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按发生频次降序顺序递加要因事项发生百分比,即得出对应顺序位置的累计百分比
计算方法是100%-缺陷比例之和(除对应位置外缺陷比例累加)例如:
第一个位置的累计百分比=984-(320+58+28+18)/984
第二个位置的累计百分比=984-(58+28+18)/984
第三个位置的累计百分比=984-(28+18)/984
第四个位置的累计百分比=984-18/984
第五个位置的累计百分比=984/984
累计比率在0%~60%之间的,为最重要的A类材料;累计比率在60%~85%之间的,为次重要的B类材料;累计比率在85%~100%之间的,为不重要的C类材料。
PS:根据2016版一级建造师考试用书《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P319案例1A420162价格累计比率在0%~75%之间的,为最重要的A类材料;累计比率在75%~95%之间的,为次重要的B类材料;累计比率在95%~100%之间的,为不重要的C类材料。
扩展资料
绘制ABC分析图:
以累计品目百分数为横坐标,以累计资金占用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第三栏和第八栏所提供的数据,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曲线,就可以绘成ABC曲线。
按ABC分析曲线对应的数据,按ABC分析表确定A、B、C三个类别的方法,在图上标明A、B、C三类,则制成ABC分析图。在管理时,如果认为ABC分析图直观性仍不强,也可绘成直方图。根据ABC分类结果,权衡管理力量和经济效果,制定ABC分类管理标准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BC分类法
同比增长百分比=(本年指标值-去年同期值)÷去年同期值100%一、市场价格分析及计算公式
(1)当期增长(下降)率的计算公式
根据批发市场价格分析的需要,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环比增长(下降)率(%) = [(现价/前价)-1]100%
注:(1)如果计算值为正(+),则称为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则称为递减率。
(2)如果本期是指当日、周、月、年,上期是指昨天、上周、上月、去年。
(二)当期同比增长(下降)率的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下降)率(%) = [(现价/去年同期价格)-1]100%
描述:
(1)如果计算值为正(+),则称为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则称为递减率。
(2)本期指当日、本周、当月的,上年同期指上年同日、同周、同月。
同比增长率与增长率之差
描述:
(1)同比增长率就是增长率,是增长率的另一种方式。
(2)在计算同比增速时,有一个具体的时间限制,不像增速的范围很广,定义也很宽泛。同比增速一般指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速。
其他概念:
基比发展速度,也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的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之比,表示该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总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当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所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报告期水平与上期水平的比值,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速度。与去年同期和上月同期相比,两者都反映了变化速度,但由于基期不同,内涵完全不同。
如何进行ABC分类
我们面临的处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量化的,一类是不能量化的。
对于不能量化的,我们通常只有凭经验判断。对于能够量化的,分类就要容易得多,而且更为科学。我们以库存管理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分类。
第一步,计算每一种材料的金额。
第二步,按照金额由大到小排序并列成表格。
第三步,计算每一种材料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比率。
第四步,计算累计比率。
第五步,分类。累计比率在0%~60%之间的,为最重要的A类材料;累计比率在60%~85%之间的,为次重要的B类材料;累计比率在85%~100%之间的,为不重要的C类材料。
表1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ABC分析表来进行上述步骤。从表1可以看出,A、B、C、D、E为A类,F、G、H、I、J、K、L、M、N、0为B类,P、O、R为C类。
对于不同的对象,分类时采用的指标是不一样的。上面库存管理,采用的是存货价值指标。对于客户管理,可以采用客户进货额或者毛利贡献额为指标。对于投资管理,可以采用投资回报额作为指标。
望采纳点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