,死伤者将有二万。宝夤敛军退保泾州。延伯修缮器械,购募骁勇,复从泾州西进,去贼彭阬谷栅七里结营。延伯耻前挫辱,不报宝夤,独出袭贼,大破之,俄顷间平其数栅。贼皆逃遁,见兵人采掠,散乱不整,还来冲突,遂大奔败。延伯中流矢,为贼所害,士卒死者万余人。延伯善将抚,能得众心,与康生、大眼为诸将之冠,延伯末路功名尤重。时大寇未平而延伯死,朝野叹惧焉。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曰武烈。

又有王足者,骁果多策略。隶邢峦伐蜀,所在克捷。诏行益州刺史。遂围涪城,蜀人大震。世宗复以羊祉为益州,足闻而引退,后遂奔萧衍。次有王神念,足之流也。后自颍川太守奔江南。

又冀州李叔仁,叔仁弟龙环,以勇壮为将统。叔仁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陈郡开国公。后为梁州刺史,殁于关西。龙环,正光中北征,战死白道。其平州刺史王买奴、南秦州刺史曹敬、南兖州刺史樊鲁、益州刺史邴虬、玄州刺史邢豹及屈祖、严思达、吕叵、崔袭、柴庆宗、宗正珍孙、卢祖迁、高智方,俱为将帅,并有攻讨之名,而事迹不存,无以编录。然未若奚康生、杨大眼、延伯尤著也。

4 玄学家的玄学内容

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郎擎霄《庄子学案》概述说:当时达官名士,多宗老庄如魏王弼,、何晏、山涛、阮籍、嵇康、向秀、郭象,晋王济、王衍、卢谌、庾数、庾亮、桓石秀、司马彪、崔馔、李颐,宋戴顺、李叔乏、齐祖冲之、徐白珍,梁江轿、伏曼客、掼埸、严植之、刘昭、庾曼倩,陈周弘正、徐陵、全缓、张讥、陆瑜,北魏程骏、邱晏,北齐杜弼其最著者也。这是一个不小的名单,但并非全部。社会各阶层习《庄》之风蔚为大观,按吕思勉先生的说法,此风一直到隋才慢慢停息。“帝王、贵戚、大臣、武夫、儒生、文人、艺士、妇女无不能之。余风又流衍于北。入隋乃息 。”这是就整个老庄而言的,老庄实不可分,不会再有只读《老子》而不读《庄子》的情况了。

玄学至东晋后不减反增更是风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于学官,南朝宋齐两代的官方四学都包括玄学,梁、陈两代又盛行讲论“三玄”之风,故而东晋南朝都应当是玄学的流行期。关于唐代的学术,过去人们都说是兼行儒释道三教。现在看来,唐朝的官方学术与民间学术应有不同,官方学术包括经学与道学,经学即五经及《论语》、《孝经》之学,其中《周易》用王弼注,《论语》用何晏的《集解》,这完全是玄学中《易》学的延续;唐代道学、道举尊崇《老子》、《列子》、《文子》、《庄子》四部书,四部书都称为经,这种道学可说是玄学中的老庄学的发扬或放大 。玄学至宋朝中叶被宋明理学取代。

5 2009年江苏语文附加题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吧/fct=&tn=&rn=&pn=&lm=&cm=0&kw=%C3%FB%D6%F8%B5%BC%B6%C1&rs2=0&sc=&un=&rs1=&rs5=&sn=&rs6=&myselectvalue=0&word=%C3%FB%D6%F8%B5%BC%B6%C1&submit=%B0%D9%B6%C8%D2%BB%CF%C2&tb=on/fct=&tn=&rn=&pn=&lm=&sc=&kw=%CB%AE%E4%B0&rs2=0&myselectvalue=1&word=%CB%AE%E4%B0&tb=on 水浒吧/fct=&tn=&rn=&pn=&lm=&kw=%CE%F7%D3%CE%BC%C7&rs2=0&myselectvalue=1&word=%CE%F7%D3%CE%BC%C7&tb=on 西游记吧/fct=&tn=&rn=&pn=&lm=&sc=&kw=%B9%FE%C4%B7%C0%D7%CC%D8&rs2=0&myselectvalue=1&word=%B9%FE%C4%B7%C0%D7%CC%D8&submit=%B0%D9%B6%C8%CB%D1%CB%F7&tb=on 哈姆莱特吧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伟大的艺术家”。

托尔斯泰于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庄园里度过的。

托尔斯泰在家中接受了初等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第二年又转入法律系。1847年他因对学校教育的不满退学回到自己的农庄。

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了卢梭和伏尔泰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对农奴制产生不满。他在自己的庄园施行改革措施,但是失败了。

这次尝试就成为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的素材。因对贵族生活的厌倦,托尔斯泰于1851年到高加索服兵役。

在高加索他开始了文学创作。 1852年,托尔斯泰发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童年》,之后又发表了《少年》、《青年》。

这三部小说被称为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 1856年托尔斯泰发表了根据自己亲历战争的体验创作的小《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这部作品开创了俄国描写战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19世纪50年代,俄国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改革亟待进行。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思想认识创作了《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1856年托尔斯泰第一次出国旅行,游历了法、意、德、瑞士等国家。

这次西欧之行,他对资产阶级文明与民主的虚伪本质有了一定认识。他在185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琉森》中流露了这一思想倾向。

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了中篇小说《哥萨克》。这部小说首次提出了贵族“平民化”的问题。

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托尔斯泰思想与创作中的批判和民主主义成分。这部小说可说是托尔斯泰早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19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托尔斯泰的创作中期。1863— 1869年间,他完成了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篇宏伟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十五年的俄国历史,再现了社会各阶级的生活状况,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这部作品也反映了托尔斯泰矛盾的世界观。

1877年,经过7年的酝酿与创作,《安娜·卡列尼娜》面世了。小说中贵族妇女安娜的形象深深打动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心。

从爱情悲剧中折射出的社会悲剧加深了人们对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的认识。 19世纪70年代末到托尔斯泰逝世是他的创作晚期。

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不朽之作《复活》、剧本《活尸》、中篇《哈泽·穆拉特》、文集《莫泊桑作品序》、《艺术论》等作品。 1910年11月7日,托尔斯泰在旅途中因患肺炎病故,享年 82岁。

巨著《复活》: ◎ 时代背景 《复活》写于1889—1899年。小说是以一件真人真事为基 础写成的。

1887年6月,法院检察官柯尼拜访托尔斯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罗扎丽·奥尼的 被控告偷了醉酒的嫖客一百卢布,因此被判四个月监禁。陪审员中有一个上流社会的青年,发现罗扎丽原是他一个亲戚家的养女。

几年前,他 了这个姑娘,她怀孕后被赶出门。后来姑娘生了孩子,孩子送进育婴堂,姑娘沦落为 。

那青年良心发现,表示愿意同女犯结婚以赎罪。不幸那女犯在狱中死于斑疹。

这个故事使托尔斯泰很受震动。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小说。

他于1889年动笔,先后六易其稿,前后历时十年之久。托尔斯泰在这十年中参观了许多监 狱,到法庭旁听,接触不少囚犯、狱吏,到农村调查,不断地深入观察,深入思考。

他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所得、融会在艺术形象之中。 ● 内容精要 一年夏天,大学生聂赫留朵夫到姑母的庄园里过暑假,研究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学说,想为社会干一番事业。

姑母家有个养女兼婢女叫卡秋莎,农奴出身,父母早死。卡秋莎活泼可爱,她和涅赫梆多夫相识,彼此产生了纯洁的爱情。

后来聂赫留朵夫大学毕业,在近卫军服役,生活开始腐化堕落。有一次他到姑母家来,住了四天。

临走的前夜他 了卡秋莎,第二天塞给她一张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2 走近——列夫·托尔斯泰 卡秋莎怀了孕,遭到了遗弃,也无法在养母家再呆下去。

离开养母家以后,她生下了孩子,自己得了大病。孩子被送到育婴堂后就死了。

卡秋莎后来当过使女、洗衣女工,最后沦为 。在妓院里又被人陷害诬告,说她有意投毒杀人。

她被判徒刑,流放西伯。

6 古文解释翻译

(传三十·十三)郑国的子皮把政权交给子产,子产辞谢说:“国家小而逼近大国,家族庞大而受宠的人又多,我不能治理好。”

子皮说:“虎率领他们听从,谁敢触犯您?您好好地辅助国政吧。国家不在于小,小国能够事奉大国,国家就可以不受逼迫了。”

子产治理政事,有事情要伯石去办,赠送给他城邑,子太叔说:“国家是大家的国家,为什么独给他送东西?”子产说:“要没有欲望确实是难的。使他们都满足欲望,去办他们的事情而取得成功。

这不是我的成功,难道是别人的成功吗?对城邑有什么爱惜的,它会跑到哪里去?”子太叔说:“四方邻国将怎么看待?”子产说:“这样做不是为了互相违背,而是为了互相顺从,四方的邻国对我们有什么可责备的?《郑书》有这样的话:‘安定国家,一定要优先照顾大族。’姑且先照顾大族,再看它归向何处。”

不久,伯石恐惧而把封邑归还,最终子产还是把城邑给了他。伯有死了以后,郑简公让太史去命令伯石做卿,伯石辞谢。

太史退出,伯石又请求太史重新发布命令,命令下来了再次辞谢。像这样一连三次,这才接受策书入朝拜谢。

子产因此讨厌伯石的为人,但担心他作乱,就让他居于比自己低一级的地位。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田土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

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推翻他。丰卷准备祭祀,请求猎取祭品。

子产不答应,说:“只有国君祭祀才用新猎取的野兽,一般人只要大致足够就可以了。”丰卷生气,退出以后就召集士兵。

子产准备逃亡到晋国,子皮阻止他而驱逐了丰卷。丰卷逃亡到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他的田地住宅,三年以后让丰卷回国复位,把他的田地住宅和一切收入都退还给他。

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帮助他。”

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土田,子产使之增产。万一子产逝世谁来接替他呢?”。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佝偻( l ó u ) 挥斥方遒( q i ú) 百舸( k ě )争流 分( f è n )外香
B.颓( t u í ) 废 上溯( s h u ò ) 流岚( l á n ) 宫阙( q u è )
C.漪( y ī )沦 罗绮( q ǐ) 商贾( j i ǎ ) 一暴( p ù )十寒
D.跫( q i ó n g )音 春帷( w é i ) 狼藉( j í ) 窗扉( f ē i )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C.辽廓江天万里霜。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后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A.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
B.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C.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
D.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离开)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清而浅) ④携来百侣曾游。(携:带,拉着;来,助词)
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5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
A、贰于楚(从属二主)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
B、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晋军函陵(驻军,动词)
C、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
D、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成:达成协议,讲和)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亲:亲自)
B、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蕃:生息、繁殖)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代词,他们)
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栖:停留、栖息)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
D、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受辱)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致:招来)
二、阅读下段文字,结合已学先秦历史散文单元回答7-15题。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政:政权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希望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谢:道歉
8.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摩厉之于义。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太后盛气而揖之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达士,洁其居”中“洁”的用法不 同的一项是( )
A.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④臣之妻私臣
A.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之”相同
11.下列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2-15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为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 ①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②无恙耶?彻其环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赵威后问齐使(齐策)》)
注:①息:生养。②婴儿子:姓北宫的女子的名字。③彻其环:拿掉耳环一类的装饰品。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恤孤独 恤:顾念 B.岁亦无恙耶 岁:年成
C.书未发 发:送到 D.振困穷 振:救济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②有衣者亦衣
③胡为至今不朝也 ④何以王齐国
⑤子万民乎 ⑥上不臣于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何以为民
今不问王 何以至今不业也
A.两个“问”字相同,两个“何以”不同。
B.两个“问”字相同,两个“何以”也相同。
C.两个“问”字不同,两个“何以”相同。
D.两个“问”字不同,两个“何以”也不同。
15.下面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威后首问“岁亦无恙耶”,说明她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把农业看成是国家的基础。
B.赵威后痛恨於陵子仲,是因为他消极避世,对社会不负责任,给国人做出了坏样子。
C.赵威后评论了齐国三士一女所作所为的功过,批评了齐王对这些人的举措失当。
D.从赵威后对齐国人、事的评析中,可以看出她有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
四、填空及简答(11分)
16.文学常识(2 分)
①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 、 和长调;
②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1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③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④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

⑤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18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4分)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奇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描写性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回答。(6分)
(1)“眼光是那样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红了整片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的男人为什么没等到与妻子会面便倒下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奇迹的名字为什么叫父亲?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依据本文内容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2分)
A.本文谱写了一曲伟大父亲的颂歌,使人在直白的叙述中体会到深沉、悠远、坚韧、博大的父爱。
B.文中的“他”多活了三天,惟一原因是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C.在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语言行动中提示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特点之一。
D.全文选取“父亲”生命中短暂而漫长的三天中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他的隐忍和
爱心,这是本文选材精妙的特点。文章结尾一段与开篇的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使全文结构更趋谨严。
六、语言运用(共5分)
23.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3分)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下面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2分)
多少个世纪以来,豆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品,但很少为美国消费者接受。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近些年来,豆浆被美国人刮目相看了,正成为他们喜爱的食品,豆浆消费群正从华人扩大到其他族裔的美国人。美国海思食品集团天然和特种食品部经理雅各布森说,这是10年或15年前想不到的事情。

七、作文写作(两题任选一题,40分)
25、 作文题: ,让我欢喜让我忧
要求:1、横线上自己填上词语。2、不限文体。3、不少于700字。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宣言,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请以“关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具有真情实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30分,每小题2分)
1、D(A、“百舸”中的“舸”应读gěB、“上溯”中的“溯”应读 sùC、“商贾”中的“贾”应读gǔ)
2、B(A、“蒿”应为“篙”。B、“廖”应为“寥”,“莽”应为“茫”。C、“辽”应为“寥”。D、无错别字)
3、D
4、D(①中“去”应为“流去”;③“浅底”应为“水清而觉浅,用‘浅’字来突出水清”;⑤中的“峥嵘”指“不平凡”)
5、A(B、“陪”应为“增加”;C、“阙”应为“亏损”;D、“行李”指“出使的人”)
6、B(“其”应为“难道,语气副词”)
二、
7、A(“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8、D(A、“摩厉”同“磨砺”;B、“孰”通“熟”;C、“揖”通“胥”,等待)
9、B(B为意动,其他为使动)
10、A(①中“为”是动词,作为;②中“为”是介词,替;③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间;④中“之”是助词,的)
11、B(B是一般句序;A、是定语后置,C、是状语后置,D、是介宾倒装,ACD均性倒装句)
三、
12、C(“发”应为“打开”)
13、B(②④⑥均属名作动。①为意动,③为使动,⑤为意动)
14、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中的“问”是“访问,拜访”;“今不问王”中的“问”是询问;“何以为民”中的“何以”是“怎么”;“何以至今不业也”中的“何以”是“为什么”)
15、D(可看出赵威后有“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四、填空及简答(11分)
16、(共2分,每小题1分) 小令 中调;左传 国语
17、 (共5分,每小题1分)
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③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④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⑤人生易老天难老 战地黄花分外香
18、(共4分,每小题2分) ①现在他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边界,又想扩展西部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他乞求的土地呢?
②那些明智理的人,供给他们整洁的住所,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给他们吃饱饭,用义理去磨砺他们。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4分)
19、(6分)(1)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自己坚持不到把女儿交给她妈妈。(2)这是从小女孩视角描写的,先是血喷如注,从心理感受上无法再看下去,形成满眼幻觉。同时从作者角度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父亲的爱心和精神。
20、(3分)从文中内容理解得出的。这三天,他完全是凭惊人毅力和送女儿的信念支撑的,一达目的,他觉得完成了使命,于是倒下了。
21、(3分)伟大的父亲创造了生命奇迹,不是只凭医学原理所能解释清楚的。
22、(2分) B D(B项“惟一原因”错误,重要原因是父爱的力量;D项“呼应”一语分析欠妥。)
六、语言运用()5分
23、(3分)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而提出的用以反封建和反宗教,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种思想体系。
24、(2分)“美国人开始喜欢中国豆浆”或“中国豆浆进入美国市场”。
七、作文(40分)

其表达效果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6分)
小题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试题答案
小题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小题1: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处用了反衬的手法,要分析出谁反衬谁,最后答出“孤雁的执著与勇敢”的主旨。
小题1: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此诗是借孤雁比喻自己,从而抒发“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我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诗,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可以的话麻

眠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原题: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出了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全诗由景生情,描绘了一副花红柳绿的静
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现状强烈的不满和迫切的渴望改变旧中国的 。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

《黄河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

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

新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新柳》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这首小诗画面清新,节奏明快,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沐浴著融融的阳光,吹拂著和煦的春风。字字句句无不流露著诗人爱惜新柳,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深情。

病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首联是说自己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老尽力,用《韩诗外传》典故。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离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打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到山河破碎的场景,想到自身的遭遇,心中激起了忧国忧民的强烈思绪,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75mm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色

4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不可行的措施是()

A.在公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B.在人耳里塞棉花团

C.减小噪声振动的频率D.给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5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①B.①④C.③D.④

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

9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演员以05m/s的速度靠近玻璃,像也以05m/s的速度靠近玻璃

10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1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甲乙丙丁

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B.照相机

C.放大镜D.显微镜

1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因为()

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折射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14甲、乙两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速度为10m/s,乙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通过路程均为10m

1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B2m/sC1m/sD25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6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无法传声.

17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电脑解码就是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强弱分布规律来读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18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为体温计。若用这支未经下甩的体温计测一个人的正常体温,则体温计的读数为℃.

19在阳光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是现象。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画面都是由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202013年12月4日上午,雾霾天气致江苏省会城市南京天空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太阳,前后持续了大约1分钟。两个太阳其实是被称为幻日或假日的现象,是大气中经常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产生原因是雾霾天,空气中漂浮物格外多,这些漂浮物沾上云层中的水汽,当太阳光射在这些漂浮物上后发生形成的幻日现象。当天南京重度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合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

21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

“锡”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填“实”或“虚”),这个玻

璃瓶相当于镜.它对太阳光有作用,所以为

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

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2小明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他将一块豆腐放入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的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的体积变大了。解冻后切开,观察到“冻豆腐”内部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在冷冻室遇冷先成冰块,解冻后冰块又成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3在这次马航MH370失联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如图所示,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若海的深度是6k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24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②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若增大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26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m/s.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

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小明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在小房间可以利用平面镜的这个特点来测视力。测视力时要求人离视力表的距离为5m,现在小房间的间距只有3m,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人要坐在离视力表的距离为m的地方才能进行测量.

三、简答题:(共42分)

28请按照要求画图:(共3题,每题2分,共计6分)

(1)在甲图中,做出入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2)在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3)在丙图中,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

的位置。请完成人眼在A处看到鱼的光路图.

29(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纸板前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

②将右侧纸板F沿ON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③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当光贴着E纸板沿A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④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小明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了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丙表中,根据数据得到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反射角的大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C、入射角为0度时,反射角也为0度D、反射角减少的原因是入射角减小了

30(10分)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0”刻度不在玻璃管最下端的原因是.

(2)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

(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5)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实验要想办法使气泡运动得(“快”或“慢”)一点。

(6)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有关.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31(10分)如图一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三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此凸透镜甲的焦距是15cm,当烛焰在图一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时,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小明查资料发现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他想用这种方法利用图一中的蜡烛和光具座来测量凸透镜乙的焦距(焦距大约为5cm左右)。他应该把蜡烛放在cm处,光屏放在cm处,然后调节,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④小明用凸透镜丙结合上述器材又做了一个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距u/cm1416182022242630

像距v/cm3526222018171615

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丙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

32(5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3)根据本探究还可以获知,用哪种材料来吸收噪音效果?答:。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材料作为反射面效果.

(5)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答:

33(5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5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144km/h合多少m/s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ADCBCDADAABAC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6、340、真空17、吸收、反射18、甲、38519、光的直线传播、红、绿、蓝

20、光的折射、25×10-621、虚、凸透(放大)、会聚22、凝固、熔化

23、液体、824、汽化、液化、凝华25、99、99、升高26、1250、015

27、不需要、与A完全重合(或者B蜡烛看起来也点燃了类似答案均可)、1

三、简答题:(共42分)

28、略(共3题,每题2分,共计6分)

29、(6分)①漫②不能③不能、在④A(2分)

30、(10分)(1)为了来得及计时

(2)运动(3)作图略(2分)

(4)正、不变(5)慢(6)玻璃管的倾斜程度(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7)B

31、(10分)①使所成的像完整的呈现在光屏中心②放大、投影仪、靠近

③0(100)、100(0)、凸透镜、光屏(刻度有2种答案,任挑一种)

④D(2分)

32、(5分)(1)不变(2)有关(3)海绵(4)大理石

(5)用灵敏仪器(例如分贝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33(5分)

解:

(1)t=16:30-8:30=8hS=800km(得到时间得1分)

v=S/t=800km/8h=100Km/h

(2)144Km/h=40m/s(1分)

S=vt=40m/s×25=1000m(1分)

1000m-450m=550m(1分)

火车的长度为550m

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是建构知识结构发展能力的过程。如何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建立兴趣,化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求答案,克服传统式满堂灌输,使学生兴味索然,思维抑制,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高原现象”,考场上临场发挥 受挫,走不出神密的“高考误区”,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是平时课堂上举的一些小事例谈谈在课堂上如何设疑,从而引导学生解疑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做法和体会。
一、拟问设疑
这是一种常见的设疑方法,在其它学科中也可应用。通常是老师自问,中间停顿看学生反应然后自答,宛如和学生娓娓谈话。让学生在思考中听课,也可让学生回答,展开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如讲细胞器时,可边讲边问:这些细胞器就像什么一样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回答之一:像身体内的各种器官……)通过学生回答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随机的,不离中心问题的开展讨论式教学。
二、课题设疑
把生物科研课题当成问题,有选择的让学生直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亲自拟题、亲自准备设计、亲自讲解中学习并学会老师要讲述的内容。老师只需做个总结和点评即可。如:在探究影响酶的活性一节中,我设置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两个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总结实验原理、试剂和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并亲自上讲台给老师及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并多组进行对比,让同学选出最佳设计,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在选修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节中,我设置了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三个课题。把学生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同一个课题,分别担任正方(支持)和反方(不支持),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寻找证明自己课题的有力证据。最后在课堂上通过辩论的形式请正方和反方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情景设疑
通过小品、诗歌、录像、动画演示或实地考察等手段制造一些情景,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学习孟德尔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课中,我让甲乙、丙丁两对同学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让其两两分开自由成对,来模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甲和乙、丙和丁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甲和丙、乙和丁组合或甲和丁、乙和丙组合)的过程。从长跑后肌肉酸痛、种子长期密封死亡、苹果密封在塑料袋中放出酒味等现象中引出无氧呼吸。通过视频“玩过山车”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还会狂呼乱叫等现象引出如此时检测血液,会发现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升高,从而是学生联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四、推理设疑
老师在讲课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推理提出问题。如:学习完减数分裂后,让学生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学习体液调节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功能等,也可让学生比较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异同点。
五、假设设疑
教学时可适当提出一些不存在的生物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如:讲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时,假设改变性别比例,使某一性别昆虫全部死亡会怎样。细胞的全能性如果不脱离母体就能表达,是否可培育多体动物。把叶绿体基因转移到人体内并可表达,那么人类世界将变成什么样或把叶绿体基因转移到奶牛体内,是否能培育出“阳光奶牛”,不用吃草,只晒晒太阳便能挤出牛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六、设疑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多媒体播放,教具等所含的生物信息设疑,在讲性别决定中有这样一幅,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委屈的说:“生女孩,不是我的错。”引起学生思考,那到底是谁的错呢?从而提高了探索决定性别的原因的兴趣。在讲解激素的作用时,可设计一张由巨人症、侏儒症、肢端肥大症、粗脖根等多种病人集中到一起的,来请学生分析病因,引出激素的作用及机理的相关知识。
七、故事设疑
讲课选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设疑,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的生物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如:在1959年, 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世纪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讲完,适时提出这个例子和细菌的数量变化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在如:英国有一位伯爵请了一个女厨师,叫玛丽。在玛丽工作的时间内,伯爵家先后所有家人和佣人都得了一种伤寒,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年以后整个伦敦市有一千多人患了这种伤寒。最后经医学专家多年的跟踪调查,所有这一千多人所得的伤寒都来自玛丽的传染,而玛丽只是携带者。最后把这种伤寒取名为伤寒玛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菌的危害性。艾滋病也一样,可能由于某种原因,你只是携带者,没有表现出病症,但你可能害了身边所有的人。那如果把这些病菌制成生化武器,那后果将怎样呢?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学贵有疑,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设疑,以激发他们的悟。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127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5
下一篇 2023-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